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的确也是,老大都已经二十六了,和宋娘子心意相通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她当娘的心里清楚,老大之所以迟迟不说,主要还是因为家里的房子小了不方便,因为他这个家庭一组上,就是一家四口,肯定是要想办法出去单独住的,说不准以后还得添丁。

老大呢,他肯定是不好意思开口和家里要银子的,就会选择自己慢慢攒着,那等攒够了银子,还得等多久?

宋娘子毕竟是个寡妇,独自带着个女儿,她不好等太久的,女子的花期短,就那么几年,她愿意等着,萧母还心疼她呢。

再说老三,他是个二婚,人家梁家的姑娘是正儿八经的清白人家的黄花大闺女,跟着他本就是有点委屈的,承蒙人家不嫌弃,他们萧家也总得拿出点诚意来,总不好叫人家嫁过来,还得挤着住小院子吧?

所以萧母当初清点了一下家里的存银,心里虽然清楚,租个大宅子花费不会小,但是为了孩子们舒坦一点,她也得咬着牙把这事给办了。

但是没想到,小儿子和小儿媳都是能干过头了,什么都给置办妥帖了,直接一劳永逸了。

怪不得,她年轻的时候,在嫁给萧父之前,那个算命先生就说了,她嫁过去那前头二十多年可能会不太容易,但是后半辈子就是享福的份,现在她可算是信了。

当然了,这是这辈子算的命,上辈子就不知道有没有这一趴了,毕竟上辈子的萧母根本没有下半辈子可言。

“你说得对,娘心里都记着呢,只是这买人的事情还得辛苦你,你和牙行那边熟,你帮着挑人呗!”

像是选人这种,日后是要待在厨房的,很多配方都不能泄露出去,卖身契必须攥在自己手上,所以店里面要买的人就必须是死契才行。

至少先买四个吧,宅子里还得买两个洒扫,一个专门打理庭院,侍弄花草的,这个可以先买活契,日后要是表现好再考虑转为死契,反正到了他们萧家来做事,他们都不会亏待他们的。

萧兰兰她们都已经各自挑好了要住的房间,即日起就可以慢慢的搬过来了,看日子的事情就让萧父慢慢去翻黄历,然后姜岁再定制请帖,到时候给左邻右舍都发一张,萧鹤川那边要请多少同窗,还得等他给个数,再就是苏家,梁家,还有曾先生那边必须要请,济善堂的秦大夫那边也要请,毕竟周氏这一胎一直是他在把关。

说到周氏,如今都差不多七个月了,肚子真的大的离谱,胎动也是很频繁,她的产婆也得去挑选了,一定要选两个有双胎接生经验足,且性格稳妥的,价钱不是问题,只要大人孩子能平安。

这双胞胎生产的孕妇,放在现代那样医疗发达的时代都需要格外注意,在古代得更加重视,秦大夫来了几次,上回还带了一个妇人过来,专门摸胎位的,她得确认周氏肚子里的两个孩子胎位没有问题,如果有胎位不正的情况,还能及时用手法转正,不然到了生产之日,产妇会有生命危险。

但是这些忧虑,大家都没有让周氏知道,以免给她徒增负担,她本就是个玻璃心,不怎么扛事,就怕她知道双胎生产不易而日日忧心,她不知道才能做个幸福快乐,安心待产的准妈妈嘛,孕期保持心情舒畅真的很重要。

姜岁也准备,给她专门买给伺候的人回来,年纪大点没事,只要有生产经验和带孩子经验的就好,以后可以帮着她带孩子,不然一个人带两个奶娃娃也太辛苦了不是。

姜岁当得起一句大庆好妯娌了,替周氏考虑的方方面面的。

萧家人在新府宅里面吃了第一顿饭,大家都很高兴,很开心,聊的也是不亦乐乎。

之后便是花了几天的时间,把该搬的东西都搬到了新宅,反正自己的房间自己布置,怎么顺眼怎么来,搬了新宅也有很多东西需要添置,客房也得收拾好,总之这些全部办下来,萧鹤川那两千两银子是正好全部花完,姜岁自己还添了点进去。

然后就是挑选吉日办乔迁,日子选在八月初八这一天,确定好了要请的那些人,姜岁就开始定制请帖,萧鹤川亲自动笔写好,苏家,梁家,曾先生那边,这些重要的人家,就是萧毅亲自上门去送请帖,以表诚意。

萧母又给了姜岁三百两银子,让她去买人,然后带进店里面培训上岗,这种只要粗使就行,主要是能吃得了苦。

先买四个,两家店铺一家两个,买三四十岁左右的婆子即可,价格不贵,办事还细心,最后是花了一百六十两银子买了四个死契,然后又花了八十两,买了四个活契,放在府宅,两个做洒扫,一个园艺打理,还有一个则是专门照顾周氏,她不方便,平时家里人都在忙店铺的事情,她身边得时时刻刻有人照看着。

按照现在两家店铺的生意来看,厨房两个人到了饭点和高峰期是忙不过来的,反正店里每天都有自家人守着,哪里忙不赢就去哪里帮忙就成,暂时先这么安排。

最后剩下六十两,姜岁也是全部还给了萧母,一点没带贪的。

才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发展成现在这样,姜岁也是能称得上一句女强人了,现在就真的是越过越红火了。

大房子也有了,店铺也有了,养鸡场也在发展中,新买了一亩地,又投入了一百只小鸡,在农场请了两个婶子来打理,只等着明年看结果了。

预计年底或者明年年初,绩效好的话,再去富人区投入一波大的,把三店给开起来。

忙完了这阵子,入了秋天,天气凉爽起来,就可以上新品砂锅粉,类似于吃火锅冒菜一样的,到时候又得爆火一波。

姜岁在农场定了一车新鲜瓜果,然后数了数巷子里一共是十二户人家,每家送了一篮子新鲜水果,两包糕点,再附带一张请帖。

她们这条巷子里面住的,都是小资产阶级,所以不需要准备太贵重的礼物,也没必要把人情扯的太高太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