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祖传中医上中医药大学 > 第293章 中药可以降血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记得你说过,中药可以降血压?”罗娜递给了李介宾一张纸巾。

“对呀。”李介宾接过来擦了擦嘴,长吐了一口气,火锅就这样,不停吃,看起来吃的不少,但是对于男生来说,饿的会很快:“至于原因嘛......”

“我懂,去查查什么时候开始测血压的。”罗娜笑了,这小子就算不学中医,也应该去学考古。

突然,一个念头蹦出来。

“阿宾,快放假了,假期有什么安排吗?”

“这个......”李介宾有点犹豫,他之前答应了月池一点请求,作为赠书的感谢。

罗娜看这架势,就知道有别的安排,情商上线,不再继续问了。

她刚刚想说,要不要一起去三星堆逛逛,相信李介宾会喜欢那里的......

两个人休息了一会儿,然后就回去了。

罗娜难得的早早回到了家,手里把玩着那个香囊,给挂到了床头。

客厅里罗教授跟妻子觉得今天女儿有点怪怪的。

而罗娜则是打开电脑开始查阅资料。

世界上第一个测定血压的人是18世纪的英国人哈尔斯,不过,他当时测定的是马的动脉血压。

1733年,哈尔斯切开马腿的大动脉,将一根铜管插入切口,铜管另一端与一根垂直放置、长为2.74米的玻璃管相连,观测到马腿动脉的血压是83英寸(即210.82厘米)。

由此开创了有创血压测量的先河。

19世纪80年代,意大利人希皮奥内·里瓦罗奇(Sciopione Riva Rocci)发明了水银式血压计,这是目前所有血压计的鼻祖。

而我们现在水银式血压计的测压方法,源于20世纪初,俄国学者尼古拉?柯洛特科夫(Korotkoff)的改进。

柯洛特科夫发现,用臂带绑住上臂并加压,然后再减压,随着外压力的降低,从臂带内的听诊器中可以听到血流重新冲开血管后发出与脉搏同步的摩擦和冲击音。

........

原来人类测血压的历史要比测血糖要早呀。

突然,罗娜又想到了学方剂学的时候一个方子,天麻钩藤饮。

然后又查了这个方子的出处。

一个提出来没人听说过的名字。

胡光慈。

湖北省江陵县人,生于1910年3月15日,逝于1975年1月8日,享年64岁。

中医儿科专家,中医教育家。

精通中医医理,又对现代医学颇有研究,尤热心于沟通中、西医学的学术活动和社会工作。

1945年,他与同道在渝创办了《新中华医药月刊》(主编高德明、胡光慈,社长沈炎南)。

搜天麻钩藤饮,什么都有,而网上输入胡光慈,百度出来的东西都少的可怜。可是,这个方子是胡光慈留下来的呀。

继续挖掘,突然发现,中医界不提这个人是有原因的。

胡光慈在诊务和社会活动之暇,勤于笔耕,于抗日战争胜利后,陆续完成了《实用小儿科学》和《中国医学精华》两部前期代表着作。

其中,《中国医学精华》共三集。该书以新说释古义,寓经验于学理,总的体现了他的学术观点:中国医学之精华,不在五行生克、司天在泉、左肝右肺等说,而在积数千年来应用药物、处方、施治之经验法则。

他这种新见解,注定为传统中医学所不容,所以被慢慢淡化了。

1956年出任重庆中医进修学校(现重庆中医学校前身)校长。创编了四川省第一套《中医进修讲义》和《函授讲义》,为中医教育和教材建设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1957年,中央卫生部调他去北京中医研究院工作(该校前教务主任任应秋、老教师沈仲圭已调京),因故未能成行。(任应秋,最早一批国医大师,如果胡光慈能活久一点,那么也必然能获此殊荣。)

1954-1958年期间,胡光慈还陆续编写了《实用中医药理学》(1956年锦章书局铅印)、《内经讲义》、《中医内科杂症证治新义》(1958年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中药与方剂》等书。

这些着作,在对中医学术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少创见。如他在《中医内科杂症证治新义》中提出中医治疗杂病的三大特点:(1)整体疗法;(2)辨证疗法;(3)原因疗法与机能疗法相结合的综合疗法。这一精辟归纳为中医学术界所赞同。

天麻钩藤饮就出自于《中医内科杂症证治新义》,这个方子的特点就是,选取具有降压效果的中药组方,这个方子没有君臣佐使,没有方义,方剂书上的方义是编的。

但是这个方子,很有效,所以一直用到现在,比测血糖更久,比房地产更久,比养老金更久,久到......大家已经不记得这个方子的本意以及作者。

查阅着这个人的故事,罗娜突然有点理解李介宾身上那种凡事儿漠不关心的态度了。

有些人,生来就是孤独的,因为他心里装的东西太大了,注定塞不进去旁枝末节。

......

李介宾回到宿舍的时候已经不早了,吃了火锅,照例去医务室拿一盒地榆槐角丸清清肠道湿热,避免明天早上菊花受累。

女校医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刷着剧。

李介宾感慨,校医这个还挺适合她的,要是在医院里,工资早就被扣光了。

“嗨,漫长的季节刷完了?”女校医居然还记得他。

可能是觉得这个一起刷剧的小帅哥有点意思吧。

毕竟一个人看剧是有点无聊的。

李介宾先磕了两丸地榆槐角丸,然后说道:“刷完了。”

女校医眼光一亮,然后开始问道:“有什么观后感吗?”

“女主……”

“沈默。”

“对,沈默,前期看着平平无奇……”

女校医眼神露出一点兴趣。

“没想到,黑化后,竟然如此有魅力。”

听李介宾说完,女校医笑了,“来看看这个剧,你们男生应该更喜欢看玄幻吧……”

什么剧?李介宾熟练的坐下来,然后看着男主谪仙转世,进了黑店,被下蒙汗药,运功解毒……然后被店小二敲闷棒,做了包子……

这剧……有点意思呀!

(剧是垃圾!毁我童年!改编不是乱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