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乱世谋士 > 第120章 诸侯伐董(5)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宛城

他终究是迟了一步,被曹操这厮给偷家

曹贼误我!

孙坚仰天长叹,他有些懊悔,当日为何不尽早出兵到达雒阳,接走贤弟,如今却是被曹操这厮给先下手为强了,让曹贼这厮给偷偷的撬了墙角。

“义公,汝不曾说错?”

孙坚看向在自己身边的韩当,再三确认道。

“禀主公,当是无误。”

韩当亦是无奈,不过还是严肃回答了孙坚的问话。

他亦是明白孙坚心中的苦闷之色,就好比一直守护的宝藏,突然有朝一日,准备取走这些宝藏的时候,却被告知宝藏已经没了,已经被人给取走了,其中的苦闷不足以和外人说道。

e=(′o`*)))唉

“走吧,去一趟宛城,补充一下粮草。”

孙坚只能按耐住心中的烦躁,遂命大军行动,朝着宛城的方向而去,虽说如今有刺史王叡所赠予的三月粮草,但是孙坚行军打仗多年,亦是明白攻伐董卓并非是一朝一夕的时间,粮草的充足与否乃是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他还需前往宛城补充粮草,如此纵然多路人马联合前往攻打董卓,手中有着足够的粮草,他才不会受制于人。

这个浅显的道理,孙坚自然是懂的。

而在宛城这边,当曹操从南阳太守张咨手中接过虎符后,顺便接收了粮草若干,曹操朝着张咨拱手抱拳道:“使君大义操铭记于心!”

“校尉言重,咨在此静候校尉佳音!”

“保重!”

曹操朝着张咨抱拳,随之便率领大军欲要离去,而在曹操身边的陈煜则是看向张咨,似乎想起了什么,遂笑道:“使君莫要忘记当日你我之赌约。”

“不敢忘!”

听到陈煜的话后,张咨面色凝重的回应,赌约之事,他自当不敢忘记,也是在那个时候,他领教到了陈煜的厉害之处,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投资在曹操身上。

“他的亲眷拜托使君了!”

听到张咨的答复后,陈煜再次向张咨躬身抱拳,请张咨照顾好何进的亲眷。

“放心!”

张咨当即应允点头在,陈煜看重情义这种事情,在张咨眼中则是极为好的一件事,如今何进都已经死了近半年有余,以何进为首的外戚早已经没落,但是陈煜还记得何进的恩情,这一点尤为难得,于他张咨而言,他也可以放心百年之后的身后之事。

大军开拔,缓缓朝着陈留酸枣而去,他们既已经约定好在酸枣会盟,曹操作为发起人,当遵守这个约定。

望着曹操等人离去的背影,张咨不由的叹了一口气,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黄琬的声音在张咨的耳边响起,只听黄琬朝着张咨问道:“子议可于老夫言汝与叔弼赌约为何?”

黄琬当真好奇陈煜和张咨的赌约是什么,他知晓陈煜的性格,若非是重要的事情,陈煜不会再三的提醒,只是面对着黄琬的发问,张咨只是摇摇头并未回应,这个赌约当初陈煜与他所言,你我二人知即可,莫要说与他人听,纵然黄琬乃是陈煜的长辈,但对于张咨而言,黄琬亦是外人。

见状,黄琬心中更是好奇,但是见张咨不言,心中顿时觉得瘙痒难耐,这厮当真会打哑谜。

“君侯莫要见怪,许人之诺,咨不敢忘。”

.......

路途上,曹操看向陈煜笑道:“叔弼可知, 数日前,操之弟兄来信,听闻操起兵,欲来投操。”

“哦?”

陈煜看了一眼曹操,言语中虽带着诧异之色,但是双眸平淡如水,似乎一切尽数在他的掌握中,曹操见状亦是苦笑一声后直接交代:“操之弟兄夏侯惇于其族弟已率壮士千余人在舞阳等候。”

舞阳地处颍川郡,而曹操所言的弟兄夏侯惇、夏侯渊二人乃是曹操同源同脉,曹操的父亲曹嵩本是夏侯氏子弟,过房与曹家,因此为同族(此引用三国演义。)

“元让、妙才皆为将帅之才,操自幼与其交好,此二人可信。”

骑在马背上的曹操说出可信二字的时候,双眸中泛着自信之色,能被曹操说可信之人,实属难得,且曹操所言夏侯惇、夏侯渊二人为将帅之才,这一点,陈煜倒是认可,这二人在曹氏基业中,几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自从初平元年开始一直跟随在曹操左右出生入死。

“主公既如此说,煜甚期待。”

陈煜面容上带着轻轻的笑容,曹操听之则是略显不悦道:“叔弼,操曾言仅你我二人时,可兄弟相称,何必如此见外。”

闻言,陈煜则是摇摇头道:“主公此言差矣,礼不可废,规不可越,矩不可破,规矩不立,何以服众?”

“汝.....”

曹操一时间语塞,他为官、统军时,自当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他不曾想过和陈煜这般生分,见到曹操有些颓丧的面色后,陈煜只是微微摇头,现在的曹操纵然是如此,但时间一久,曹操待他陈煜纵初心不变,纵不曾更改,但一旦曹操聚成大势,麾下将领无数时,曹操再待他如此,这些人会如何看待曹操?

既为人谋士,当为人谋事,凡所行一切,皆为谋主之之事,皆谋君主之利,此方为谋士。

而在颍阴荀氏府邸内,荀爽得知陈煜随曹操一并下山自南阳而起,前往雒阳讨伐董卓后,在荀爽的府邸内,荀爽看着族中的后辈道:“汝等谁愿随曹操一并伐董乎?”

在荀爽的府邸内,如今荀氏二代、三代子弟中最为优秀者,如荀彧、荀忱、荀攸三人皆在其列,书房中也仅有他们三人,荀谌则是微微摇头,他若为人谋士者,当为谋主,曹操非他良主,故而摇头,而荀彧则是微微皱眉道:“叔父,彧愿在等等。”

时机不对,荀彧不想要这般早下定决心,故而选择拒绝,见到荀彧、荀谌二人皆婉拒之后,荀爽也不曾感到意外,这两个人自幼就极为有主见,他纵然是要强迫,也是强迫不得,随之把视线落在荀攸身上,等待着荀攸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