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珪边说边走到自己的阅卷桌上,坐下之后,也并不着急批阅试卷。

而是看着欧阳修和梅尧臣在那里工作。

“哼!冤枉。你看看你桌案之上批阅了几份试卷,你领着朝廷如此多的俸禄,就是这般做事的。”

欧阳修有些生气。

王珪瞬间收回了笑脸,

“我觉得好的文章你们都说是狗屁,我批阅过的试卷,你们也都要重新看。这不是架空我之后,又来摆我一道,欧阳修大人就是这般做事的。”

梅尧臣在这次谈话中全程闭嘴,一点都没有掺和进来。

他心里面也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两个人未来都有可能官职宰相,要是万一哪句话说的不好,以后就完蛋了。

只能埋头苦苦批阅。

欧阳修听完王珪的话后,竟然大笑起来。

“你看中的文章,就是这些狗屁吗?”

欧阳修手中举起几十份太学生的试卷。

“太学体不是你想废除就废除的,欧阳修你不过是一时占了风头,难道你还能永远都占风头吗?”

“老夫和你可不一样。”

“那自是不一样,您可是文坛泰斗,我大宋的文坛领袖,天下读书人的榜样,我区区王珪怎么敢和您比呢?”

这话里面说不尽的讽刺。

欧阳修一下便听出来了。

“这些帽子我可不敢接。只是作为一个读书人,不要愧对自己的良心便好。”

王珪愣在桌案上,内心有些纠结。

其实欧阳修一直都不喜欢他,当朝宰相韩琦又和欧阳修走得比较近。

就算再委屈,他也不能过度得罪欧阳修。

最近在礼部阅卷,天天受气。

给他气得脑子都不正常了,刚才居然如此顶撞了欧阳修。

内心突然惶恐起来。

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啊!

王珪在心中反复抽自己巴掌,思考着如何找补回来。

“欧阳修大人说得十分有道理,我当初也就是抱着这样崇高的理想入朝为官的。”

看着王珪的嘴脸,欧阳修顿时没了兴致。

他突然觉得那些太学生的文章也还能接受了。

太学生的文章单纯在视觉上恶心他,而王珪的那嘴脸简直就是在心理上攻击他。

这些日子,不管在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欧阳修都受到不小的伤害。

梅尧臣看着两人的战火停了,空气中有一些凝重的气氛。

他为了活跃气氛,打开了话题。

“这篇文章真是好笑,这个学生竟然用一千个字描写施刑人如何磨刀,看完之后我都能去做这个工作了。后面还有这么一大沓,真好奇又会写些什么?”

欧阳修冷哼道:“这些考生,肚子里面没有半点墨水,以为把一块臭抹布拉长就能变成华服。”

王珪立马附和着说道:“确实,不过文章和人一样都有三六九等,总归有好有坏。”

“三六九等,我看太学生写的这些东西,只能分为三个等,轻度胡说八道,中度胡说八道,重度胡说八道。”

梅尧臣心里面暗暗祈祷。

“欧阳修大人您就放过王珪大人吧!毕竟也是同级,堂堂三品大员,天天被骂得狗血淋头,万一以后得势了,欧阳修大人您就惨了。”

这些话,梅尧臣也不敢说,看来只有一篇好文章才能安抚住欧阳修大人那颗狂躁的心。

他一直看一直看,眼睛干涩难耐,头也晕了。

不过依旧没有找到一篇好文章。

这个时候就要论眼药水的重要性了,对了,还有风油精。

在这期间,王珪确实坐不住了。

他以身体各种不适为借口,又偷偷跑了出去。

其实王珪很清楚,他这次只是来打酱油的。

取士的决定权全都掌握在欧阳修的手上。

官家选他来这里,无非就是为了平息那些不主张文风改革之人的怒火罢了。

反正,两边都不能得罪。

梅尧臣靠着强大的意志力,硬是将面前的文章看得差不多了。

这其中居然一篇好文章都没有。

他心想不会这么倒霉吧!

几大箱试卷,虽然这是第一箱,但也不可能一篇能看的都没有吧。

这是什么运气。

还有最后一份试卷了,梅尧臣也完全不抱任何希望。

他敷衍的打开试卷的封条,敷衍的看了下开头。

接着他惊呼道:“欧阳修大人,欧阳修大人,找到一篇好文!”

欧阳修连忙站了起来,梅尧臣也急忙跑了过去。

一秒钟都不敢让欧阳修多等,论一个官场人的政治觉悟。

欧阳修接过这篇文章之后,连忙看了起来。

终于洗眼睛了,他们两人眉宇间止不住的笑。

“好文!好文!”欧阳修赞不绝口。

接着他们开始讨论文中的内容,爱不释手。

欧阳修读了几遍,有些疑惑,“你说这文章中引用了尧的典故,到底是出自哪里呢?”

梅尧臣想了许久,“我也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典故。”

“看来答卷之人博览群书,看的书竟然比我们都多,实在是难得,难得啊!”

“确实,看来好东西确实会留在后面。”梅尧臣说着。

欧阳修捋了胡子,问梅尧臣:“你说这卷子该列入第几。”

梅尧臣义正言辞的回着:“虽还有两箱试卷没有查阅,不过微臣倒认为这卷子该取第一。恐怕后面实在难以有文章将其超越了。”

欧阳修想了想,接着说道:“我们先保留意见,等将后面的试卷全都批阅完成我们再做定夺。”

“这样甚好。”

说完,两个人又回到了座位上。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一刻不停的在批阅着试卷。

这其中也不乏好的文章,但是没有一篇能比过梅尧臣发现的那篇文章。

晌午,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的叫着。

欧阳修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梅尧臣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

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终于将所有的试卷都批阅完了。

欧阳修说:“没有想到做主考官竟然如此疲惫,好在选到了一些不错的人才。”

梅尧臣附和说道:“确实,这次的考生水平都不低。不过我觉得第一名还是要给那篇文章,实在是一骑绝尘,简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