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殇之涅盘 > 第4章 紧急会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苗常儒听完亦连连点头道:“诚然,我们姑且与李从荣做生意,起码有他在前方为我们探路,让他与皇后家族产生嫌隙,迟早能将他们逼反。”

郑世元道:“朱贵不是来信说到幽州有个赵在礼可用,我们何不将之联合起来,岂非两全其美。”

苗常儒点头道:“我曾听闻幽州节度使李绍斌的女儿与李嗣源的养子李从珂乃是夫妻,这李从荣跟李绍斌也算得上亲戚,这些关系大可利用。”

郑博文亦点头道:“观来李从荣乃是突破口,我们理当悉心谋划一番。”

次日,苗常儒将新提拔的商务署官员苏中唤至跟前,为其安排了前往接触赵在礼的任务,让他协同赵在礼与李从荣将货物于唐国内进行销售。

吴国

因孟良哲被调回特区任职,当下吴国事务由李存如接手。此人往昔为苗常儒的掌柜,因与特区接触良久遂被孟良哲相中并讨要过来,负责吴国的商务工作。

徐知询来到李存如所在的店铺,此店专门负责货物的周转。

李存如见徐知询到来,便远远地迎上去笑着说道:“徐司马此番前来,所为何事呀?”

徐知询面无表情地说:“听闻你们主公创立了特区,规模做大了,竟把老朋友都给忘却了。”

李存如闻得此言,赶忙说道:“岂敢岂敢,我家主公一直记挂着司马您的恩情,也时常叮嘱小人要用心侍奉。”

徐知询冷哼一声道:“哼,还知晓我的好,你们诸多商品,何以皆是那苗家在操持,仅给我们这酒和玻璃,岂不是小瞧我们了。”

李存如一听,有些愕然,显见这是不满了,赶忙道:“不知司马大人欲我如何禀报此事才好呢?”

徐知询道:“禀报?那郑家小子委实不懂事,还需我亲自讨要不成?若要禀报,就让他自行斟酌吧。”

言罢,大袖一挥,转身离去。

此事李存如也不敢耽搁,即刻修书一封派人送回特区。

苗常儒收到此信后,顿感情势不妙,赶忙前往郑博文的办公室,将信递予郑博文。

郑博文阅毕信后,亦皱起了眉头。

两人相视须臾,苗常儒开口道:“主公,此事须得尽快裁夺,要么分我家货物与他一份吧。”

郑博文未开口,沉思片刻后说道:“召集众人开会研讨一下吧。”

次日清晨,参会者陆续抵达。此次参会者有二十余人,均为政府负责政务之人员。

此处是由原州府衙门大堂改建而成的会议厅,大厅中间位置用诸多桌子拼接成一个椭圆形。

众人落座后,苗常儒率先开口道:“昨日,吴国送来信件,徐家对商品种类不满,要求我们增添种类。此事恐怕非表面那般简单。今日召集诸位前来,便是商议如何应对,诸位尽可畅所欲言。”

此言一出,即刻激起一阵惊叹声。

首先发言的是孟良哲,他对江南的生意颇为熟悉:“我们的主要生意皆在江南,倘若徐家发难,恐怕今后的物资都难以获取,更莫谈我们的收入状况了。”

孟秀兰也说道:“是啊,我们如今正加紧赶制军服,大量的布料皆是自那边购入,倘若断货,都不知还能从何处补充。”

祖承业道:“我们的石英石亦是从那边运输而来,此事必定会受影响。”

月儿道:“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分出一些货物予他呢?先令其满意,日后生意也更好做些。”

武珏道:“这些生意皆是我们与苗家合作的,给他便等同于减少苗家的收入。苗副市长为特区尽心竭力,我们岂能为了自身利益令苗家受损啊。”

苗常儒听她这般言说,投以感激的目光,心中暖流阵阵涌动。

郑博文道:“当前我们正在抓紧与唐国接洽,力求将商品投放至唐地销售。旁边的高丽、百济、新罗亦应开展贸易。与契丹的贸易亦在增加。再过些时日,我们便无需惧怕他的威胁了。”

芯儿在政府并无职务,但因今日之事涉及苗家生意,故而亦被邀来参会。

芯儿开口道:“既然尚需时间准备,那就先给他吧,待我们准备好了再说。”

武珏道:“此举不妥,你们苗家会遭受损失,况且此徐知询胃口定然不小,届时你们苗家会受其排挤。”

芯儿道:“那又如何,大不了不做了。”

苗常儒道:“不可胡言,苗家乃阿耶辛苦撑起,我们岂能将他老人家的家业当作儿戏。”

芯儿不满地看着自己的哥哥,说道:“你竟还心存幻想,还想着去经商?我们苗家在来到此处之前有多少生意、多少家业,我再清楚不过,在特区这几个月,我们的收入已翻了十几倍都不止,阿耶的产业早已翻倍了。再说,这些生意原本就是人家阿姊家的,给你和给别人没什么两样。你还想继续经商吗?我都能看出来,特区跟其他地方有太多不同了,这里才是充满希望之地。”

她瞥了一眼郑博文,道:“虽说我并不喜欢这家伙,但也着实钦佩他的能力。”

苗常儒听她这般言语,吓了一跳,赶忙制止道:“住口,不得胡言乱语,没大没小的。”

郑博文却不以为意,笑着说:“无妨,芯儿就是心直口快,她并无恶意,我也不会在意。”

芯儿见他这样说,便继续说道:“既然聚在一起共事,那就不必分彼此,苗家生意我看就算了,你也趁早打消从商的念头,用心将特区建设好,这才是光宗耀祖的正途。”

众人面面相觑,皆不知该如何开口。

会议暂时陷入僵局,会场一片寂静。

过了一阵子,郑博文开口问道:“大将军,我们现今有多少兵力?”

武珏答道:“当下有一万四千士兵,其中新兵有三千。”

郑博文问苗常儒道:“常儒,你可知吴国拥有多少兵力?”

闻此一问,众人皆惊愕不已。

苗常儒道:“主公莫非欲对吴国用兵?吴国拥兵不下十万。”

武珏也道:“是啊,现今对吴用兵时机不妥,我们至多可派出八千士兵,况且士兵只能乘船运输,如此多的船只我们从何处获取呢。”

郑博文道:“我只是问问,并非说要去攻打他。那若是要打,需要多少士兵才够?”

武珏垂下眼睛,思索良久,方才缓缓开口道:“初步估算,至少三万士兵才行。若要稳妥,至少六万。”

郑博文点点头,想了想道:“当前特区颇为艰难,有困难我们自行克服。我的工坊全数归于政府,此后收入皆纳入政府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