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兄弟在一旁观看,不时交换赞赏的眼神。
茶煮好后,张青山细细品了一口,闭目回味片刻,突然道:\"加一味茯苓试试。\"
顾宁眼睛一亮:\"你也这么觉得?我前日试过,确实能增添层次感,但又怕药材味太重......\"
\"不是茯苓的问题,是配比。\"
张青山来了兴致,直接走到灶台前,\"你看,茯苓只需米粒大小,先用温水泡软......\"
就这样,原本紧张的氛围不知不觉变成了热烈的茶艺交流。
张青水也放下架子,教大家如何辨别茶叶的新鲜度,连小牛都听得入迷。
三日后,一支驼铃声清脆的商队停在了甜水坊门前。
路过和过来买奶茶的人纷纷注目。
为首的商人掀开斗篷,露出一张被风沙雕刻过的脸庞和一双琥珀色的眼睛。
\"顾掌柜,久仰了。\"他的官话带着异域腔调,却意外地流利。
顾宁望着这个波斯商人:“你怎会认识我?”
\"我是哈桑,听说我的货物在您手中可以发生奇迹~我今日不知是否有幸能尝到~\"
听到哈桑的话,顾宁立马招呼乐哥儿做了一杯上好的波斯金奶茶。
哈桑喝过后,真诚的赞美道:“这漂亮的奶茶是如此的耀眼,顾掌柜,您是我见过最会用香料的人。”
眼前这个风尘仆仆的中年男子,有着一双格外明亮的眼睛,他毫不吝啬的夸奖使顾宁开心,又有点害羞。
\"哈桑先生。\"顾宁很快回过神来,行了一礼,\"您的'赞美'让我的心情很美丽。\"
“我决定亲手给你做几杯菜单上没有的惊喜~”
对于顾宁大方的接受他的赞美,告诉他自己很开心这件事,令哈桑满意极了。
他越来越喜欢眼前这个年轻人,这个朋友他交定了!
哈桑哈哈大笑,瞬间接受了顾宁的好意:\"那我也送顾掌柜一份惊喜!\"
他转身从骆驼背上卸下一个精致的檀木箱子,\"这是谢礼,上好的大马士革玫瑰和番红花,足够甜水坊用上三个月。\"
箱子打开的瞬间,浓郁的花香席卷了整个店铺。
小牛瞪大了眼睛,乐哥儿忍不住\"哇\"了一声,连一向拘谨的阿福都忍不住凑近了些。
顾宁检查了香料品质,确实是上等货色,在京城有钱也难买到的珍品。
他抬头看向哈桑:\"先生如此厚礼,不知想要什么回报?\"
哈桑的眼中闪过一丝赞赏:\"顾掌柜爽快。我也是受人之托。我还有行程,下次再来喝你的特制奶茶~”
“至于回报,您到后院自会知晓。”
说完他牵着骆驼在驼铃声中离开了。
哈桑一走,门口的人便多了一波。
他们可是亲眼见到异域的商人来给甜水坊送东西,那用的肯定都是真材实料了。
一时间解忧甜水坊前门庭若市。
好在现在多了阿福和张青山兄弟俩,虽然很忙,但是却很有序。
顾宁也终于从做奶茶的事情中解脱出来。
后院葡萄架下,陈公子也就是陈玉堂,已经摇着折扇在等着了。
他一双狐狸眼笑的眼睛弯弯:“听说贵店新出的'秋露'不错~”
顾宁沉默,这人他不知来路,不知居心,也不知道为何就跟自己过不去了。
虽然很怀疑陈玉堂的居心,但他确实是帮了自己。
而且,直觉告诉自己,这个人不会害他。
片刻后,陈公子啜饮着\"秋露\",味道确实不错。
又想起青山和青水处事不惊,看到陈玉堂丝毫不惊讶的样子,顾宁心中了然:“青山和青水是你的人,你就是那个神秘人!”
陈公子扇子一摇:“不错,今日我是来谈合作的~”
顾宁:“怎么合作?”
陈玉堂缓缓道出他的计划。
原来他常年往来于丝绸之路,积累了丰富的香料资源和贵族客户,在京城也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顾宁愈加不解:“既然如此,你为何还要跟我合作?”
\"因为我看好甜水坊的潜力。\"陈公子的手指轻叩桌面,\"我有货源、资金和人脉,你们有技术和口碑。两方合作,各取所长。\"
“另外,我还知道你会给员工股份,这样的话,我们三三制。”
他提出的\"三三制\"让顾宁心下多了几分思索:陈玉堂占六成,甜水坊占三成,剩下一成股份作为员工分红。
这种分配方式听起来既公平又激励人心。
但是,顾宁选择拒绝:“虽然我不知道你从哪里来的,又如何得知我们的情况。但有一点你要知道,我手中有钱,你能打动我的只有货源。所以你最多占四成。”
陈玉堂哈哈大笑:“顾掌柜还真是一点亏都不吃。不过,我喜欢。”
“所以,我同意!”
\"具体怎么做?\"顾宁已经心动,但依然保持谨慎。
陈玉堂眼中精光一闪:\"四大集市,四家分店,各具特色。\"
顾宁内心一喜,这个想法与他不谋而合。
陈玉堂展开一张京城地图。
顾宁:“......”
果然是有备而来,连地图都带齐了。
陈玉堂手指点在天字集最繁华的位置:\"这里开'金樽雪',专供王公贵族,用纯金器皿盛装,配西域水晶杯,一杯定价十两银子。\"
手指滑到地字集:\"这里开'玉露坊',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要有琴棋书画,奶茶取名都要风雅。\"
再到玄字集:\"保留'解忧甜水坊'原名,但提升档次,目标富商和官员家眷。\"
最后点在黄字集的老店:\"这里是根基,保持亲民价格,但品质不能降,作为培养新人的基地。\"
“虽然名字不同,包装不同,但是里面内容大同小异,只不过因为定位差异,所加的配料也略有不同。”
顾宁听得心潮澎湃,这正是他梦想却不敢想的蓝图。
但顾宁很快冷静下来:\"扩张太快容易出问题,我们人手和经验都不足。\"
陈玉堂笑了:\"所以我才找张氏兄弟把关。至于人手......\"
他看向正在认真记录谈话内容的阿福,\"这位小兄弟的记忆力,就是最好的账房先生。\"
阿福闻言,耳根顿时红了,但眼神却亮了起来。
听到账房先生用自己的人,顾宁心中又满意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