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逸作为一个市长,为什么爱待在信访办呢?
按萧逸话说,信访问题最能反映基层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最能反映基层的干群关系和官员是否作为。
萧逸在信访办一连呆了三天,解决了许多以往没有解决的矛盾问题,得到了上访群众的认可。
接下来,他又尽快投入到招商引资的工作中。
随后,萧逸召开了市长办公会。
市长萧逸,常务副市长门德龙,副市长胡远江,副市长黄志国、市政府秘书长郭淮参加并记录。
萧逸道:“最近匿名信一事一直是萦绕在我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大家可能都在说,我有问题,所以,才有匿名信一说,可我要说的是,我又没有问题,需要组织的调查,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仅没有省纪委的消息,就连市纪委的消息也没有。
前几天市委召开了常委会,在常委会上,我亲自提出让市纪委和省纪委调查我萧逸个人,同时,让政法委成立调查组调查匿名信是谁写的,背后有没有人指使,指使的人是谁?可结果呢,也没有消息!
常委会我们政府这边,除了我参加外,德龙同志也参加了,会议上的情况,想必德龙同志已经给你们说了!”
这时,萧逸对门德龙道:“门市长,我让你做的会议记录你带来了吗?”
门德龙道:“带来了!”
说着,翻开他的笔记本,里面还有一个复印件,道:“这是给您复印的!”
门德龙将复印件给萧逸递了过去。
萧逸看了看,又递给其他人。
其他人看后,萧逸又拿起自己面前的一页报告推过去道:“我等了这么久,市纪委和省纪委,市政法委和省政法委也没有个说法,所以,我写了这个报告,准备交代常委会,让常委会再催促一下市纪委和市政法委,尽快调查出结果,你们先看看,我这样写行吗?如果可行,我们就以市长办公会定下来,然后上报市委常委会!”
萧逸话落,几个副市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萧逸竟然又主动提出此事,这从另一方面表明,萧逸心底无私,要不然,他怎么会主动要求纪委查呢?
要是一般贪官或者心里有事的官员,巴不得别人不问,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在人们心目中慢慢的淡去。
先看的是副市长黄志国,他看得很认真,看完后道:“萧市长文采斐然,一个报告,竟然写出了花,我认为,匿名信一事,绝对是子虚乌有,市纪委不调查,足以说明,他们相信萧市长的人品,我看这件事就罢了!”
萧逸则道:“黄市长差矣,市纪委不调查,足以说明我萧逸的人品,但是,群众现在不知道,他们还在议论纷纷,所以,必须有一个权威的机构向社会说明,写这封匿名信的人纯心不良,是诬告,同时,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是诬告,那他诬告的目的是什么,有没有人指使,这就需要查明这个人,而这正是政法委所负责的事情,在常委会上,我建议政法委成立调查组,调查此人,要是匿名信背后有推手,调查出这个推手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面对萧逸一连串的问题,黄志国只能尴尬地笑了笑,他没想到,萧逸这么睚眦必较,看来,此人真的是个滚刀肉,招惹不得。
萧逸看黄志国不说,又道:“最近一段时间呢,我和你们几个关于匿名信的问题都谈过,在这期间,我表明态度,我很清廉,虽然你们嘴上也说我很清廉,可心里多多少少有些不相信,所以,就需要组织调查,调查后,你们大家都才能相信,自从常委会后,我就一直在等,可等了这么长时间,就是不见调查组的影子,无论纪委的影子还是政法委的影子,都不见!
你们几个都是我的副手,我是希望你们提出我的缺点,我这个人不怕别人提,只要提了,我就会改正,毕竟,我以后的路还很长,只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勇于改正,在以后的路中,才有可能不犯类似的错误!”
萧逸扫了一眼在场的几个副市长。
门德龙咳咳两声,作为市政府的党组副书记,常务副市长,二把手,他不先表态,没人敢先表态,他坐直了身子,道:“萧市长,关于举报信的问题,最近的确传得沸沸扬扬,什么版本都有,您上次也在常委会上当着江书记和各位常委的面提出了调查的问题,我认为,您在这点上,不藏着掖着,不遮遮掩掩,是一个坦坦荡荡的同志,至于那封匿名信,写信的人不但不敢用笔写,还全部用打印而且信上没有发现指纹,这足以证明这封匿名信背后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萧逸微微点了点头,继续道:“我还是希望听到你们提出我的缺点,我好改正,你们提出来,总比社会人提出来要好的多不是?”
门德龙拿出一盒香烟,抽出四支分别扔给萧逸,黄志国和胡远江,将最后一支叼在嘴里,点燃吸了一口道:“萧市长,你问的这个问题很宽泛,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一点,只要心怀坦荡,有一颗爱民的心,就够了!”
胡远江和黄志国都点着头。
实际上,萧逸让他们提出问题,这比他们晚上开五个小时的大会还严重。
给领导提问题,真不好提啊,提的重了,领导不高兴,提不到位上,领导也不高兴。
门德龙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很有讲话的水平,他刚才的话,既没有让萧逸难堪,又好像回答了萧逸的问题。
萧逸道:“门市长刚才所提,心怀坦荡和爱民之心,我都具备!让你们给我提意见,本身就是为难你们的事情,我不强人所难了!”
门德龙道:“实际上,您今天开这个会,是想让我们说出,这封信诬告的几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