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家众人把饭吃完,餐厅又收拾干净。
虽然事儿挺大,可能会让人吃不下饭;但大家折腾一天,不吃不行,连阴华仙都吃饱了撑的。
何况,云罗不是丢了,是自己挎着包袱走了,投奔蔡国公府美好前程去了。云家应该祝福她,吃个席才对。虽然云罗拿走了阴华仙不少东西,好在又能从李寡妇那儿拿回来。就算有人要保李寡妇,但她这回犯了众怒,破财是必须的。
云章这回将李寡妇弄哑了,她大概也不能再逞口舌之利。一个没用的寡妇,别人未必在意。
而云章现在的特殊,她自己吃好喝好,国泰民安,家人便也安定下来。
吃过饭,泡上一壶茶,大家情绪复杂的思量、复盘。
云绣小胖妞和最小的云霁便有些困了。
过琼枝随手将云霁抱过来,哄他先睡。
云章比云逢小一岁,吃过婶娘的奶;云霁比小胖妞小一岁,也吃过婶娘的奶。所以婶娘是真娘,比起一些后娘更是强多了。
云绮小姐姐习惯性的带着最小的妹妹,虽然胖妞很沉,但让她靠在身上睡还行。云绮个子不算大,但从小干活,力气不小。很有大姐的范儿。
云程作为云家的长孙,最大的孩子,看看这情形再看他娘,都没工夫去想三妹妹。
阴华仙现在吃饱了,依旧梗着脖子,还有想哭、让人哄一哄的意思。
云庶现在没那个心情。媳妇是什么样的人他清楚,所以家里有事就得他思考。
阴华仙要先发制人,嗓子缓过来一点,很痛,她愈发委屈的要哭,对着云程发出最难听的声音:“你就要进学了,大好的前程!如果敢不去,以后就别认我这个娘!”
云章冷飕飕的说道:“不认就不认,你有什么稀罕的?投胎在你肚子里就是倒了大霉!”
阴华仙扭头怒视她,难听的声音都没了,漂亮的眼睛喷火!
云章怒道:“屁都不懂,要有一点自知之明!胡搅蛮缠,害死你自己就够了。不见棺材不落泪!”
云章懒得和阴华仙对,认真的和老太太、老爷子、云程说道:“咱家真要攀上蔡国公府,没准也能。但一辈子或者子孙后代都捏在沈家手里,或者名声受他们影响。”
阴华仙激动的跳起来。
云章不得不怼她:“你是永远不可能公开认女儿的,哪个女儿都不会认你!如果大哥有本事,还能给你几分面子,要不然你算个屁!”
老太太喝阴华仙:“安分点!”
阴华仙过去抓云程,长子必须抓住!
云程的脸上有之前他娘抓出来的血印子,鲜艳的两道。阴华仙手里攥着帕子,长长的指甲又抓住了云程。
云程严厉的说道:“我是云家的长孙,要顾着一家人!还有祖宗的名声!”
阴华仙尖叫!大哭!
云庶气疯:“你要闹自己回屋去!云罗是你惯出来的不说,现在一点力出不了,还要闹。你觉得现在咱云家很好过是不是?”
云庶宠了十几年的媳妇,感情是有的。但现在不是谈感情的时候。平时没事了可以。现在面对沈家巨大的压力,云家一家人要怎么办?云庶被压的喘不过气儿。
阴华仙倔强的不走。
云章懒得离小仙女。在这点上,她可能和云罗差不多。云罗对养母能下得去手,云章和小仙女又能有什么感情?对于云章而言,父母和儿女闹翻了几十年又和好的也多得很,叫打断骨头连着筋。其实是没有永远的感情。乱世讲理智,安稳了再慢慢谈情。
有些决定是很难下的,但云章不想卷入真假千金的破事儿,只想让云家赶紧决定,越快越好。何况这么一家子,就算做了决定,要走也没那么快。三拖两拖的,别黄花菜都凉了。
云章接着前边又说道:“我相信大哥的才华,不论在哪儿都会发光。”
阴华仙骄傲!
云程努力无视他娘,认真的看三妹妹,虽然是个小女孩,但听听也无妨。三妹妹以前不爱说话,那和娘的无视有关。她私下里也是和奶奶、和大哥撒娇的。
云程越看三妹妹越亲,这是亲的。
云章看着大哥眼里有光,崇拜:“他们看重大哥的能力,或许会对你好点。沈家一窝子废物,或许更看重你的能力,牢牢的将你绑住,最后,你只能照着他们的意思做事,就算有再大的能力,也身不由己。表面看起来十分的风光,内心大概是千疮百孔。”
云章看向老爷子,他应该更懂。
云松年表示:“沈家是不行!蔡国公府里没有国公。”很是嫌弃。
云章走过来,挨着老爷子站着,说话轻一点但老太太也能听见:“大齐到现在快一百六十年了,照历史看,差不多也是中后期了。看看沈家烂透了,但还有庞大的关系,欺良压善。大齐整个局面也是如此。这种情况是不会久的,必乱。”
老爷子认真的看着孙女。
云章还小,挨着老爷子也没关系,轻声说道:“大哥就算有再大的能力,在这个烂泥塘能做什么?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吗?”
云程忙摇头,他没有!
关于时局的问题,云松年也是知道一点。就像金风未动蝉先觉。因为老百姓是直接受害者。因为他断了腿。
云章和云程说道:“大哥若是能力不足,攀上谁也没用,咱老老实实的做个老百姓。大哥若是有大才,你看先贤都要择时而动,岂能随便卷进去?结果能力压根发挥不出来。成就的不是你,而是沈家。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
云程忙点头,没错。就算良禽择木而栖,沈家绝对不是好选择。
没本事的人四处去攀附,有本事的人要考虑抱负。
阴华仙抓着云程喊:“别忘了你妹妹!”
云程示意三妹妹,还有大妹妹、四妹妹:“我妹妹都在这儿。”
阴华仙又哭。
云程很冷酷的说道:“我有三个妹妹,贤良淑惠,够了,做人要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