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科幻小说 > 长生:开局即巅峰 > 第490章 历练之知否1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庄学究夫妻俩比孔嬷嬷先来,墨兰跟如兰同长柏和长枫一起上了快两个月的课了,孔嬷嬷才终于被获准出宫来到了盛家。

华兰这两个月大部分时间都在由着盛紘教授骑马,打马球是来不及了,但骑马一定要会,如兰还被墨兰撺掇着去跟华兰出了个主意,说让她日后请丈夫袁文绍教她打马球,也算是夫妻情趣。

华兰一听当即就红了脸,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如兰的提议:“这些做派实在有些上不得台面,我可做不出来。”

如兰嘟着嘴表示不满,她是真心为华兰考虑,王若弗这一回却站在如兰这边,转头劝华兰道:“便拿我自己来说,当年我跟你们父亲也曾有过一段温情的好日子,只是我实在不会念那些个诗词,便渐渐跟你们父亲远了些。”

后面王若弗也没继续说,但其中的意思便是如兰也明白了,也难怪王若弗同意甚至十分赞同如兰的提议。

华兰见王若弗说得正经,虽然依旧觉得羞臊,到底还是将这件事情记在了心里。

而孔嬷嬷来了以后首先便是教导大户人家的规矩和人情往来的情况,尤其她细数京城里有名有姓的勋贵和清流官宦,甚至对这些人家之间的姻亲往来都信手拈来,可真是让四个姑娘都大开眼界。

因为事先说好了孔嬷嬷以华兰为主,剩下的三个姑娘一是为了陪伴华兰,二是为了旁听长见识,所以孔嬷嬷当真事事以华兰为主,但念着明兰养在盛老太太跟前,到底对明兰也多有关照。

至于墨兰跟如兰两个,她们俩自觉不会嫁入勋贵之家,那些个勋贵人家的规矩便只当是听故事了,倒是跟一脸郑重华兰和还记了笔记的明兰没法儿比。

这世家规矩和相互之间的姻亲关系说完了,接下来便是插花、点茶这样的雅致之事,孔嬷嬷依旧紧着华兰来,墨兰跟如兰只管听个大概,上手操作的时候也仗着年纪还小随意表现,而到了这里,孔嬷嬷便发现明兰小小年纪居然就学会了藏拙。

对于盛家四个姑娘,孔嬷嬷就是在盛老太太跟前也多是夸奖:“你们家四个姑娘啊,可真是将京城的灵气都聚集到一块儿了!”

盛老太太听了高兴却不敢接这话:“你呀,在宫中见多了那么多美貌的娘子,还能看得上我家这几个歪瓜裂枣?”

老姐妹俩吃吃喝喝一会儿,孔嬷嬷正色点评道:“你们家大姑娘长相清丽做事也周全,对下面的弟弟妹妹也宽容又不失严厉,只是怕因为是家中长姐,所以总想着事事周全样样都好,岂不知这世上总有周全不了的事,更有好不了的人。”

盛老太太想着华兰出嫁在即,又想着忠勤伯府那样的情况,忍不住为华兰叹息,却丝毫没有办法。

孔嬷嬷接着说起了墨兰和如兰:“你们家最让我惊奇的便是四姑娘和五姑娘了。”

“林小娘的事迹我也听了些,却不想五姑娘居然愿意跟四姑娘亲密来往,甚至世世多以四姑娘的意思为准,可真是叫我刮目相看了。”

盛老太太虽然厌恶林噙霜对墨兰也平淡,但在老姐妹跟前也要为墨兰说两句好话:“墨兰跟林氏不同,她是个冷情的,但做事也渐渐周全,真是歹竹出好笋了。”

又说起如兰,盛老太太忍不住叹息道:“至于如兰,她最先是觉得林栖阁的点心和饮子好,后来也潜移默化跟着墨兰学了不少东西,甚至在她们父亲跟前都有了几分宠爱,所以大娘子那边就放任了。”

孔嬷嬷跟盛老太太也几十年没见面了,如今见面虽然感情依旧,但其实双方都明白,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尤其盛老太太明显更加关注养在自己跟前的明兰,所以孔嬷嬷笑着点评明兰道:“我只可怜你屋里养着的六姑娘。”

“她容貌不错,看不出来从前性子如何,但如今却显得有些怯懦,尤其在大姑娘和她两个年岁相当的姐姐跟前。”

“不过,她最大的好处的就是跟了你,且我也看得出来她本性不坏,人又聪明,将来前途也少不了。”

盛老太太终于露出了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来,感慨道:“哎呀,明儿确实有些可惜了。她小娘常年不受宠,连带着她的日子也不好过,后来她小娘难产而去,就留下她一个小人在这内宅讨生活,我若是不护着两分啊,她怕是难了。”

孔嬷嬷也跟着笑了笑,见状就将剩下的话全部咽了下去转而奉承道:“都说从小看到老,六姑娘是个实心的姑娘,不会让你白忙活一场的,老姐姐,你将来的日子可有盼头啦。”

然而有些话孔嬷嬷没说,她自觉看人还没有出错过,要说盛家的四个姑娘啊,偏偏她最看好盛老太太最不看好的四姑娘墨兰。

原本她为了老姐妹的将来着想,想要好生劝劝老姐妹的,但看老姐妹一心扑在明兰身上,况且明兰也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她就不讨人嫌啦。

那头的墨兰和如兰却私下里回忆孔嬷嬷讲解过的勋贵和清流高门,花费了十来天的功夫,最终形成了一张总图。

墨兰过目不忘听耳成诵,别说孔嬷嬷说过的话了,就是她说话时候的表情她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而如兰虽然记忆力一般,但她十分喜欢八卦,孔嬷嬷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也总多说一点各府的事情,就这样如兰也能记下一半来。

如兰看着最终成型的大工程,叹着气感慨道:“没想到这京城里连国公府邸都有十二家,侯府也有十家,伯爵府都有六家呢。”

“这些还仅仅只是武勋,在朝堂上被文官们打压的存在,这文官们就更数不胜数了。”

墨兰十分赞同如兰这话,“而且这上面的勋贵都是如今还在的人家,听说二十多年前静安皇后一事中还有不少勋贵因此被虢夺了爵位,朝堂上有半数的官员抄家灭族,那样的阵势至今没什么敢议论。”

“看你看看,这上面还有近三十家的勋贵依旧在活跃呢。”

静安皇后的事迹如兰也听说过,但都是通过林噙霜的口知道的一星半点,因为林家就是在那场浩浩荡荡的灾祸中被牵连其中的。

如兰指着宁远侯府的记录问道:“四姐姐你看,这宁远侯都娶了三个大娘子了,原配嫡妻和第二位继室竟都是东昌侯府的姑娘,只有第一位继室居然是海宁盐商出身。你说,这其中到底有多少秘密呢?”

墨兰看着宁远侯第二位大娘子海宁白氏的记录,忍不住联想道:“还记得当初忠勤伯府去扬州给大姐姐下聘,有个叫白烨的哥儿拉着三哥哥非要用大姐姐的聘雁做彩头比试投壶的事儿吗?”

如拉点点头,恍然大悟道:“所以,那个叫白烨的哥儿很有可能就是宁远侯府的二公子,那个海宁白氏出身的继室所生的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