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记录者的密码 > 第112章 尽所能心怀用人不明事 道不同难有官宣求大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2章 尽所能心怀用人不明事 道不同难有官宣求大同

1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办公室的地板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申城市委,徐书记 早已坐在他的办公桌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徐书记身体已经发福,坐姿笔直。

第一个来到办公室,这是当年在当县委书记就形成的习惯。

和徐书记当县委书记时候相比,过去那种威严和自信,到了省里后,变得随和了许多。

知道徐书记的习惯,身边工作人员也早早就来了。将一份份文送到了书记的办公桌上。

徐书记对身边人要求并不苛刻,更多的是关心的体贴。

选拔人材,培养人材,使用人材。徐书记任申城市委书记以来,政府那边的城市建设,财政收入,招商引资方面的事情,平日里并不过多的过问。放开手脚,让他们大胆的干。

“啊,吕市长,你要过来,好好,我在办公室。今天上午还真有些时间,有几天没见面了,正好还有些事情唠唠。”徐书说道。

打电话的是吕市长。平时两个见面,都是在市委常委会上。身为申城市委副书记,市长,更多是把精力放到了政府工作,特别是城建工作上。

“吕市长,好久没来我这办公室了吧!我坐在办公室里,天天能收到老百姓对你的表扬信。不用看政府简报,就知道看到身为市长体查民情,为民办实事,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业绩。”徐书记握着吕市长的手说道。

“哪里,哪里,过奖了。这都是市委、市政府的功绩。哪敢算到我个人的头上。”吕市长笑着说。

“来,坐下说。品尝一下,这是一个茶社的老板,去南上进茶,特意带回来的,说一定要让我自己喝,一会走的时候给你带一半。哎呀,要说这个礼,本来不应当收。但是,身为市委书记,收个二、三两茶,这不算过吧!”徐书记笑着说道。

“哈哈,徐书记一向清廉,两院上上下下,没有人不称赞的。这二、三两茶,还不够外办招待一桌饭。不为过,不为守。徐书记的为人处世,值得我学习啊。”吕市长迎和着说。

徐书记和吕市长是同一年被调来申城的。两个人有着同样的经历,却又有不同的过往。两人都是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连同一年上了大学。只是吕市长的学历更高一些。

后来在县里工作时,一个当了县委书记,一个当上了县长、县级市的市长。

一个在全省最贫困地区,苦守多年,不说经济发展,也是政通人和。一个把当地经济搞得蒸蒸日上,由县变市。

后来,两人双调入了省政府。前者被任命为副省长,后者则是省长助理,兼厅长。

再后来,二人双双被调任省会城市,任一、二把手。

从人事背景上看,吕市长的背景更加强大。可远水解不了近渴,现官不如现官。

徐书记是一个脚步,一个脚步受到委领导的认可的培养。

吕市长的靠山身居京城,官位显着,可眼前,毕竟是一个主持市委工作,一个在政府主政。

2

“徐书记,你看,我来申城之后,一心的抓城市规划建设,抓民生工程。这只干活不汇报,你可挑我的礼啊。”吕市长客气的说道。

“哎呀,你看吕市长,你把话说到哪里了。你现在在市府主政,把城市发展抓得井井有条,我这想插手都插不上。不过,有你这大手笔的运作。我这个当书的也省了不少心,可以把重心一心的放到政治思想工作,放到人才规划方面。你放心大胆的干,政府的工作,市委全力支持。”徐书记也同样显得十分客气。

“对了,今天来有什么事就直说。现在才刚刚上班,今天上午看样还没有才能会。好久没有这样清闲了。”徐书记说道。

“徐书记,这次来确实还真的有件事情。得请书记支持和定舵。”吕市长说道。

“好好,你说,你说。来先喝杯茶。”徐书记把吕市长让到了沙发上。回过头,把电话打给秘书,说吕市长在这,一般的事情,不要打扰。

“徐书记,申城公交公司这一年来改革步伐迈得很快。不仅解决了公交车老旧报废的问题,还通过出让部分国营公交线路,对国营出租车完全改制。现在,公交线路吸收了民间资本,新增了一批小公汽。城市公交线路加入小公汽运营,运营时间短,收车时间晚,极大的缓解了交通紧张状况。同时城市里新境一批豪华的公交线路,运营在市区主要街路,成为申城公交的一道风景线。”吕市长说道。

徐书记听了,眉头紧锁,没有说话。

“还有就是通过对公交公司的改制,盘活了市区内的公交公司国有土地,盖起高档的住宅小区,增加了财政收。公交公司一大批职工,通过下岗、改制、买断,也为财政支出减少了很大负担。”吕市长没有注意到徐书记的表情,一口气说道。

“吕市长,这些情况,政府的简报都提到了。根据简报,现在市委政策研究室,正在搞调研。”徐书记说道。

“市委在搞调研,这是好事啊。看看需要政府那边参与一下不。今天我来,有件非常重要的事。公交公司总经理侯润凡,侯总。在交通公交系统已经工作了近三十年。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经验丰富,从这次改革就可以看出来。我们交通系统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啊。所以,徐书记,今天我特意来,是想提个建议。就是让侯润凡出任申城市交通局局长,正局级待遇,当然了做为革命现场,不能先把待遇放到头前。但是,这些也我们市委,市政府对有贡献,有魄力,能够在改革前线,有担当,有作为的干部的肯定。我们应当把他们调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吕市长说道。

“吕市长,其实你我都是同一年到申城的。要说这城市规划建设,你我当时都在省里,申城生活多少年了,对申城的情况了如指掌。老工业 基地,大型厂矿多,人员脑瓜呆板,守旧。但是,遵纪守法,热爱企业,热爱生活,容易满足死守铁饭碗。从城市规划建设来讲,多少年来,没有一个象样的,完整的规划。开发商本土的居多。哪地方成本低,哪地方好动迁就动哪。不好动的,就通过各种关系,甚至形成了黑恶势力。搞得申城城市没有城市样,小区没有小区样。”徐书记说道。

“但是,要从识人、用人这方面来讲,我们认识和了解的就太少了。俗话说,识人识面不识心。有些人,当你的面,对你客客气气,见了上级象对待祖宗一样。但是,转过身去,做了多少好事,做了多少对得起上级的培养,对得起本职工作,对得起人民的事。你我身处要职,是这个城市市委、政府的领导者,带头人。在提拔干部的问题上,一定要慎之又慎。”徐书记语重心长的说话,引起了吕市长的不快。

心想:你不过比我提拔早几个月,职务上你是书记,我是市长。但是,级别上,你并不比我高,没必要和我拿腔做势。

吕市长心里这么想,嘴上却说道:“徐书记,你看,这个事儿,我还没有和政府班子提起。今天是特意到你这来,这也是我们双双调入申城之后,第一次私下里交流一些想法和建议。正象你说的,申城上到领导干部,下到厂矿工人,呆板,木纳,不识进取,追求相安无事,追求事不关已。正因为这样,改革开发之后,申城无论从经济,到体制,都落后南方一大截。这个圈圈想要打破,光靠我们两个不行,要靠,就是善于发现的培养一批象侯润凡这样的改革家。我们应当给他们创造一个好的机遇,好的平台。今天推荐侯润凡当交通局长,我想不仅是我个人的意识,更是申城交通业发展的需要。”吕市长说道。

“吕市长,既然这样说,这个事情,你特意单独跑来找我,是对我的尊敬。不就一个交通局长吗!你等等。。。”徐书记说着,走回到办公桌前时,拿起桌上厚厚一叠材料,回到沙发前,递到了吕市长手里。

“吕市长,你看看吧!这是近一时期,关于侯润凡的告状材料。有公交公司职工的,老干部的,在职干部的,还有市民的。”徐书记说道。

吕市长接过材料。材料足有百八十页。目录将告状内容一一标注、分类。

来信包括公交公司改制,公交线路被卖,公交公司土地资产被卖后,下岗职工生活困难。

接下来是老干部围绕着福利待遇差,演变成为状告侯润凡非法出售国有土地的问题。

还有在职干部,状告侯润凡在出售公交线路,出售国有出租车车标,从中收受贿赂,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告状信中,还有申城市市民反映,公交线路车隔时间长,收车早。小公司野蛮运营,高价收费。。。

3

“啪”的一声,吕市长将材料摔到了桌子上。

“这纯粹是造谣、诽谤、诬告。徐书记,每一次改革,我们难免要损害一些人的利益。咱就拿这些下岗职工,看看他们在单位的表现。出车嫌累,干活怕脏,光知道拿工资,不知道搞奉献。

再看看那些老干部,年年吵着要提高待遇。退休了依老卖老。自己照镜子看看,当初就是他们在位的时候,把三亲二大爷他都弄到了企业。企业搞成不得不卖公交线路,卖公司地破,全都是他们留下的祸根。要我说,什么待遇都不该给他们保留。还有这些写信告状的百姓,想想过去,公交车到了八点就没了,现在十一点小公汽还在路上跑。

徐书记,我们政府的改革,其难处和阻碍,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还有什么贪污、受贿,他们有证据吗?有讲乱讲。回过头去,我看看是谁诬告的,回去马上下岗。这样的干部,蹲着茅房不阿屎,整天告状一个比一个强。”吕市长越说越气。

“老吕,你消消气。你说你为了侯润凡的事,特意跑来一趟,单独征求我的意见。按理说,你也是市委副书记,你的意见,我应当尊敬。我本应当答应,何况将来他是要到政府部门去工作。可是,身为市委书记,我得对干部的提拔负责啊。这些材料你也看了,我看这样,这些材料你也别拿回去,这不符合原则。”徐书记说道。

“嗯,徐书记,我刚才是气过头了。我们发现一个人才,选定一下干部多不容易啊。所以,我今天来找徐书记,也是想破例,和你单独沟通一下,达成一致。回过头来,组织部门和市委几个常委,我再去沟通一下。当然,你是市委一把手,这组织人事的问题,还得你说了算。”吕市长说道。

“哈哈,吕市长,可别这么说,从组织原则上来讲,我们已经有些超越了一些权限。这样,这件事情你也别急,毕竟,事情不是由你我两个人就能决定的。你看这样好不好,既然是政府部门选人、用人、推荐人,履行个程序,由政府部门拿个意见,报道组织部门考核。程序上的问题,咱们不能马虎啊!”徐书记说道。

“嗯,这也好。回头政府班子几个成员,我再沟通一下。你放心,我们都是组织上培养、信任的干部,我们两个能够在申城搭班子,我们一定给上级组织一个满意的答案。”吕市长见徐书记这样说,想想也只能这样。客气几句,就告辞了。

吕市长离开后,徐书记坐在沙发上沉思良久。他明白吕市长的决心,但也清楚这些告状材料决不是穴来风。

从心而论,如果侯润凡真的像吕市长认同的那样,在申城的公共交通体系改革中,做出了一番成绩,干出了一番事业,他倒是真的希望,能够多出几个什么张润凡,李润凡。

可是此时此刻出现在眼前的,却是来自于企业内部和社会各个层面源源不断的上访者以及告状之人。

上访告状者,或面色凝重、或义愤填膺、或泪眼婆娑地诉说着自己所遭遇的不公与冤屈。

这些上访者们如潮水般涌来让人应接不暇;而那一纸纸告状书更是如雪片般飞来堆积如山。

面对如此繁杂混乱的局面徐书记感到前所未有的烦恼。

徐书记打电话让秘书过来一下。秘书到了之后,看到表情严肃的徐书记,感到有些诧异。

“小马啊,我问件事儿。看看你能不能在半个小时内,向交通局业内人士咨询一下:一,象申城这样的公交改制,拿出部分公交线路,出售给个人运营。二,还有国有出租车车标,全部面向社会出租公司出售。三,公交公司的公交汽车场地,全部出售,用于地产开发。公交车辆停放在马路上。在全国,是否有这样的典型事例。

这件事情半个小时,你尽最大可能,向我汇报。如果时间紧,可以选做口头汇报,再形成文字材料给我。记住:第这件事情不能你去给交通局打电话,也不要让人知道是我安排的。你可以找熟人或者朋友,咨询一下。”徐书记知道,官场平时看起来,风平浪静,稍有风吹,就会浪花如山。

很快,秘书匆匆回来。

“徐书记,这件事情,我通过北京交通部方面,咨询一下。近两年,全国还没有一个象申城这样城市公交出租运营改革的。但据说,前几年京城也搞过一两条线路试点,很快被叫停了。其它城市几年前有过,非常不理想。”马秘书说道。

“怎么不理想。”徐书记问道。

“首先,据说前些年,南方个别城市有这样的先例。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搞得彻底,只是部分线路进行了尝试。结果被反映到了上面。上面的批示突出一点是,‘城市公共交通是政府满足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这是它的基本属性。'。还有批示说:‘在保证城市基础公共交通基础上,适当引进民营资本,满足城际交通需要。’据说批示之后,这些城市已经把出卖的公交线路收了回来。收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多阻力。说政府不讲诚信,还赔偿了很多钱。”马秘书说道。

“好了,我知道了。这件事情,你不要和别人说。”徐书记嘱咐道。

“对了,侯润凡公交公司改革的事,接到不少举报信。当初改革的时候,交通局那边有什么反应。是支持,还是反对。”徐书记又问道。

“公交公司改革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通过交通局。交通局曲局长虽然是从其它局调过来的。但是,对公交和出租运营的情况也非常了解。既然没有通过交通局,知道了也详装不知道。”马秘书说道。

“听说,吕市长来之前,这个侯润凡在公交系统里,已经不简单了。公交出租公司,基本不受交通局掌控了。基本上是独立于交通局了。”徐书记说道。

“是,徐书记。因为有前任书记的支持,侯润凡的公交公司,城市里的管理、运营、经营,基本上是独立于交通局之外了。这一点交通局也很有意见。

所以,政府应当下拔的公交车辆补贴,莫名其妙的被卡住了。

虽然侯总很有活动能力,可毕竟交通局是政府机构。这一点,侯总还是低估了政府的职能。”秘书说道。

“好,一会你把刚才了解的情况,形成一个材料给我。不用形成公文。以专家建议形式写。”徐书记说道。

秘书走后,徐书记陷入深深的沉思中。。。

徐书记不想因为一个交通局长的人选问题,与吕市长发生争执。

可眼下,公交体制改革的一切,用这种已经被否定,未来前景难以预料的成绩。

让倍受争议的侯润凡,来取代一个同样是组织部门刚刚调任的,申城市交通局局长人员,这样的组织人员作用安排,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吕市长带着满脸的不愉快转身离去,紧绷的嘴唇。

马秘书的调查汇报,让徐书记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上任申城市委书记以来,徐书记一直致力于推动城市的发展和改革。

但如今却陷入了与吕市长的矛盾之中。

与吕市长之间,对于一些政策制定和经济发展中,持有不同的看法,双方到任以来,并没有取得一致和默契,回避问题倒成为心照不宣必然。

面对这种局面,徐书记深知自己必须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他明白,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政治生涯,更可能对整个城市的稳定和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要化解这场矛盾绝非易事。

而一切都是在向着不可挽回的方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