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啊。

皇帝这般生猛吗?

为改革财政制度,直接断臂自救。

毅然决然废掉大明维系两百年的摊派制度,更快刀斩乱麻将内帑和户部切割,剥离。把各省仓储,粮食局划给十三清吏司,将各省财政集中到布政使和巡抚,两者对户部尚书和皇帝奏报,在户部下增设转运使司,让朝廷牢牢抓住各省财权。

这魄力。

这勇气。

内阁,各部官吏瞠目结舌。

关键皇帝的改革策略,并非无的放矢,相反,内帑和户部切割,各部财权尽归户部,这直接开大明之先河让户部独立。

户部内,官吏职权更明晰,谁出事谁负责。

若陕西巡抚张晓,布政使徐大化,三边总督练国事,都指挥佥事霍维华在场,必能猜出朱由校改革户部的心思,即在为改变朝廷和地方的财政分配做准备。

没错!

朱由校这么想,也这么做。

财政制度改革两三年,若诸事施行顺利,他顺水推舟改变财政分配。

财权。

在任何时代都是个香饽饽,任何官吏担任都是肥差。

乾清宫,百官神色各异,有惊喜,有错愕,还有郁闷。

少顷,李国普率先打破平静,直言不讳说:“陛下,臣鼎力支持财政改革,然而,我朝施行摊派制是以保甲为单位,精确到每家每户,借机瓦解宗族势力和影响力,强化对基层控制力,此事需防患于未然。”

朱由校言语直白,连续发出四问:“相较于对底层的控制,目前,朝廷更该能搞清楚各省人口数量,万历年,江南在册人数还不如明初,这合理吗?”

“设市舶司,置海关总局前,每年除福建月港外,沿海到底多少艘船出海,分别出售什么物品,朝廷能搞得清楚吗?”

“朝廷施行摊丁入亩,废除徭役前,各省除正税以外,地方私自加派的赋税都梳理过吗?”

“人口,海关,税赋,全是笔糊涂账,何谈瓦解宗族影响力,加强对底层的控制,若朕猜出没错,秋税肯定还有地方欠账对吗?”

好尴尬。

李国普臊得慌,内阁,各部官吏亦臊得慌。

皇帝提到的问题,全是实打实存在的问题,这还仅是皇帝单纯提到的,如各省商税到底收多少,工部,军器部,每年到底花销多少,铲除多少等,全是笔烂账。

何况似皇帝所料,部分地区秋税的确又欠账。

气氛窘迫中,户部尚书苏茂相硬着头皮汇报:“禀陛下,各省人口,土地在清查中,半年内,户部定能重新造册,拿出具体数字。”

户部侍郎,掌管海关总局郭允厚亦出声说:“禀陛下,目前,沿海共设十三处市舶司,各处市舶司陆续运行,年前,将清点出各省出海商船数量,所售货物种类。”

见状,刘一燝作为负责经济的内阁官吏,急声说:“陛下,受灾情影响,今年税赋减少,特别是征收的粮食越来越少,臣以为此事需重视。”

闻言,朱由校斩钉截铁说:“即日起,南居益担任商税总局局长,范景文担任土地局总局长,倪元璐担任邮政总局局长,冯铨担任治安总局局长,温体仁,蒋德璟,路振飞,马士英作为副手,务必查清地方田地,人口,税收,做到分治有司,巡查复核。”

言罢,安排刘若愚将他从陕西带回税收资料分发给百官。

秋税降低。

与陕西灾情,陕西免税密不可分。

然而,在陕西征收的商税和专卖的收入包含进明年夏税中,税收,特别是现银收入会大幅攀升。

百官互相传递阅览,渐渐的,乾清宫响起粗重吸气声。

三四个月。

商税三十多万两。

煤业,铁业,各五十多万两。

茶叶,四十万两。

酒业,八十多万两?

盐业,上百万两?

今年秋税各种商税杂税合计才多少钱,陕西一省商税,专卖收这么多现银,难怪皇帝非去趟西北。

阵阵粗重呼吸声中,起初,百官还窃窃私语,后来仿佛滚烫的开水炸锅了。

既不信陕西收税这么多,又担心徐大化在陕西横征暴敛,搜刮民脂民膏。

李国普轻轻咳嗽两声,打断百官讨论,他压制激动心情,仰起头纠结的询问:“陛下,这数字?”

瞬间,百官齐齐望向朱由校。

又想数字是真实的,又担心是民脂民膏。

“这数字没问题。”

朱由校猜出百官心思,滔滔不绝道出徐大化在陕西的做法。

闻言,乾清宫静可罗雀,所有官吏都萌生盐铁茶煤朝廷专营,专卖的念头。

此事在陕西大获成功,必能在全国推广,即使各地有区别,只需稍作改变因地制宜,届时,何愁朝廷财政不涨。

转念一想,百官又都觉得陕西情况特殊。

刘鸿训,徐大化,练国事,张三谟等坐镇陕西,率领锦衣卫,京营,西安四卫将陕西官场犁了遍。

所幸,山西,山东,河北,北直隶数省和陕西情况类似。

这种规范明确,税款清晰,机构简单的垂直做法,的确比以前的摊派制度更流畅,更清晰。

难怪皇帝回京,直截了当对财政制度进行大刀阔斧改革,原来已有成功的案例。

果然,皇帝龙体康复以来,不打没把握的仗。

这时,朱由校徐徐说:“陕西税收增加,表明朝廷半年来的改革方向没错。今日,朝廷财政制度需改变,财政政策更需改变。”

改...

改变...

还要改变。

百官听着皇帝的话,即使适应皇帝做法亦神色震惊,今日皇帝不捋顺财政制度,财政政策死不休啊。

关键朝廷改革,要么伤及宗室,官绅利益,要么伤及商贾,百姓利益,皇帝种种做法更倾向伤及宗室和官绅利益。

以前百官中饱私囊或许能瞒天过海,现在稍之不慎上断头台。以前,百官许多灰色收入,同僚之间睁只眼闭只眼,现在灰色收入荡然无存。

何况,现在财政方面的改革,不少肥差化为乌有。

吏治是清明了。

俸禄是提升了。

奈何越改百官越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