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悠然坐在这如梦似幻的美景之中,周身被白雪皑皑的松林环绕,空灵的琴音为交谈添了几分惬意。
他们的话题轻松随意,尽是些家长里短的琐事,绝口不提国家大事的沉重,边关重镇的危急,更没有官场中那令人心累的勾心斗角。
虽说礼部尚书身着文官服饰,一副儒雅模样,但柳林心里清楚,这位可绝非普通文人。
不经意间流露的气息,已然暴露了他金刚境界的深厚修为。
聊起修炼中的趣事,柳林兴致勃勃。他的实力虽大多源自天赋技能,可在修炼过程中,同样经历了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
尤其去领悟高深境界时,那种仿若隔世的体验,与寻常闭关修炼时的心境竟有几分相似。
“尚书大人,我在突破境界时,好似置身于一片混沌之中,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整个人仿若与天地相融,却又苦苦探寻那关键的突破点,个中滋味,难以言表。”柳林感慨地说道,眼中满是回忆之色。
礼部尚书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共鸣:
“柳大人所言极是,修炼之路本就充满坎坷与惊喜。我在冲击金刚境界时,亦是历经磨难,每一次与天地灵气的交融,都像是一场生死博弈,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但当成功突破的那一刻,感受到自身力量的蜕变,那种喜悦,足以让人忘却之前所有的痛苦。”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越聊越投机,那些修炼中的艰辛与趣事,化作了彼此之间的共同话题,让他们的距离在不经意间拉近了许多。
姜胖子站在一旁,宛如一尊雕塑般,一动也不动。他双手紧紧捧着鸟笼子,眼睛瞪得溜圆,全神贯注地聆听着二人的对话。此刻,鸟笼子里的小人已然幻化成一只乖巧的黄莺,蜷缩在角落,大气都不敢出,仿佛也被这紧张又奇妙的氛围所震慑。
柳林不经意间瞥向姜胖子,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波澜。直到此时,他才深切体会到商人和官员之间那犹如天堑般的身份差距。
回想起之前与姜胖子相处时,自己那般平易近人,甚至在某些时刻,竟给人一种自轻自贱的感觉。
可如今,面对礼部尚书,姜胖子的卑微姿态,以及周围环境所营造出的等级氛围,让柳林清晰地认识到,在这等级森严的社会体系中,不同阶层之间的鸿沟究竟有多深。
不过,柳林并未因此而心生鄙夷,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姜胖子在商海之中摸爬滚打,能有如今的地位,想必也历经了无数艰辛。
只是,这一番经历,让柳林对自己在这洛阳城的处境,又多了几分深刻的认知。
又过了片刻,在这静谧且奇妙的氛围中,期待已久的茶水终于送来了。这茶楼的雅致,与酒楼那种阵仗截然不同。
酒楼里,侍女们排成整齐队列,毕恭毕敬地捧着佳肴美馔鱼贯而入;而在此处,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空灵。
柳林正与礼部尚书交谈甚欢,不经意间抬眼,只见头顶的松树枝头,悄然发生了神奇的变化。
一枚嫩绿的果子悄然冒了出来,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生长、膨大。随着时间推移,果子的形状逐渐变得规整,竟慢慢幻化成了茶盏的模样。
与此同时,茶盏之中,宛如被一双无形的手注入了清泉,缓缓盈满了清澈的清茶。
仅仅几个呼吸的功夫,这枚由果子蜕变而来的茶盏,已然成熟,散发着古朴而温润的光泽,轻轻巧巧地从枝头飘落,稳稳地落在了二人面前。
柳林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叹,他抬手拿起茶盏,动作优雅而礼貌,先是侧身向礼部尚书微微颔首示意,以示尊重。
礼部尚书同样微笑着点头回应。二人轻举茶盏,缓缓送至唇边,轻轻抿了一口茶水。
刹那间,奇妙的感觉在口腔中蔓延开来。茶水入口,仿若一道清冷却又柔和的线条,顺着喉咙缓缓滑下,所经之处,浑身的毛孔好似被一把神奇的钥匙逐一打开,畅快之感油然而生。
此时,包间内依旧是天寒地冻的雪景,凛冽的寒意弥漫四周,即便以柳林和礼部尚书这般高深的修为,在这茶水的刺激下,也忍不住轻轻打了个寒颤。
可这寒颤过后,一股前所未有的舒适感,如潮水般从心底涌起,迅速蔓延至全身的每一个角落,仿佛整个人都被重新洗礼,身心都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愉悦之中。
反观一旁的姜胖子,他的视线完全被二人手中的茶盏吸引,眼睛瞪得滚圆,满是渴望。
他的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吞咽着口水,眼巴巴地望着,面前的桌面却空空如也。显然,在这等级分明的场合里,他还没有资格品尝这珍贵的茶水。
姜胖子心里虽有些失落,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谦卑的笑容,默默地站在原地,双手紧紧捧着鸟笼,仿佛那是他在此处唯一的依靠和慰藉。
柳林眼角余光瞥见姜胖子的模样,心中微微一动,一丝同情悄然闪过,但在这等级森严的氛围下,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在心中暗自感叹这世间阶层差距的残酷。
一杯清茶悠然落肚,那股奇妙的温热顺着喉咙淌下,柳林与礼部尚书仿若被一股无形的暖流包裹,周身每一处毛孔都舒张开来,尽情享受着这极致的愉悦。
柳林心中暗自感慨,这等顶级茶饮,果然是名不虚传。
思绪不禁飘回到幽州的血海,那里特产的血雾灵茶,曾经在他心中也是极为珍贵的存在。
可如今与眼前这清茶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洛阳,这座汇聚天下精华的首善之城,随便拿出一样东西,都能让人大开眼界,着实是人杰地灵,藏龙卧虎。
就在二人沉醉于茶香带来的美妙意境时,周遭景象陡然间如同画卷般徐徐展开。
原本静谧的茶楼厅堂,此刻仿若被注入了一股鲜活的气息,一群文人雅士陆续踏入。只见入口处,雕梁画栋间,柔和的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下一片片斑驳的光影,映照着这些人的面庞。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身着华丽丝绸长袍的公子哥。他身形修长,每一步都迈得极为谨慎,那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眼神中满是紧张与好奇,时不时偷瞄一眼周围的环境,仿佛生怕自己的举动会破坏这高雅的氛围。
其身后,跟着一位穿着洗得发白棉袍的老者,虽衣着朴素,却难掩一身的儒雅气质。他微微弓着背,双手紧紧攥着衣袖,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泛白,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拘谨,脚步也略显迟缓,显然是被这陌生而奢华的环境所震慑。
还有一位身着昂贵法器长袍的年轻后生,长袍上符文闪烁,散发着淡淡的神秘气息。他看似镇定自若,可微微颤抖的双肩,还是暴露了内心的紧张。
他的眼神飘忽不定,一会儿瞅瞅头顶精美的吊灯,一会儿又看看脚下光滑的大理石地面,时不时咽一下口水,试图缓解内心的不安。
礼部尚书看着眼前这一幕,嘴角微微上扬,轻声向柳林解释道:
“柳大人,这赛诗大会乃是圣上亲自下令,由我礼部全力督办。其宗旨便是在天下各地广纳贤才,为朝廷注入新鲜血液。赛诗大会,堪称是科举之外,众多文人通往仕途的又一重要途径。”
柳林听闻,心中恍然大悟,怪不得这厅堂之中,众人贫富差距如此悬殊,身份各异却又都怀揣着同样的紧张与期待。
就在这时,一位身形挺拔的青年文士,从人群中快步走出。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稳步走到礼部尚书面前,微微躬身,双手抱拳,声音虽略带颤抖,却透着一股坚毅:
“礼部尚书大人,冒昧打扰,不知此次赛事大会的主题为何?”
礼部尚书神色庄重,抬手轻抚胡须,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人,缓缓开口道:“今次赛诗,便以‘洛阳之美’与‘边境苦寒’为题。”
柳林一听,心中猛地一震,瞬间明白了这题目的深意。
洛阳,作为天下繁华的中心,其美在于金碧辉煌的宫殿、热闹非凡的市井、精致典雅的园林;
而边境,自己常年镇守的幽州,苦寒之地,风沙漫天、战事频繁、民生艰难。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主题,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将国家的繁华与艰辛摆在了这些文人面前。
柳林暗自思忖,这礼部尚书精心筹备这场赛诗会,背后怕是有着更为深远的考量,而自己,身为幽州刺史,今日怕是要被卷入一场别有用心的“文坛风云”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