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贺平安 > 第240章 南郑江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扑通一声,那个堵着传声竹筒的盖子,终于在我的努力下,喷了出来,掉在地上,发出不大不小的声响。

老朝奉也听到了,回头一看,颇为疑惑,他刚才不是塞得紧紧的么,这个不太合适啊,如此一来,柜台上的说话那管后库的伙计不是都听得真真切切了。老头摇了摇头,看了我手中的金刚杵一眼,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忍不住,起身往竹筒方向走去。

我的心跳略微有些加速,看着老头走到竹筒口,大约1丈的距离。此时出手,老头就算发现只怕也来不及阻止了。于是内力全开,冲着柜台里的落云、账册、当票开始发力。落云是最先反应的,毕竟是有灵性的东西又跟了我这么久,当票重量轻,也轻松被我拿捏,就那本账册似乎有点抗拒,终究抵不住我的隔空之力,开始悠悠地飞向我的手中。

老朝奉终于发现异常了,他怒喝一声,就暴冲过来,身形矫健,一反他装出来的步履蹒跚,按这个趋势,只怕他还能先我一步抓到账册。我暗道不好,心念一起,落云自动出鞘,划出一道绚烂的刀光,横亘在老朝奉和账册之间,就这一阻,账册有惊无险地被我牢牢攥在手中,落云也哧溜一声,回到我身边。

老朝奉怒极,骂道:“小贼,行事如此龌龊。”

我抬头看了他一眼,退到桌子下,把那账册翻到了叁柒贰页,赫然可见:

“十二月二十三,收石强,佛器金刚杵,抵押借贷,铜钱30文。”

我抬头看看那柜台里已经气得快要发疯的老朝奉,举起了账册和当票,给这老东西最后一击:“当票是3两银子,账册是30文铜钱。当票是铁棍一根,账册是佛器金刚杵。当票是石强,我那朋友叫史强,官府有名册可查。老朝奉,您这事办得,太不讲究了。”

“后生崽,莫要心急,要不咱聊聊?冤家宜解不宜结嘛,对不?”

我刚要回答,耳朵里却一阵刺痛,隐声……这是小邓教我的,有些声音,普通人听不到,但像狗啊猫啊却能听到,本身听力极佳者,通过训练也能听到,小邓还特别给我进行了训练,所以这种级别的隐声,在我耳朵里跟炸雷似的。这是一种隐秘的传递信息的方法,故称为隐声。死老东西,一边跟我虚以委蛇,一边却偷偷用隐声示警!

“老先生,要谈可以,您别耍小把戏。刚才给谁通风报信呢?”

“这……”,老头万万没想到我居然能听到隐声,“小友莫开玩笑,老夫一直在你眼前,如何通风报信啊。”

我也懒得跟他计较,以我的修为,南郑城还有谁能拦我。之前投鼠忌器是不想触碰法度,如今证据在手,哪个不开眼的要来找苦头吃,我一定满足他。

“废话不说了,你我心知肚明。这样吧,朝奉先生划下道出来,看看有没有可聊的空间。“

“这……只要这位小哥归还账册和当票,那赎当的银子……便算是赠与小哥了。“

“30文,买这本账册?我连夜从上雍赶到南郑,一路上累伤了一匹良马,几乎是废了,能不能救过来还两说。先生就拿30文钱打发我?那我还不如把账册交到郡丞府,单这叁柒贰一页,30文变3两,郡丞府那帮师爷想必能看出更多蹊跷来吧!“

“这位小哥,莫急,莫急!要不,您开个价?“

我想了想,伸出三个指头。

“3两?“,看我眼睛一瞪,老家伙连忙改口:”30两?“

“3000两,银票给我,我留下账册和当票,咱就当没见过。“,我也懒得跟他再磨磨蹭蹭,本来可以拿着账册一走了之,事倒不大,可招惹了我西山军,这个威必须彰显,这个规矩得立!

“3000两?!?!老朝奉眼睛有点发黑,但他心里清楚,我没有漫天要价,这账册若是到了郡丞府,纵然南济在南郑城树大根深,只怕3000两也不够摆平这事。

“朝奉先生,一炷香,过时不候。“,说罢我就坐下来开始闭目养神,心海中的探测之术却全开,以南济的实力,怕是会有些麻烦,不可大意。

“这位后生……不如这样吧,你把账册当票交出来,再留下金刚杵和你那把刀。咱南济也不是不讲理的,保证你完完整整地走出咱家,如何?“

这是救兵到了啊,我就觉得这个老朝奉,大概对武学之道是没啥研究,两个堪堪踏入神级境界的打手,就我刚才显露的听隐声的能力,也不是这二位能匹敌的。我出离愤怒了,这是看不起爷啊,两个境界都不稳的神级,连小强都能轻松收拾,居然来威胁我!!我嗖地一声消失在店内,三息的工夫,回到店内,拖着两个已经昏厥的家伙。

“先生,您刚才说啥??“

“你,你,你,当街伤人,又出手抢劫,不怕王法么?“

“王法?好啊,这样吧,朝奉大人,那街对过,就是南郑郡守衙门。咱一起去,击鼓告状,让郡守大人来评评理,如何?“

“你……真要去告状么?“,老狐狸的言语中不但没了先前的恐惧,甚至还隐隐有些期待的感觉。看出来了,猫腻在这里,南济后台是郡守,但却忌惮郡丞,这是一二把手之争啊。

大梁,边境的郡县,郡守通常由武将兼任,但同时也配备了郡丞作为节制,郡丞一般是文官体系。这文武在朝堂之上互相菜鸡互啄,彼此互看不顺眼,那也是行之有年了,历代梁帝不但不制止,反而乐见,如同看戏码一般。那文武百官也是精得跟猴似的,知道上位者喜欢用这种方式管控下属,就斗得更凶了,但也仅限于朝堂之上,退朝之后,文臣武将携手喝酒逛烟花柳巷的事,虽说不是日常,但也层出不穷。所以这帝王和百官,都拿对方当猴耍呢。但这边关就不同了,就那一亩三分地,各司其职是不可能的,干点啥都可能越界,所以在边郡的郡守和郡丞,那绝对是冤家,郡守天天在家磨刀赌咒要砍了郡丞,郡丞每晚笔耕不辍上书参郡守。那梁城一看,哟嚯,这边郡的折子才好看啊,要是三天没收到郡丞参郡守的折子,那梁帝反而心里惴惴不安……这特酿的叫啥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