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前门村的留守妇女 > 第467章 私人订制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月一心不想去上海,但经不起曹玉娟的纠缠,说道:“要打你打,人家说不认识你,尴尬的是你!”

曹玉娟说:“打就打,谁怕谁啊?”

曹玉娟按名片上的电话号码,拨了出去,手机响了两声,人家直接挂了,曹玉娟不死心,又拨了过去!

电话那头传来了一个很好听的中年男人的声音:“喂,您好,你找谁?”

曹玉娟说:“是金老板吗?”

“是的,是的,您有什么事,请说。”

“金老板,你还记得两年前在上海华山医院附近的一家饭店里给过一位女士的一张名片吗?”

“这个……”金老板明显是在回忆。

“我想起来了,你是萧明月?”

曹玉娟说:“我不是萧明月,是萧明月的闺蜜,我和明月现在在常熟,明天想到上海去拜访您一下,不知方便不方便!”

“方便方便,我随时恭候!”

曹玉娟向明月看了一眼,然后说:“金老板,您把您公司的地址发给我,要不到了我们也找不到!”

金灿问:“你们开车还是坐车?”

曹玉娟说:“我们开车。”

金灿说:“你明天开车到志丹路和沪太路交汇口,我派人去接你,我们公司就在志丹路附近!”

“好的,好的”。曹玉娟又调皮的说:“不打扰你吧!”

“不打扰,不打扰,我们公司每天要接到好多前来参观的客户,我一直记得你们两人了。”金灿连声的说。

两个人挂了电话,曹玉娟笑着对明月说:“这美女啊,到什么地方都受欢迎,人家就在饭店里见到你一次,不仅给了你名片,这么长时间了,还一直惦记着你。”

明月说:“惦记着谁还不一定呢,我也算服了你!”

陆燕在服装店里遇到了戴志远和龚欣月,见老板戴志生满脸的尴尬,就说道:“我们回公司吧!”

志生说:“你不是要买衣服吗?一件衣服都没买,再逛逛吧!”

陆燕说:“不逛了,一点心情都没有。”

志生不明白,现在的女孩怎么翻脸比翻书还快?

回来的路上,陆燕一路都没说话,志生本来就不大愿意和女工多说,所以一路上也保持着沉默。

到了公司以后,刚好遇到了康月娇,康月娇说:“挂几瓶水呀,挂到现在?”

志生说:“11点结束的,我们吃过中饭,陆燕又要去买点东西,所以回来晚点。”

康月娇看着两手空空的陆燕,眼里露出疑惑的神色!

康月娇对志生说:“和乔三拐子搭档的那个工人回来了,现在裱装车间多了一个人,田月鹅一直在问,怎么安排?”

志生说:“不是说要半年才回来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要早知这样,我不需要再招一个人呀。”

康月娇说:“那位员工说他妹妹回来侍候他母亲,他侍候母亲也不方便,所以就回来上班了。”

陆燕问:“明天还得去挂水,谁带我去呀?”

志生说:“你先上去休息,明天再说。”

志生康月娇来到了裱装车间,对那个员工说:“以为你请长假了,我们又招了一个工人,没想到你来的这么快,这样吧,你先到仓库里帮着打包!”

员工一听老板这样说,就显得不高兴,说道:“我不去仓库里打包,我还要做我原来的工作,凭什么我请假这几天,就让别人顶替了我的工作。”

志生说:“你不是请假半年吗?公司不再招一个工人,难道让你的搭档也休息半年?”

那个员工说:“反正我不去!”

志生火了,说道:“如果你不服从公司安排,那请你先回去,想好以后再来找我!”

康月娇和田月娥都站在志生旁边,见志生发火,员工又不听话,就说道:“那就让王余兵去后面仓库打包吧。”

志生说:“不行,我怎么安排是我的事,员工必须服从安排。”

王余兵一直没说话,看看老板为这事发火,双方都下不了台,就说道:“老板,我到仓库打包吧!”

说完,放下手中的活。一声不响的离开了裱装车间。

其实王余兵在裱装车间工作得并不开心,车间主任田月鹅不待见他,乔三拐子和戴志胜也不时的挤兑他,他珍惜这份工作,一直忍着,现在有机会离开,不如自己主动离开。

志生把王余兵带到仓库,仓库现在有八个人,两个仓管,六个打包工,负责人叫乔玉林,也是本村的,五十来岁,高大壮实,一看也有一把力气,见老板带着一个人过来,就知道老板招人了,因为他一直反映打包忙不过来。

见跟在后面的是王余兵,他就不大高兴,王余兵个子不高,一米六五左右,打包要力气,一看也不是干这活的料!

志生说:“乔玉林,你们这边不是缺人吗?我给你安排一个人,他叫王余兵,你带着他好好干。”

又对王余兵说:“他是这里的负责人,以后工作听他的。”

王余兵点点头。

志生安排好王余兵,回到办公室,刚松一口气,就接到了陆燕的电话,陆燕说:“戴总,我刚刚用体温表量了一下体温,三十八度五,是不是又发烧了啊,我感到害怕!”

志生说:“不可能的吧。挂过吊水没多长时间,怎么又发烧了啊?”

陆燕说:“不信你来看看!”

志生想到陆燕上午看自己的眼神,和一起逛街时的尴尬,他不想到陆燕的宿舍去,再说了,现在是夏天,女人穿的衣服本来就少,肯定有几分不方便,就说道:“我忙着呢,我让徐玲玲去看看你!”

陆燕失望的挂了电话,不一会,徐玲玲到了陆燕的宿舍,一看体温表,确实是三十八度五,就打电话告诉志生,说道:“戴总,陆燕的体温确实有点高。”

志生说:“你先让她吃点药,我打电话问问医生。”

志生拨通了上午给陆燕诊疗的医生,医生说:“现在有点高烧正常,要不也不会连续挂三天吊水了!让她吃点药。”

志生又打电话告诉陆燕,陆燕说了声知道了,就挂断了电话!

第二天,志生安排徐玲玲陪着陆燕去挂水,他把两个人送到医院,说十一点来接她们,借口有事,就开车回公司。

明月和曹玉娟驾车到志丹路和沪太路的交汇路口时,多远就看到有人向她们招手,明月一看,来人正是金灿,金立得服装公司的董事长!

明月不好意思的说:“金总,还记得我们啊,让你亲自来接,真的不好意思!”

金灿笑着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当时给你名片时,就感觉到我们以后还会相见!”

在金灿的办公室里,明月和金灿交谈着,明月问:“金老板,你们公司现在有多少家专卖店?”

金灿笑着说:“我们公司没有一家专卖店。”

明月感到奇怪,就问道:“那你们采用什么营销模式,都在线上吗?”

金灿说:“我们既不开专卖店,也不在线上,线下卖服装,我们是定制服装,按客人的需要,量身定做!”

明月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营销模式,她疑惑的看着金老板。

曹玉娟说:“我知道,就如以前的裁缝店一样,我们扯块布,到裁缝店里,让里面的师傅量量身高,腰围,肩宽等等,然后按尺寸做出来!是不是这个道理?”

金灿说:“嗯,大同小异,你说的是送进来,我们是走出去!”

金灿接着说:“我们到工厂,企业去接单子,然后提供服装的版型,面料让客户选择,然后让技术员上门去量尺寸,回来后按件生产。”

明月问:“是一件一裁剪吗?”

金灿说:“是的!有的衣服试穿后,客户觉得不合身,还要修改好多次。”

明月更是瞪大了眼睛,心想这种生产经营模式,能挣钱吗?

金灿知道明月的疑虑,说道:“由于服务到位,衣服的单价也高,一般的西装,普通的最便宜的也要一千到两千,而上档次的要五千到一万一套,顶级的一套西装,要几万块钱一套。”

明月和曹玉娟闻所未闻,两个人同声问道:“真的假的啊?”

金灿说:“也许你不相信,我带你到各部门看看,也许你就知道了。”

明月和曹玉娟跟着金灿,踏入公司那充满艺术氛围的工作室,柔和的灯光倾洒而下,照亮了每一处陈列。四周的衣架上,挂着的不仅是一件件华服,更是设计师们的灵感结晶。从细腻的面料小样册,到精致的手工刺绣样本,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对品质与个性的执着追求。

金灿向明月介绍,我们的设计师团队是一群怀揣着时尚梦想的艺术家。他们会与顾客进行长时间的深度交流,耐心倾听顾客心中对服装的构想,从生活习惯到出席场合,从个人风格偏好到特殊身材需求,无一遗漏。随后,他们挥动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勾勒出只属于顾客的时尚服装蓝图。

她们又随金灿到生产车间,制作环节,经验丰富的裁缝师傅们如同技艺精湛的工匠。他们以专注的眼神和稳健的双手,将设计师的图纸化为现实。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传统工艺的敬畏和对现代时尚的理解。选用的面料皆是从全球精选而来,顶级的丝绸顺滑如溪流,细腻的羊毛温暖而柔软,挺括的纯棉质感十足,确保每一件订制服装都拥有卓越的穿着体验。

金灿说:顾客穿上我们历经精心雕琢的服装,仿佛找到了最契合自己的第二层肌肤。无论是出席盛大晚宴时的优雅礼服,还是日常工作中的干练套装,金立得的私人订制服装都能让顾客自信满满,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在每一个重要时刻留下独特的时尚印记 。

明月问:“你们这样做,能有那么多需求吗?”

金灿说:“我们的单子根本做不完,开始还接点小单子,现在我们接的都是高端的私人制订,你知道,上海的外国企业多,国内的大企业也多,一些公司高管,企业白领,一身西装几万都嫌便宜,他们要的是质量,要的是合身,要的是能一眼让人看出自己的身份。”

明月也是做服装的,但在金立得服装公司,就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看哪里都好奇!

但明月也知道,金老板的公司营销模式不适合中小城市发展,因为小城市没有这么多客户,也只能适合上海这种国际大都市,但明月也看到了设计师们的前卫,时髦,精益求精的精神,工人们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这正是明月的明升公司要学习的。

明月和曹玉娟谢绝了金老板的热情挽留,离开了金立得公司,临走时,金老板又要了曹玉娟的联系方式。

两个人找了家酒店住下,曹玉娟和明月冲了一个澡,躺在床上,打算休息一会,曹玉娟说:“明月,金老板的那些服装,看起来就高大上,我都想让他给我订制一身。”

明月说:“那你当时怎么不说?”

曹玉娟说:“我怕说出来人家出的价高得让我无法接受,要是一身套裙,一千以下我还能接受,要是一两万,我不心疼死啊?”

明月说:“越是高端的服装,利润越大,人家一套西装,几万块钱,要够我们公司做多少件衬衫啊?”

曹玉娟说:“这卖白菜跟卖黄金比,能比吗?”

明月说:“所以服装公司要做大,必须兼顾高中低三档产品,总有一天,我会把我们公司的研发部,开到上海来。”

曹玉娟说:“到那时,我就不干工程了,到你上海的研发部打工,天天逛街。”

明月说:“看你那点出息。”

曹玉娟说:“明月,我的工程干得够够的,我早就不想干了!”曹玉娟说完,脸上露出了一丝忧愁。

明月说:“你干工程不是很挣钱的吗?”

曹玉娟叹了一口气,没说话。

明月知道曹玉娟有难言之隐,就说道:“别唉声叹气了,你随时可以回来,和我一起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