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你好,1976! > 第233章 徐老师的关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淑武不是要掺和郑卫民的家事,而是要劝他趁着还有时间,赶快妥善处理。

现在还在学校,总不能在工作之后也隔三差五地来这么一出吧?

人在单位上班,家里人过来了,外人什么都不知道的状况下,极有可能会凭借主观臆想把责任往郑卫民身上放,到时候郑卫民还怎么工作?怕是在单位内外的风评都要受影响。

他们可是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是从全国掐尖录取过来的;这几年郑卫民做了些什么事情几乎全校师生都知道,现在又开始弄暑假的双下乡活动,这样的人徐淑武可不能让他埋没了。

办公室里的几个老师还在聊“双下乡”的事情,历史学系这次不知道会报几个人,他们自然是希望系里面的同学多多响应,不要被别的院系比下去。

回到家里,徐淑武和爱人张春芳说起了这个事情。

“小伙子不错,我得替他想想办法。”

张春芳也愁:“毕竟是人家里面的事儿,你能怎么办?”

“那这样,明天晚上,我让小郑来家里吃个饭,和他好好聊一聊。”

“我多做几个菜。”

徐淑武摆摆手:“菜不重要,随便弄俩就行;明晚得喝酒,喝了酒才好说话。明天下午你带着孩子们先吃,吃完之后回房间去,我和小郑好好聊聊。”

“行。”

周二上午,郑卫民去上课的时候,班里不少人都过来找他问了一嘴“双下乡”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单身男同学,听到有医学院的同学会参与,很多人都满怀期待等着郑卫民当红娘。

孙东风坐在郑卫民身旁,极是鄙视地环视着四周:“你们这吃现成的能力也太强了吧?让你们过去是参加活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你们一个个倒好,有了机会都不知道怎么做?对象国家不给分配啊!”

“没劲……卫民,到时候我要是看中哪个姑娘,你可得帮忙牵个线……”

“哎,听说嫂子就在医学院,让嫂子也帮忙吹吹风……”

郑卫民哭笑不得:“当初我去西方语系蹭课的时候,真该带着你们。”

孙东风说道:“现在也不晚,趁着还没毕业,趁着还有时间,趁着大好年华,赶紧过去蹭课去,我批了,这节课你们可以不上;对了,你们嫂子也在那边,可以让她帮忙吹吹风……”

一群人却极是鄙视孙东风:“你这家伙……整天被小沈收拾得头都抬不起来,还敢在此饶舌?同志们,上,每人赏他一个脑瓜蹦儿……”

“等通告出来了,欢迎大家踊跃报名……”郑卫民可不能让楼歪了,顺便救了孙东风的脑门:“别给弹坏了,这小子是要考研的,要是考不上当心去你们家吃饭。”

孙东风护住脑袋,只露出一点点:“还得有肉才行。”

徐淑武进来的时候,看到这群年轻人在玩闹,嘴角露出笑意,这才是年轻人该有的样子,多好。

只咳嗽了一声,一群玩闹的人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好,我们开始上课。”

一上课,孙东风就换了一张脸,认真到非常。

两节课上完,孙东风的脸又换了回来:“郑大人,走,吃饭去!”

陈宣乐道:“郑大人中午可就一个菜,孙大人是要做东?”

孙东风说道:“我只能做西;走了走了,赶紧吃完省时间。”

讲台上的徐淑武收拾好教案讲义,对台下说道:“郑卫民,留一下。”

孙东风眼珠子转了转:“卫民,我就不等你了,先走了。”

和徐淑武打了个招呼,孙东风先离开了。

教室里的人很快就走光,郑卫民也到了徐淑武面前:“老师, 是有什么事么?”

“没事就不能找你了?这样,晚上到家里来吃个饭。”

郑卫民脑子里转了转,这不年不节的,吃的什么饭?

“晚上一定要来啊!尝尝你师母的厨艺。我先走了。”临出教室门的时候,徐淑武又扭头说道:“晚上过来,不许带东西!”

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张春芳就埋怨道:“你这不是提醒小郑带东西么?”

“我不提醒他也得带啊……”徐淑武开始苦恼了:“这小子明明也不富裕,好像不对,这小子比一般的同学要富裕。”

“我说的是他富不富裕的事情么?你这人……我怎么说你好?幸亏是你自己学生,要是换了别人,指不定怎么想你呢。行了,晚上我做几个像样的菜,总不好让你的脸掉在地上。”

吃完饭,徐淑武没有去学校,他在家里书橱上翻翻找找。

“你这找什么呢?”张春芳不解,还真能闲着了?

“晚上要和小郑聊天,总得做点铺垫……你去买菜吧。”

“还神神秘秘的……”张春芳嘴里嘟囔了一句,拎着篮子出了门。

下午的时候,郑卫民去了学生会讨论暑期的活动。

常代会和执委会的几个主要的负责人都看到了他提交的这份方案,可行性还是不错的,只是在节目的编排上需要报名的同学再发挥一下。

不过他们也不担心,北大的学生要是连这点能力都没有,那干脆退学算了。

至于医学生那边,外联部那边会去联系,包括校团委也会和他们几个医学院沟通。

郑卫民忽然发现王云芳在二医的事情好像大家都知道了,在开会的时候这一个个的都看着他笑。

笑吧笑吧,你们这群单身狗。

开完会之后,郑卫民想了又想,还是去外面买了点东西;虽然徐淑武不让,但他不能真不懂事。

酒是肯定不能带了,等到韩亚文从陕北割了麦子回来,再从他那边拿两瓶西凤送去。

在供销社的柜台外转悠了一会儿,郑卫民买了些点心糖果。

往徐老师家里走的路上,郑卫民脑子里想的都是孙东风,这货要是见到这些点心,估计比徐老师家里的俩孩子都高兴。

到了门口,刚敲了一下门,便有人出来应门了。

“小郑,来了,里面坐!”徐淑武推了一下眼镜,往下面一看,郑卫民手上还真拎着东西,便叹道:“和你说了多少次了,往后不要带东西。”

郑卫民笑道:“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你师母在做菜,马上就得;今儿咱们在书房那边吃饭,不和他们娘仨一道。”

客厅靠窗的桌子上有两个人影在认真写作业,看到郑卫民过来,他们抬头给了一个笑,算是打了招呼,笑完之后接着埋头用功。

徐淑武从厨子里拿出了一瓶酒,对郑卫民说道:“前一阵子,咱们学校的老师从山西考古回来,给我带了一瓶汾酒,咱们今天喝掉它。来来来,咱们先进去。”

到了书房,郑卫民看到桌子上还摆了好几本书,有《史记》、《汉书》、《左传》、《资治通鉴》等。

徐淑武把这几本书收了一下,随手放在桌子旁边。

“老师……”郑卫民大概能猜到了。

“等会聊,你师母做的芹菜炒肉算是一绝。我这人吧,没什么大志向,学校让我做个系主任我都觉得胜任不了,但教授职称我觉得挺合适,不给我我是要去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