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训归来后,沈浩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立即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忙碌且充实的学习生活当中。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沈浩就已经坐在教室里开始预习当天要讲的课程。

课堂上,他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们的讲解,积极参与互动交流;课后,他会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难题。

夜幕降临后,沈浩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他会利用晚上的时间,通过不断刷题来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

他相信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除此之外,沈浩也非常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努力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和竞赛。

无论是演讲比赛、文艺汇演还是学科竞赛,都能看到他活跃的身影。

他希望通过这些活动和竞赛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就这样,日复一日,沈浩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自律性和勤奋度。这样的日子虽然很累,但他却乐在其中。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第一次月考的时间。

沈浩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成绩。

然而,当考试成绩公布的时候,沈浩却傻眼了。

他的成绩虽然不错,但却并不是最好的。

尤其是数学这门他引以为傲的科目,他得了144分高分,可是却排到了第12名!

简直就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

要知道他中考可是数学118分,总分江阳区公办第一名啊!

看着前面那11个熟悉的名字,沈浩心中充满了不甘和疑惑。

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输给别人?难道自己真的不如别人吗?

沈浩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失落,也有不甘。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就这样放弃。他必须要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努力去改进。

只有这样,他才能追上那些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于是,沈浩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起来。他不再参加活动了,而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断地做题、总结、反思。

同时,他还积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希望能够找到提升自己的方法。

很快,第二学月的月考到了。

然后成绩一出来,他马上就跑到公布栏前观看。

他相信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成绩肯定会有了明显的提升。

沈浩:语文128(3);数学:147(10)……

“tmd!我花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就只进步了3分,前进了2名!还有没有天理!”

这一刻,沈浩的心里都有点怀疑自己了了。

他循着数学成绩这一栏,往上下一扫:

7个150满分,1个149分,1个148分。

“额……7个满分……这么稳的吗!”

他有些惊讶,但作为尖子生,他还是有强大的自信的,当即,到回教室,继续奋斗ing……

两周后,期中考试,如期而至。

这次,沈浩表示自己考得很好!该注意的都注意了,能拿分的相信自己也都能拿到手,至于,那几题他不太确定的,也尽量按照第一印象填写。

如果用满分10分来给自己这次期中考打分,他直接给自己打了个9分,剩下一分看天意!

这次试卷刚查完,他马上就找到了自己班的数学老师——叶成。

至于叶成为什么也跑到高一,主要还是叶球球的原因。

无他,叶球球带班有一套,叶成教得很顺心,直接将自己跟叶球球给绑定了!

反正球球滚到哪,他就跟到哪,搞得老师们还以为两人有一腿……

“叶老师,您好!我能知道我这次数学考得怎样吗?”

高一办公室内,沈浩现在叶成身旁恭敬地问道。

叶成闻言,抬起头,看是沈浩,笑着答道:

“原来是沈浩啊!你这次数学考得很不错,149分,差一分就满分了!”

“那,那老师,我排第几名啊?”

沈浩的心怦怦直跳,紧张地问道。

“我看看。”

叶成拿起了桌面上刚登记好的成绩单,先用手指扫过一遍,然后,她找边数道,

“1、2……9!嗯,满分的9个,149分的有3个,148分的……”

“嗯,沈浩啊!你应该是并列第10名!有进步,继续加油哈!”

“又是第10名!”

沈浩无奈地叹了一口气,指着分数表中数学满分的学生名字,问道,

“老师,他们怎么都那么厉害呀!”

“哦,你说他们啊!假如说你是学霸,那么他们就可以称作是学神了!”

“学神,学神是什么品种?”

沈浩疑惑不解,难道自己的天赋就那么差?

叶成笑呵呵地点破,

“你在学习高一的知识,但他们已经在自学高二数学了,其中甘婕更是已经自学到高三了。他们考150分是因为我们的试卷只有150分!”

叶成笑眯眯地看着沈浩。

“这样啊……可是……他们自己看得懂吗?这可是数学啊!”

沈浩不死心地问道。

“是啊!他们这不是已经用成绩证明了吗?”

叶成答道。

“老师,能让我看看他们的试卷吗?”

沈浩请求道。

“可以呀!”

叶成笑着找出了他们几人的试卷,递给沈浩,饶有兴趣地观察着沈浩的表情。

他想看看这个优生苗子在饱受打击后,心理承受能力如何?

是爆发,还是沉沦?

“这……这……这……”

“叶老师,他们几个人这道压轴题的解法……我们还没教!”

沈浩一脸怪异地看向了叶成。

“嗯,是的。我还没教,不过,他们自学过了,而且看样子还学会了。哈哈”

叶成倒是笑得很开心,只是沈浩的内心却波涛汹涌。

“这就是我和他们的差异吗……”

叶成看时机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说道:

“沈浩啊!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

“啊?什么一员?”

沈浩闻言直接懵了,莫非我们不是一个班的?

“你知道北实怪兽班吗?”

“知道。”

“那你知道,为什么叫做‘怪兽’吗?”

沈浩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怪兽班,源于‘江北七怪’,这是徐范董事长当初对我们七位怪才老师的戏称。”

“因为我们不走平常路,抛弃了工厂流水线般的常规培养模式,而执行了孔夫子的‘因材施教’教育模式。”

叶成继续说道,

“你也知道孔夫子有3000多学生。但贤人只有72位,为什么?”

“难道是孔夫子区别对待?不愿意教会其他2900多人。”

叶成摇了摇头,

“不是的。孔夫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72贤人,他们在最初跟从孔夫子学习时,与其他人并无二样。大家都是从0开始。

“但是一段时间后,72贤人能快速地完美地理解孔夫子教授的知识,所以孔夫子才会教授他们更多更深层次的知识。”

“反观其他人,连孔夫子刚开始教的知识都没法理解,孔夫子又怎么会教给他们更深层次的知识呢。所以,渐渐地72贤人就脱颖而出了。”

“而我们怪兽班建班的初衷也便是如此。”

“我们提供平台,提供成长环境,提供一切资源,只要学生能达到我们的要求,那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能助他们一臂之力。”

“而平台与成长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1924年,鲁迅先生在北师大附中校友会发表演讲《未有天才之前》,着力探讨了关于天才与环境的关系。”

“他在演讲中提到‘纵有成千成百的天才,也因为没有泥土,不能发达,要像一碟子绿豆芽。’”

“鲁迅先生的意思是:即使有成千上万的天才,如果没有适合天才生长的土壤,这些天才也很难发展起来,最终也只会像一碟绿豆芽一样枯萎。”

“他表达了一个人对于人才培养和社会环境的关注,强调了环境和土壤对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嗯。”

沈浩理解地点了点头。

“所以,你想成为他们中的一员吗?”

叶成笑着问道。

“想!”

沈浩想也不想直接回复。

“嗯。”

叶成点了点头,

“接下来,你将会迎来一场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这期间训练量会逐渐增加,如果你觉得自己无法承受这种强度,一定要及时跟我讲……”

他一脸严肃地看着眼前的沈浩,语气坚定。

沈浩眼神坚定地看着叶成,

“老师,我能坚持,我能行的!”

心里也暗暗下了决心:一定得行!

接下来的一个月,沈浩接受了极为严格的训练。

他每天早早起床,进行高强度的数学练习和思维训练。

白日里,他在课堂上专注听讲,课后则主动寻找各种难题进行挑战。

夜晚,他挑灯夜读,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每一滴汗水都见证了他的努力,每一次思考都是他迈向学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