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 > 第178章 年代文女配(1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卢长青想到就做,临到傍晚下工跑到仓库那边找大队长。

大队长看到卢长青吓了一跳,“苏Z青,你怎么过来了?你在这里,养鸡场那边岂不是没人了吗?”

“小草姐妹几个在那边,我让她们先帮忙看着。”

卢长青继续说道:“大队长,这两天我一直在想一件事。”

大队长以为卢长青说的是之前黄桃苗的事,于是便道:“桃树的事陆Z青已经找人办去了,差不多这两天对方就该有答复了。”

卢长青摆摆手道:“不是桃树的事,是村里孩子上学的事。”

村长疑惑,“上学咋啦?”

卢长青解释道:“是这样的,最近这段时间我都有在观察村里孩子们的情况,有去隔壁大队村小学上学的,但发现还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尤其是家里的女孩子根本没学上。

当然我知道这是因为大家都穷,孩子又生的多,家里没那么多钱让孩子全去上学。

而且最主要的是大人们全去上工了,留在村里的孩子没人看着,要是去河边玩水掉下去了怎么办?夏天雨水又多,河里的水一涨很容易出事的。

于是我想着要不在养鸡场旁边开个村小学课堂,这样又能教孩子们认字,还能帮村里人看着孩子们,一举两得”

“而且伟人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话,这说明他老人家也是很看重教育这一块的,咱们自然也不能拖了国家后腿。”

“我现在的空闲时间也多,我觉得可以将这个时间利用起来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若是有大人想要扫盲也可以在闲时过来旁听,大队长你觉得呢?”

大队长犹豫了一下,“这是大好事啊,可孩子们的书本怎么办?村里不是家家都送的起孩子们读书的。”

卢长青给了一个放心的眼神,“上次去县里路过垃圾站时,我找到了一些废弃的书本,村里的孩子可以将就用一下。”

“那苏Z青你的工资?”

卢长青大义凛然,“为人民服务是我的工作,工资我就不要了。”

卢长青这招以退为进让大队长挺不好意思的。

大队长自己心里门清,卢长青这么做其实是为了村里好,他也是四十多岁的人了,人情世故还是懂一些的。

别人心地好做好事,帮了他的忙,虽然对方嘴上说着不用,但他不能真的一点好处什么都不给,不然下次谁还做好事?

“这怎么能让你白干呢,要不给你算工分吧,你看咋样?”

卢长青满意地点头,表示可以。

社员们一听村里不仅有学可以白上,还有人免费帮他们看孩子高兴得不行,只用了一天时间就在卢长青的茅草屋隔壁又哐哐盖了一间茅草屋。

教室是有了,可是桌椅板凳黑板粉笔的全都没有。

卢长青不用担心,她知道陆绍丰会帮忙办好这一切。

陆绍丰热情帮忙倒不是觉得村子里教育的工作多么伟大,而是因为阮糖想要来教书。

阮糖这段时间在家过得有点糟心,杜红梅装病不上工待在家里养胎,啥也不干,两人抬头不见低头见互相都觉得对方恶心人。

家里的活计不会因为多了一个装病的人而变少,反而是压在其她人身上的家务变多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凭什么别人就要承担更多的家务?

随着杜红梅这一闹,阮糖另外两位嫂子吴子素和田君慧也不乐意了。

就算不下地,农忙时在家煮个饭洗个衣服扫下屋子洗下碗总行吧?

阮糖:不行,不会。

这谁受得了?

以前没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吴子素和田君慧还有些怕她们婆婆和公公,现在已经有第一个带头的人,人家现在待在家里吃着喝着胎好好养着,不也啥事没有吗?

然后阮糖的两位嫂子田子素和何成碧也撂挑子不干了。

家里这么多人,凭啥只要求她们两人既要下地挣工分,又要分担家里全部家务?

张桂华气炸了,只骂家里的儿媳妇要翻天,又舍不得让儿子们煮饭做家务,更舍不得捧在心尖尖上的阮糖干活,于是只有她自己上。

阮糖这人性子虽然自私,但看到张桂华那么累,她心里也有点过意不去,毕竟这个妈对她是真的好。

但是让她下地或者做家务她也是不肯的。

她不想做这些,太累了,她想做些轻松的活,比如记记账,数数鸡蛋什么的。

可惜现在养鸡场的鸡还太小了,根本无法下蛋。

阮糖是真没料到书里这个老实巴交还有点圣母的女主这么能搞事,又是开养鸡场,又是开学堂的。

现在这剧情就算是作者亲自来了,估计也认不出这是自己的书。

但同时也非常庆幸卢长青心血来潮要搞什么识字课堂,阮糖觉得自己机会来了。

等她也出去挣工分了,看家里的几个嫂子还好不好意思在背后骂她好吃懒做。

对于现在跟原着完全不一样的走向,阮糖没有多少疑惑或惊讶,她觉得可能是她这只小蝴蝶扇起来的风导致。

也不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她只是比较信“蝴蝶翅膀”这个观点而已。

卢长青看到来找自己的阮糖还挺惊讶的,在得知对方想做数学老师时更惊讶了。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懒得烧蛇吃灰都不带抖一下的人居然出来工作了?

阮糖见卢长青没有第一时间回复自己,以为对方嫌弃这具身体的初中文凭,有些不开心地道:“不是跟你吹,虽然我的文凭现在只有初中,但若真论起教书,别说这村里的小孩子,就连你我都能教得下来。”

卢长青:……

人家都这样说了,卢长青也不好再说什么,转身从桌子上拿了一本这个时代小学一年级的数学书递给阮糖,让她回去翻一翻。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经过大队长开会统计,全村共有十六个孩子报名。

最小的三岁,最大的九岁,其中女孩子有十一个,另外五个男孩一个三岁、一个四岁和三个五岁。

很明显,这是把卢长青这里当免费的托儿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