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万里河山万里路 > 第24章 擂台赛(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烟锁池塘柳”此句一出,联队众人当即言道:“如此对联,也太简单了些!”

“住口!”联队中一位老者识破此联的非凡之处。

这老者名叫黄文炳,原是大夏国人,昔日亦为状元,先帝在位时,见此人才华非凡,也想重用,但观其面相:面部线条崎岖,面容憔悴,脸色苍白,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狡黠和刻薄。

嘴角下垂,仿佛永远都挂着一抹不屑的笑容。眉间的皱纹如同深深的沟壑,给人一种阴险狡诈的感觉。再看那高颧骨、尖下巴,更是让他的面相显得刻薄尖利。

先帝不喜这面相,但又不不愿失去这样的人才,于是让他到一个偏远的地方做七品县令,如果能脚踏实地做事,最多一年就会得到重用。

然而黄文炳感觉自己的才华被埋没,没有展示才华的平台,认为皇帝无能,不识自己这样的人才,于是在县令上只做了一个多月,就辞官去了匈奴,为匈奴卖命。

“妙哉!”台上首辅亦是惊叹出声。

“这对联愈发精妙了!”台下老者亦瞧出此联的绝妙之处:

上联五字,以“火、金、水、土、木”五行为偏旁,其意境甚妙:一池清幽,四周绿柳环抱,重重烟雾将其深深遮掩,宛若一幅山水画。简简单单五个字,对上的确简单,但要对的工整本就很难,如果要求意境也要对上那就是难上加难,这就是这个上联的玄妙所在。

“小样,搞不好你了!这副上联是公认的千古绝对,自己前世也看过很多下联,没有一个是太理想的。”李辰心里暗暗笑,“就你们几个歪瓜裂枣,还是回去洗洗睡吧!”

“怎么样,有没有下联,要不要时间考虑考虑?”李辰向他们的领队,也就是那个倭人竹下一郎。

竹下一郎、耶律熊几人叽叽咕咕商量着,脸色难看,如果此联对不上,那对联这局就算输了,准备好的万全之策,如今却功亏一篑,怎会甘心。

“黄老,你看 这联……”

“对上不难,但要做到意境契合,绝无可能,所以这对无解!”黄文炳也只能把这个对联的难缠之处告诉几位特使。

“没想到大夏国出了这样的人才,这对你们几国可不是好消息!”

“要不要做了他?”竹下一郎一脸阴狠。

“暂时不急,先派人调查一番,看看有没有什么喜好,此人如果能为我们所用,那我们大事可期!”耶律熊虽长相粗犷,但脑子好使,“先这样,如果收买成功,这局就算输了也无所谓。”

“要不就随便对上一个?”竹下一郎不甘心道。

“不可,那样更丢人,不如大大方方认输,我们还有两局呢?”黄文炳没有同意竹下一郎的建议,“哪两局才是我们的杀手锏,鹿死谁手还不一定!”

“认输之前,我还有一副对联,让他对下联,希望能找回点颜面。”

“你的这个对联,我们对不出,这题算我们输!”竹下一郎的脸难看无比。

“那是不是你们的这个对联挑战就算输了?”李辰问道。

“我们可以认输,不过黄老还有事请教!”竹下一郎一郎不情愿的认输,同时把黄老抬出来,希望黄老能够为自己联队找回点颜面。

“不知是什么事?”李辰看着他们口中的黄老。

“老朽在来的路上,经过一个地点,看到一座楼叫‘观海楼’,此楼坐落在海边,人在楼上能看到海景,故而把这个楼取名‘观海楼’,观海期间偶得一联,只是思前想后,没法找到合适的下联,以李公子才情一定能对出下联,望李公子赐教!”黄文炳说一改说话风格,把自己的位置摆的极低,不知道还真以为黄文炳是来请教的。

“不知是什么样的上联,说出来听听!”李辰看向黄文炳。

“我的上联是:‘观海楼,观海流,观海楼上观海流,海楼千古,海流千古’,这就是我偶得之联,希望李公子不吝赐教!”黄文炳说着还鞠了一躬,脸上的傲慢和得意却表露无疑。

李辰当然知道对方的用意,对方准备好了的对联,没有用上就输了,心有不甘,想要拿出来为自己挽回点颜面而已,如果不是刚刚的两个那么嚣张的对联,李辰也会给他们留点颜面,但现在不行一定要“痛打落水狗”,不能给他们一丝一毫的喘气机会。

想到此,李辰也不客气,“这个对联的确有趣:这句话描绘了在观海楼上观赏海流的情景,传达出一种永恒和持久的感觉。暗示着观海楼和海流都将长久存在,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恒久和不变的赞美。”

听到李辰的分析,无论是台上的人还是台下的围观者,都对此联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知道此对联的确如黄文炳所说的绝对。

但是对李辰来说不算一回事,比这更难的自己都看过,这对子好对。

李辰的下联倒是有很多,不过都不太应景,思索一番,考虑用哪个比较合适。

看着李辰的思索,竹下一郎脸色终于缓和了一些,“李公子也不是无所不能啊!也有不会的啊!”不忘嘲讽李辰几句。

“李辰对不出吗?”台下老者也替李辰捏一把汗,“他们还没认输,如果这个时候李辰答不出下联,他们完全可以不认输的!他们可是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

“是啊,李辰对出来啊!”几女也在给李辰鼓劲。

李辰没有搭理竹下一郎,走到护国公身边,“国公,听闻你家有口井,是不是叫印月井?”

国公不知道李辰何意,但是自己家的确有口井,名字还是自家的女儿甄丝雨起的,好像还真的叫印月井,“是有这么一个井!”

“如此甚好!日后你家这口井必定声名大噪!”李辰笑了笑,没有解释。

那口井还是昨天晚上替护国公治伤的时候,闲来无事带几女游玩时看见的,没想到竟在此刻派上用场。

“巧了,昨天在国公府做客,无意中看到一口名叫印月井的谁井,井中有月,正好能对上你的上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感觉怎么样?”

“印月井,印月影……”反复诵读李辰的下联,黄文炳也是不得不服,“李公子好学问,老朽甘拜下风!!”

“国公,有时间去你府上看看这口井,看看这口给我们大夏长脸的‘印月井’!”

“随时欢迎!”国公终于知道李辰所说“印月井”要出名的这句话的意思,虽不喜首辅,但该做的面子还是要做的。

“好啊!”台下叫好声顿时响起。

“首战告捷!李公子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