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我脑中的农场拜托大家了 > 第51章 久违四九城,三大妈的重磅消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久违四九城,三大妈的重磅消息

从赵家庄到镇汽车站,又从汽车站辗转到火车站。

陈江河终于重新找到熟悉的感觉。

而赵家庄之行,将注定成为他记忆里挥之不去的一处烙印。

从古至今,兴亡都是百姓苦。

不同的,也只是苦难的程度而已。

小朵朵自从到了县城看到什么都觉得新奇。

两个轮子的洋车子,四个轮子的大汽车……甚至后来还有长得看不到头的火车。

他们坐上火车后,窗外的风景飞速向后奔去,看得眼睛都要花了。

小舅舅告诉她,要向前看,那样就不会头晕了。

小朵朵不知道的是,她的命运也将从此刻改写。

那些苦难就像窗外的风景,都被远远甩到身后,她的未来将是一路向前。

“江河,回去后你跑一趟街道办登记一下,在咱家附近给我和朵朵租一个住的地方就行。”

陈母知道儿子已经成家了。

他们家面积虽然不小,但要住一家四口还是有些不方便的。

再说以后儿媳妇生了孩子,居住空间只会更拥挤。

她也不想带着朵朵在儿媳妇面前生活。

婆媳关系只是一个原因,万一儿媳不喜欢朵朵,她也不想让小朵朵受委屈。

“妈,这事儿我心里有数。”

陈江河不可能把自己老妈和外甥女赶出去。

他家主屋外的耳房虽然小了点,但如果重新装修一下,还是能住下的。

就是有点委屈老妈和朵朵了。

另外。

前院还有间杂务房跟他家房子搭界,名义上是公用的。

只是年久失修,房顶都能看见天那种,可以说风雨无挡。

别人担心丢东西,也不爱用。

那些租房子的人一看还得重新装修,也没人愿意花这份钱。

上回他回收的那些破烂儿可都扔那里边儿了,巴不得别人拿走一些,他还省了自己收拾呢。

现在国家是不允许买卖房屋,但满足条件的居民,可以向街道办申请住房。

陈江河现在是正式工人,等把朵朵的户口落下,家里就有四口人。

以后再生几个孩子,房屋需求只会更大。

所以,他有充分理由申请那间杂物房。

至于装修,到时候自己找木瓦匠,用不多少时间就能弄好。

回到四九城已是傍晚。

从火车站出来,陈母看着熟悉的环境也是倍感亲切。

终于回到熟悉的地方。

付完六毛钱车辆管理费后,陈江河推出自己那辆二八大杠。

“哇!这是小舅舅的洋车子吗?”

朵朵睁大眼睛看着陈江河的自行车,只觉小舅舅太厉害了,连洋车子都有!

“朵朵,以后叫它自行车。”

洋车子不假,就是听着有点别扭。

这玩意儿还是前朝时,从国外传进来的。

国内解析出技术后,本土也开始建立工厂进行量产。

早期比较出名的自行车品牌就有永久、大金鹿、飞鸽等。

陈江河一记摸头杀,直接把孩子搂到前大梁上坐好。

自己则跨坐一脚着地,然后陈母坐在后架上,走起。

他今天不打算去接娄晓娥,计划等明天从丰泽园直接带她回家。

再说,家里的住的地方也得收拾。

一家人没直接回四合院,而是找了个小饭馆儿解决晚饭问题。

“今天咱们随便吃点,明天舅舅带朵朵去吃大餐。”

“好啊好啊!朵朵要跟小舅舅去吃大~餐。”

小丫头说着还伸手比划了一下,可开心了。

南锣鼓巷。

前院儿,阎埠贵正拿着根竹竿刷桐油。

眼看天就暖和了,他的钓鱼大计又要提上日程。

这年代的鱼竿一般是自己炮制,直接选一根竹竿用桐油灯烤热,趁着热乎劲压直。

等竹竿冷却后就挺直了,再给刷一层桐油保养,可以防止生虫。

一根竿子能用好几年,就算爆杆也不心疼的,东郊外一片竹林呢。

这边他刚把竹竿晾上,抬头就看到一个两三岁的小丫头跑院子里来了。

“哎呦,这谁家孩子,怎么跑这来了?”

阎埠贵喊了一嗓子,直接把在屋里看孩子的三大妈给招出来了。

小阎解娣也从自己老妈腿边挤出门。

院子里孩子不少,但跟阎解娣差不多大的小孩子还真不多。

别人棒梗是小男孩,成天接受贾张氏居家教育,基本不跟阎解娣玩。

此时看到四合院门口站了个小丫头,可给兴奋了,迈着小短腿就要扑上去。

“妹妹!”

阎埠贵一把搂住自家孩子,情况不明,谨慎些好。

跟着从小丫头后边进来一自行车轮子,提着车子的人正是陈江河。

“我说,陈江河,你这把谁家孩子领回来了?”

话没说完,后边又进来一位。

要说陈母离开四合院时间也不长,但是变化不小,问就是饿的。

阎埠贵两口子差点没认出来她。

“天呐!我没做梦吧,这不是陈大嫂吗!”

阎埠贵惊呆了,这人怎么突然就出现了?

“胡说什么呢,老阎,这就是陈家大嫂!”

三大妈杨瑞华比他还激动,都是老姐妹了,这么长时间没见,甚是想念。

“三大爷、三大妈,多年不见,都挺好啊。”

故人相见,都挺激动。

但是。

阎埠贵看着跟自家老四阎解娣凑一块儿的小朵朵,心想这陈大嫂不会真给陈江河生了个同母异父的亲妹妹吧!

“三大爷,等会儿您再跟我妈叙旧,我们这才刚回来。”

陈江河手里还推着自行车呢,这跑了好几天,可得好好歇歇。

“是这个理儿,那啥,你们先收拾着,咱回头再续。”

阎埠贵被动让开一条路,小朵朵一看自己小舅舅和姥姥走了,赶紧跟上。

前院放古代其实是门房住的地方,方便看门啊。

现在看门的最佳位置正是阎埠贵一家人住的房子,基本上院里进来什么人他们门儿清。

此时,陈母回来的消息应该算是四合院了爆炸性新闻了吧!

三大妈抬脚就往中院奔,人就连跨过连廊门槛都是小跳过去的。

自己可是掌握了第一手消息,这还不得聚焦一回!

她这急匆匆的连趴地上的小阎解娣都没顾上捡。

中院儿,大妈们聚集地。

此时贾张氏正在黑灯瞎火中盲穿针引线。

虽然人看不见,但手里纳鞋底速度丝毫不受影响,不时还插句嘴。

此时,大家都在聊着后院老许家的八卦。

在陈江河外出这几天,四合院离发生一件大事儿:

四大青年之一的许大茂,扯证了!

而且老许家跟陈江河情况不一样,人家里有钱,还不得摆个十桌八桌的席面。

按说这是喜事儿吧,可现在计划经济啊!

到处都号召节约粮食呢!

这时候摆酒不是往枪尖上撞吗。

再说,就算让老许家摆酒,十几桌席面的粮票也不好搞啊。

遂,酒席作罢,大家的份子钱也一并省了。

只是许大茂那媳妇,有点出人意料的壮实。

俩人站一块,衬得大茂跟个小鸡仔一样。

但人家庭好,双职工呢!

人有一白遮百丑,这找对象也差不多的道理,硬件决定一切。

估计现在老许家除了许大茂本人,都对新媳妇是一万个满意。

“哎呀,你们怎么还在唠老许家呢,前院出大事啦!”

三大妈一拍大腿,顺利吸引了众人注意力。

“猜猜看我刚看到谁了?陈大嫂子!”

“说什么呢,我今天一直在这,可没去你们前院啊!”

住一大爷隔壁的陈嫂以为说的自己,赶紧反驳一嘴。

万一杨瑞华说前院丢东西了,自己这名声还要不要了。

“害!不是说你。”

三大妈也知道引起别人误会了,赶紧解释:

“陈江河他妈!陈大嫂子,人回来了!”

“我可是亲眼看见的,就是还带了一个比我家解娣还小的小闺女。”

三大妈这话一出,众人顿时炸开了锅。

“陈家嫂子不是去了外地她闺女家吗,怎么回来的这么突然?”

“可能是吃不上饭,我们乡下亲戚也来信借粮食呢!”

“陈大嫂子走的时候我也记得,没想到在这一去就是两年多,心可真够大的。”

“哎呀,要是在外面有了小闺女,倒是也能理解人一直没回来的原因。”

此话一出,其他人立刻闭嘴了。

有人甚至想赶紧回家关门,假装自己今天没在这里出现过。

谁不知道陈江河可是院里公认的坏小子。

敢说他家的闲话,等着被他找场子吧!

这事儿贾张氏深有体会啊,赔出去一双新鞋呢!

人家刚才就聪明一回,一听是前院陈江河家的事儿,愣是没吱声。

而且人手上穿针引线速度又快了一成。

化吐槽欲为动力!

此时,说这话的人也突然意识到自己不小心把心里话说出来了,赶紧给自己找台阶:

“我意思是,这小闺女不一定是陈家大嫂子的孩子,人那不是给小曼看孩子去了吗。”

“没准儿就是小曼的娃娃。”

这样猜也不是没有道理啊,希望陈江河不要听到自己前边的话。

“以后陈家就是跟贾家一样的住房环境了,不知道陈江河打算怎么办。”

又有人提出新的关键点。

“还不一样,我家五口人,陈江河家四口。”

贾张氏终于找到不得罪陈江河的说话机会,刚才她快憋死了。

“那有啥,三大妈家还有六口人呢,不一样住吗。”

“照这么说,咱们院里谁家不是三四五六口子,也就傻柱家宽敞点,跑了个爹,留下个大房子。”

“还真是,要是何大清没跑,指不定得把白寡妇和她那俩儿子领进门,这样一来,老何家住房也好不哪去。”

一群大妈们七嘴八舌,话题从陈家扯到何家,换了一个又一个。

三大妈已经成功当了一回聚光灯下的人,虽然时间不长,但人知足呀。

此时她也加入到众人无厘头的八卦中。

华国建国之初,全国总人口只有5.5亿。

短短十年间人口就达到6.5亿多,增长了一亿人。

可以预料,短时间内住房紧张是必然的。

好不容易结束战乱开始和平生活,人们多生孩子的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那年代,哪家不是三五个的生。

更有甚者,一个家里兄弟姐妹十一二个的情况也不罕见。

……

活在这个时代。

主要任务就是生孩子。

而且,必须生出儿子来才行,要不然这脊梁骨就弯了。

对大多数人而言,生不出儿子就没有奋斗目标。

因为没儿子就没养老人啊!

于是,人就会剑走偏锋。

比如过继,领养,入赘。

这几种还算好点。

还有更厉害的呢,再比如养个三姐儿、玩个道德绑架……

老易可是个中好手,不信你看哈。

论技术,贾东旭笨的要命,易中海为什么还愿意收他当徒弟?

那就是为了往养老方向培养的!

太聪明的人,他拿捏不住的。

贾东旭手脚笨,脑子也不灵光。

易中海再以爱之名三天两头给道德输入一波,好人都能被洗脑。

所以,不出意外的话,小贾同学早晚都是一名合格养老人。

陈江河是知道剧情走向的,所以非常遗憾。

他不确定,自己的出现会不会让那只亚马逊蝴蝶扑棱一下翅膀,最终拯救东旭兄弟的命。

只能祝东旭兄弟且活且珍惜。

……

第二天周末。

也是陈江河跟娄家约定好去丰泽园大聚餐的日子。

按照陈江河以往的习惯,那是要睡到自然醒再出门的。

今天不成。

家里添人口了,一堆事情等着他做呢。

他这边一手端着脸盆一手提着水壶出门洗漱的功夫,陈母已经在准备早饭了。

食材都是现成的白面、鸡蛋、大白菜。

小朵朵也懂事的在帮忙扫地了,是个勤快孩子。

中院儿。

“陈江河,听说你妈回来了?”

在水池边洗衣服的傻柱看到陈江河过来,赶紧问道。

昨晚他回来也听说这个重磅新闻,现在借着当事人现身赶紧确认真实性。

跟其他人一样,他也不敢上门围观,这还指望陈江河帮忙介绍媳妇呢!

可不能把人得罪了。

虽然,陈江河给许大茂牵线的刘香兰他压根就不喜欢那类型。

但在打光棍和有个重量级媳妇之间。

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也是愿意尝试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