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太祖实录 > 第192章 战火不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特意前去迎击赵瞻大军的李雍,竟然没有等到赵瞻,即使是探马也没有发现赵瞻。

“奇怪,赵瞻怎么不见了。”

“会不会是蜀军有什么阴谋?”

傅损和郭奉一连从几批探马那里,都没得到赵瞻的消息。

本想与蜀军交战,却发现突然找不到蜀军,这让李雍有些心慌。

难不成赵瞻走了一条隐蔽的道路去偷袭嘉庸郡?可是嘉庸郡被李雍交给韦蕤镇守,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那赵瞻到底有什么计谋?

“既然找不到赵瞻,不如我们回师嘉庸郡?”

一贯喜欢稳妥的姜宇忍不住问李雍。

“蜀军不可能没有痕迹,再扩大探马的距离,让他们仔细探查。我们先按兵不动,等探马回来再做决定。”

原本打算和魏军硬碰硬,但走到半路赵瞻就有些怂。

当他派探子侦查得知,李雍正带着大军和他决一死战,这吓的赵瞻更加不敢前进。

可是不前进就是违背皇帝的旨意,于是他自作聪明的说要在清山伏击赶来的魏军,所以他带着大军躲上清山。

按他自己的想法,魏军赶到清山,也不容易对付他据山而守的大军,更何况等魏军到达这里,楚国的消息也该传来。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魏军在得知他突然不见,便没有继续行军,而是派探马去搜查他的具体位置。

“还好魏军谨慎,这也符合我的心意。”

躲在清山上的赵瞻,从探马那里得知魏军的消息,也算免去和魏军交战的不好局面。

但在蜀国京师的黄炜对于赵瞻的行为,已经感到极度的不满。特别是楚国同意出兵,那个赵瞻还在逡巡不前。

“廖维,朕命你接替赵瞻的统帅地位,你务必将功补过,收复嘉庸郡!”

“末将遵旨。”

李雍不愿继续冒进,他便领着魏军又返回嘉庸郡,只等赵瞻的蜀军主将冒出来。

躲在清山里的赵瞻,还在等着楚军来援。楚国同意出兵的消息,也已经被告知他。

但他没等来楚国援兵,而是等来带着圣旨的廖维。

“懦夫,风水轮流转,你也有今天!”

终于逮到这个机会,廖维一定要好好羞辱赵瞻一顿。

“你别高兴的太早,陛下不知我保留大军主力的想法,才会被你这个常败将军给骗了!”

“我今日心情好,就不和你计较,这次是你回京师。”

在廖维的注视下,赵瞻领着他的亲兵返回京师。

楚军一出发,罗嘉豪的密探就将情报告知他。魏军立马再次进攻锦余城,魏国宁愿两线开战,也要让楚国大军不要踏入蜀国。

这样看,好像魏国与楚国的和谈又破裂,但在那个和谈里双方都趁机调整自己的战略与军事布局。

如今的情况,越发胶着起来,战争似乎并不打算轻易停止。

返回嘉庸郡的李雍,收到来自京师的家书,太子向他简便说明京师里的情况,并告诉李雍,叶瑶生下龙子,太子请求李雍为他的那个弟弟取名字。

李雍闭目回想叶瑶的样子,然后以此思索自己那个儿子的模样。

他是像母亲多一点,还是像父亲多一的,他现在是不是睡在叶瑶的怀里。

想着想着,李雍忍不住笑出声。

他在回信上,决定为自己那个儿子取名李启,这饱含着李雍对自己将开启盛世序幕的信心。

接管赵瞻的蜀军,廖维自然不能再像他一样畏缩不前,廖维必须摆出一副收复失地的样子,才能让皇帝作为他的后盾。

蜀军的出现,自然不可能瞒过魏军。

“这次蜀军里的将旗从赵换成廖,看来是廖维接替赵瞻。”

傅损在一旁向众人说着。

“不管谁接替谁,我们都要尽快击败这批蜀军,从而迫使蜀国求和。”

既然蜀军已经出现,魏军也就不用继续待在嘉庸郡。

留下韦蕤带着一部分魏军据守嘉庸郡,李雍亲自带着大军和战将向着廖维的大军进发。

这次李雍特别安排多批密探,务必让他们严加探查蜀军的动向,防止他们又跑没了。

刚刚和平的魏楚边界,又燃烧起熊熊战火,但这次不是由楚国挑起,而是由罗嘉豪的魏军引发的。

正准备进入蜀国境内的孙梁,突然接到来自京师的使者。

从使者口中,他得知罗嘉豪再次对锦余城发动进攻,从锦余城派往京师求援的使者,让蔡茂面色沉重。

从他同意入蜀援救蜀国,就猜到魏国会向他发动牵制性的战争,即使他特意加强边境的防线,也依旧难以抵挡。

在罗嘉豪的大军面前,楚国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他们无法迅速集结一支经验丰富且数量庞大的楚军来应对这场战争。

尽管蔡茂已经派出了一些零散的驻军和新招募的士兵前去救援锦余城,但面对罗嘉豪强大的兵力,这显然只是杯水车薪。

更何况罗嘉豪军中还有庞琮和邓斐,他二人以及手下的魏军,对进攻锦余城可谓得心应手。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蔡茂最终下定决心,要求孙梁亲自率领军队返回锦余城进行救援。

比起援救蜀国,明显是保住自家城池更为明智,如果让蔡茂选择损害楚国而去救援蜀国,他本人都会被楚国官员和百姓唾骂。

一个国家的君王,他首先要对本国百姓和民众负责。

“命令大军,回师锦余城。”

这也是魏国送给楚国一个在蜀国面前退兵的理由,你不是因为和蜀国结盟而不好不帮忙吗?那我就送你一个理由,让你不用参与到这场你不愿加入到战争里。

以现在魏军的实力和蜀国的实力,孙梁猜出魏国只是想要蜀国的嘉庸郡,而不是灭掉蜀国。

如果蜀国彻底失去嘉庸郡,那他将更加依赖楚国,他将在联盟里,和楚国成为不平等地位。

把蜀国从盟友变成楚国的附属国,也是一个不错的决定。

反正目前的局势,能够有利于楚国的最好结果,就是这样。

身为楚国将军的孙梁,自然是以本国利益为最高利益。

从没听说过,压榨自己的百姓,而去帮助其他国家的人,即使是盟友也不行!

楚国帮你是情分,也是盟约。但要是这样做,会极大的损害楚国,那一切都是白谈。

既然魏国不打算灭蜀,楚国也很难改变现在的局势,那不如趁机搏一个有利于楚国的局面。

即便楚军加快行军速度,向着锦余城赶去,但也晚了一步,魏国再次攻占锦余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