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汉末三国,开局我强占青州 > 第128章 郭嘉的现代工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川一愣,想不到陶宇这一把年纪的人,还懂个粉丝经济。

但看到陶宇那不急不忙的样子,其实这才是陶宇真正想说的吧,之前提出那离谱的包圆计划,不过是谈判的技巧,为了就是被人否掉,然而退而求其次。

靠!不愧是老狐狸啊。

刘川心中暗忖到,不过这时候他一机灵,自己正要打主意让郭嘉用大宇集团的员工医院,这不是打瞌睡有人递过枕头。

“这是好事啊!陶总!”

“您看,这位乌仑留学生,他刚好跟着方教授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来着,方教授不是咱们三国城的顾问嘛,这说来说去,除了没工卡,他也是大宇集团的人了。”

“嘿!还真是!”

陶宇一听,眉毛都挑了起来,他的目光径直落在下面的郭嘉脸上,冷不丁问道。

“那个,小兄弟!会说汉语吗?啊?can you speak chinese?”

身旁的张岳几乎要晕过去,这陶宇的套路,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贵人先知在上,在下近来研习先知语言,也能说一些。”

郭嘉起身,朝着陶宇一拱手,他的话不算很标准,有些外国人说汉语的味道,但在座的基本能听懂。

刘川和张岳对望一眼,感觉匪夷所思。

尼玛!这是什么情况!看一个小时字典,然后就听我们说话,就能说现代语言了?!

他们见过最有天赋的张宁,也好歹折腾了一个礼拜啊。

果然是三国顶级的头脑啊,尼玛恐怖如斯?!

“那个!小聪!这位兄弟的工卡你给他办了!不管他乌仑的名字叫什么,中文名字必须叫郭嘉!大宇集团——郭嘉!”

陶宇大喜,上次那个赵云就错过了,这个郭嘉的热度,说什么也要蹭上。

“就按正式员工的待遇来,薪水的话,就按社招中级的标准……”

“这个,陶总,咱们如果雇佣外国人,得看对方有没有劳务签证的……”

一旁的人事副总提醒陶宇。

“啊哈,几位贵人莫要担心,我只身来此,刘先知……刘总自有食宿安顿在下,不劳贵人费心。”

一旁的郭嘉居然接过了话头,他朝陶宇等人一拱手,而且还面带微笑,一副不卑不亢的样子。

“您不需要给我报酬,也无所谓雇佣一说。说实话,对我而言,能在您这走走看看,哪怕看您怎么开会,也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刘川和张岳,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尼玛!这是什么妖孽?!!

刘川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在大宇集团开会了,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他也不知道最后大宇集团做了什么决定。

散会后,他只和陶宇随便客套了几句,便和同样魂不守舍的张岳一起,饭也没吃,带着郭嘉立马离开了大宇集团。

“两位先知,不必如此慌张,在下不过一介士子,客居于此,还多有仰仗先知才是。”

餐厅包间里,郭嘉对着一肚子疑问的两人,倒是显得神情自若。

刘川算是有点明白过来,他意识到了这个三国位面的与众不同。在这个三国位面,一流的武将会用气,会一些强于普通人的战斗技能。

而顶级的文臣谋士,自然也必有过人之处。

比如眼前这位,三国顶级的谋士,他惊人的学习能力和洞察能力,足以吊打自己一众现代弱鸡。

“好吧,郭嘉郭奉孝,不愧是智计无双之人,居然能如此之快学习我们的语言。”

张岳苦笑道,他大概是3天左右学会了古代的语言,但这是建立在他数年的古汉语学习的基础上的,和郭嘉这种靠看字典听对话就能自学成才的妖孽,那是不一样的。

“惭愧惭愧,能得后人如此评价,嘉实是倍感荣幸。”

郭嘉忽然正色起来,他站起身。

而刘川张岳仔细品咂他的话忽然间,汗毛倒竖!

“这里并非火神秘境,诸位也并非什么火神传人,这里乃是千百年之后世,诸位先知其实皆是大汉后人,在下说得对吗?”

我擦!

刘川和张岳如遭雷击,他们这才发现,在古代最聪明的大脑面前,他们居然也当了一回小丑。

郭嘉没有做声,而是从坐上拿起了几本书,正是在刘川家桌子上随便拿的一本。

在字典的后面,一本《三国志》赫然出现。

我去!刘川一拍脑袋,这几本三国的书,是自己和基友们在琢磨发展策略的时候,在书店买的。有几本白话版的已经带去了古代,而这本三国志不慎落了下来,就扔在了桌子上。

《三国志》其实篇幅不长,成书于晋,反倒是很适合三国人物阅读方式的行文。

郭嘉一旦能够猜出简体字的意思,要看懂书并不是难事。

只是先知们一向在古代装神弄鬼,这下居然被一个古代人戳破了画皮,挫败感什么自是不说了,而且自己手里居然有了一个知道自己底细的古人,我靠,这事情以后就复杂了啊。

刘川和张岳表情复杂,这会儿服务员过来上菜,二人这才定了定神,开始寻思接下来要如何处置。

不管怎样,总不至于要弄到杀人灭口的地步吧?

而郭嘉同样也在思忖着什么,他看着两人,其实他中心的震撼,比两个现代人更要剧烈。

他原本也是对后世一说将信将疑,但对方两人的反应,几乎就要证实了这点。

而且书里的记载,已经发生的事情,与他所知的事件十有八九是相符的。而按照书里的记载,自己将来投靠的主公乃是曹操,然而自己却英年早逝,而自己认定是匡世豪杰的曹操,却在晚年逼死了自己的至交荀彧。

以后的事情,他没办法感同身受,但目前来说,他知道这个人会逼死荀彧,那自己就决计不可能为他效力了。

而且这本史书里,并没有记载先知们的所作所为,这也说明这些先知们是外来到大汉这个时代的,这样一来,自己所在的大汉,势必就会变得和书里不一样了。

郭嘉思前想后,最后还是先开口打破了沉寂,问了一个与自己息息相关的问题。

“这个,先知,若史书所说无误,嘉果真只有三十八年之阳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