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被始皇读心后,文武百官卷疯了! > 第308章 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又何尝不是社稷昌盛之表征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08章 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又何尝不是社稷昌盛之表征乎?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冯去疾和王绾两个人几乎无暇他顾,你一口我一口,推杯换盏,吃得满嘴生香。

另一边,顾绫雪和张良两个人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皆是掩不住的笑意,笑意中也充满了默契与心照不宣。

等到一桌子菜肴吃的差不多了,顾绫雪起身站了起来,一脸歉意的笑道:“古人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可惜下官尚有一点公务需及时处理,两位丞相大人若是不介意的话,便让张副校长带大人参观一下学院如何?最多一刻钟的时间,下官便能赶来与汇合。”

“公务当前,理应以国事为重,不必急于汇合。本相与王公在学院内随意走走,也是一件乐事。”冯去疾摆了摆手,很是理解的说道。

王绾表示赞同,“公务要紧,顾大人无需挂怀我等。”

顾绫雪一脸感动的样子,说道:“感谢大人体谅,也辛苦张副校长了。”

张良见状,拱手笑道:“能够为两位丞相大人引路,实乃下官荣幸!”

四个人出了食堂之后,顾绫雪便大步朝着办公室走去,嘴角的弧度怎么压也压不下来。

这眼看着就要出发前往永寿县了,原本以为她和张良两个人走了之后,帝都大学的日常运作会慢下来,但没想到居然半路来了一位大佬,这可真是个绝佳的机会。

王绾啊,秦统一六国后的第一位丞相啊!

昔年也是他与隗状、冯劫、以及当时还是廷尉的李斯等人一起商议的帝号。

他们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和泰皇,其中泰皇最为尊贵,因此最初建议秦始皇采用“泰皇”作为帝号。

但秦始皇最终选择了“皇帝”作为自己的帝号,认为自己既有三皇的德行,也有五帝的功绩。

他的政治手腕还是非常强的,可惜主张的是将秦始皇的儿子、宗族和功臣们分封到燕、齐、楚等偏远地方的主张,以此来镇守各地,保持国家的稳定。

这一主张遭到了李斯的反对,最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郡县制。

不久之后,王绾便告老还乡了,李斯也借此机会崭露头角,顺势上位。

如今,这位曾站在权力巅峰的前丞相,就要成为帝都大学的教务长了,想想就很兴奋。

顾绫雪一边在纸上写着教务长所需要负责的所有的事务,一边在心里面组织着语言,准备一会跟他好好讲道理。

另一边,张良带着冯去疾和王绾两个人步入了离食堂最近的医学药膳学院。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葱郁的药草园,各式各样的草药在精心照料下茁壮成长,空气中都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令人心旷神怡。

一名名身着朴素的学子们或蹲或站,认真地观察着每一株药草,有的正在记录着生长情况,有的则在学者的指导下辨识着不同药材的特征。

穿过药草园,三人继续前行,进入了一间极为宽敞的厅堂内。

这里,有数十张书案整齐排列,在这长长的案几上堆满了一摞摞草稿和笔记,空气中满是油墨的清香。

学者们围坐在一起,或翻阅着厚重的古籍,或对照着手中新鲜的药材样本,眉头紧锁,神情专注,偶尔抬头交换意见。

而学子们,这里的女性学子竟比男性学子还要多!

他们有的在整理资料,将散落的草稿分类归档。有的在抄写文稿,记录医理药性,还有的在核对数据,确保每一项记载都准确无误,看起来极为忙碌。

冯去疾与王绾缓步穿行于书案之间,不时驻足观看。

他们看到一位年轻女学子正专注地描绘着一株草药的叶片,每一笔都显得格外细致。又看到一位头发花白的长者正伏案奋笔疾书,可是写出来的字却是方方正正,他们竟一个都不认识!

一圈看下来,王绾心中既惊讶又有赞赏。

惊讶是因为女性学子的数量太多了,此情与今时世态显然相悖。

同时又赞赏于她们的勤奋和才智,能够打破了传统的束缚,又何尝不是社稷昌盛之表征乎?

张良见王绾一副沉思的样子,不由在一旁轻声开口,语气中带着深深的敬意和感慨,“顾大人曾言及,女子在孕育新生命之际,常遭遇不少艰险,而幼子之夭折亦是令人痛心之事。故期望在未来培养医者之时,能特别招收并培养女性医者,并将更多一点精力投入于妇女与婴孩的健康研究之中,护佑万千家庭。”

“这些学子怕也是听说了这件事,便怀揣着悬壶济世之志,有七成之多的人报考了医学药膳学院,其余三成则分散其他各学院。”

王绾微微颔首,“实为明智之举。”

……

三人参观完了医学药膳学院后,又步履不停的踏入了律令法政学院的大门。

与医家一样,法家学宫内,学者们或端坐于案前,埋首于卷帙浩繁的律法书籍,他们的目光如炬,仔细研读每一条法令,推敲每一个案例,以求对法律的深刻理解和精准运用。

或站立于堂上,激烈辩论,声音铿锵有力,他们就法理的精义各抒己见,争论不休,力求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比起法家的热情高涨,民生农耕学院内的场景就显得平和多了。

学子们穿梭于田间地头,有的手持锄头,细心地翻土除草,有的蹲在苗床旁,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记录下每一点细微的变化。

田头前,还有一位位资深的学者围坐在一起,手指着田间的作物,讨论着土壤的肥力、水源的分配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

另一侧,一些年轻的学子正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学者们的讲解,眼神中满是求知的渴望,手中的笔也不时在一个小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

继农家的葱郁之后,在张良的带领下,三人又踏入了天道自然学院。

道家,以清静无为、顺应自然而闻名,然而,当王绾进入其中的那一刻,所见到的景象却让他感到无比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