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的会是这样吗?

众人心里头都有些摇摆不定,很难像姜族长那样,信念感超强的,认定了姜安宁不检点,与江巍无媒苟合,甚至为了与江巍双宿双栖,谋害算计了未婚夫一家……

那姜安宁,瞧着老实巴交的,不像是会这般心狠的人啊?

姜族长见他们不相信,怒极:“不然,你们倒是说说,江巍为何好端端的,会突然不发一言的,不知所踪!”

“还丢下来这么一个烂摊子给咱们?”

“不就是因为恼恨了姜安宁?”

几人面面相觑,实在想不通,这其中究竟是有什么关联。

姜族长见他们一脸的蠢样,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气的不得了。

就这脑子,还好意思过来仗着从前的那些事儿,对他颐指气使!

简直是不知所谓!

不过,想到心里的打算,姜族长耐着性子,压下火气,尽可能仔细的同几人说起自己的揣测分析。

“你们好好的想一想,这养蚕的主意,是谁先主张提起的?”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虽是有些不爽姜族长的态度,却还是在人的提问下,不约而同的说道:“姜安宁啊?”

“那现如今,承诺会帮咱们请人来教学养蚕之道的江巍跑了,丢下个烂摊子给咱们,被撺掇着想要养蚕赚大钱,结果一文钱没赚到,反而是先被人给勒索敲诈二百两银子的咱们,首先会想要找谁算账?”

“江巍啊……”几人想都没想的就说了。

姜族长气得不行,很想掰开这些人的榆木脑袋看看,这里面究竟是装了些什么东西!

简直是蠢的无可救药!

姜族长深吸了几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眼下还不是跟这些人撕破脸的好时机,否则真叫人得了机会,拼个鱼死网破,也要把他从前的那些事情抖落出来,那可就糟了!

“屁的江巍!”

姜族长怒声道:“始作俑者,该是姜安宁才对!”

“咱们要怪的,也应该是挑起事儿来的姜安宁!”

“如果不是她多嘴多舌,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胡乱吹嘘,夸大其词,咱们怎么会上了她的当、着了她的道儿,由着江巍去找了什么养蚕的人,最后落下这么个烂摊子要来收拾?”

“若非如此,大家伙儿怎么会向她讨要损失与赔偿呢?”

“不就是因为,事情的起因与罪过,都在她姜安宁身上吗?”

几人头脑发懵:他们找姜安宁要钱,摆平这次的事情,不是因为……姜安宁好欺负吗?

而他们更是不敢得罪那位大人,所以没了赵家人可以顶在前头为那位大人做当年下过命令的事情,便只能自己上场,施压姜安宁,令她不得安生,绝望自尽。

若姜安宁不能在二十五岁那年绝望自尽而死,到时候,该死的,便会是他们了。

可也不能让姜安宁在二十五岁之前死。

个中分寸,便得是他们自己来把握。

否则,他们还是逃不掉一死。

几人面色愁苦,为自己难逃一死的未来。

同时也惊讶困惑:怎么老姜头倒好像违背良心的话说多了以后,连自己都给骗住了呢?

他该不会真心认为,错在姜安宁吧?

不能吧?

真有这么愚不可及,需要补脑的人?

是,没错他们确实也跟着骂姜安宁了。

可那都是装出来的啊!

老姜头该不会是真情实意吧……

瞧着可真不像装的了。

但转念一想,这老贼,当年就引了那些黑铁蒙面人进了山寨,借着做饭的机会,给山寨的人都下了药,害得他们全都失去了抵抗力,半点儿挣扎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抓了起来。

若不是如此……

几人脸色沉了沉,若不是如此,他们怕是也不至于如此憋屈的背弃了兄弟们跟寨主一家,苟且偷安,窝在这小小的姜家村,装模作样的当好人。

寨主他们也不会那般轻易的没了性命。

寨主曾经,可是对他们有恩啊!

他们一直为当年没能为寨主收尸,而心怀愧疚。

想到这些,几人对姜族长的恨意,又高了一层。

心思也更坚定了些:老姜头,不能留!

姜族长没有感觉到几人对他言行的不齿之色。

在他看来,大家都是一样满身脏污的人,有什么好互相嫌弃,对方不干净的呢?

又哪里来的立场嫌弃呢?

他继续自信满满的分析:“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江巍才会不堪其扰,甩下这么个烂摊子,为的就是等着咱们去找姜安宁算账,他借刀杀人!”

姜族长冷笑:“他倒是好算计!”

“可我们,偏偏也是明知被人利用,当成刀子使,也无可奈何,只能随着人的意愿,去向姜安宁讨厌个说法!”

“江巍目的达成,想来往后姜安宁就再也不会有脸去纠缠他了。”

姜族长哼了哼:“咱们现在,不就是惦记着,给姜安宁再说一户人家吗?”

“指不定江巍也是如此打算!”

“不过是心里头惦记着勾搭姜安宁,又不想对人负责,到底是富贵人家过来耍玩的公子哥,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种没爹没娘,又没背景家世的乡野孤女?不过是贪图一时的欢愉罢了!”

姜族长阴谋论起来:“若是咱们真的能给姜安宁说上一门亲事,怕是江巍就也会回来了,当时再在姜安宁的面前卖弄几下可怜,解释说是事出有因,以姜安宁那个好倒贴的脑子,怕是立马就会屁颠屁颠的扑上去,乖乖给人做情妇。”

他用最恶毒的心思,最大程度地编排起姜安宁来。

“到时候,江巍既能够得偿所愿,惹得姜安宁的倾心,又能够白白睡了人,吃干抹净,不必负责,甚至若是操作得当,还能一举三得,让姜安宁的新夫家,拿捏住她的把柄。”

“甚至,事成之后,江巍还可以仗着身份背景,威胁姜安宁的新夫家,叫他们根本就不敢追究人的责任!”

“可是个正常人,就不可能受得了被戴绿帽子这口气!”

“姜安宁让她的新夫家丢尽颜面,他们怎么可能会轻饶了人?”

“就算不敢对江巍如何,难道还不能磋磨姜安宁吗?”

姜族长念及此,忍不住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我忽然觉得,咱们若是真能给姜安宁说上一门亲事儿,怕是会比我之前设想的,宣扬姜安宁行为不端,与江巍无媒苟合,坏了她的名声,或许还要更好上一些!”

-

姜安宁不知道暗地里,会有这么多人惦记着她,盯着她。

甚至几乎是已经撕破脸的姜族长等人,还打算给她说亲事儿。

她揣着银票,到了县城里的安济坊。

安济坊的管事儿,得知的人来意,顿时大喜,迎菩萨似的,将人迎进了正厅,命人去沏一壶上好的茶来。

等看到人要捐赠的银票数额,更是喜笑颜开的,命人去安排席面送来,他要好好的宴请金主。

姜安宁笑着婉拒了:“不必如此麻烦,管事儿只要能够将这些银钱物尽其用,真真正正的帮助到那些有需要的人,便是对我这次捐赠最大的感谢。”

管事儿心思玲珑,微一寻思,便试探着问:“还不知小娘子尊姓?待来日,这些人钱都发放下去,置换成安济坊老少们,日常所需的嚼用和过冬所需要的御寒棉服棉被等物,也好叫他们知道该感谢谁,为谁着书立传,日夜祈福。”

“安济坊是朝廷所建,也是朝廷派人负责维持运作,要感谢也应该感谢朝廷才是,我们这些人也不过是略尽绵薄之力,比起朝廷所做的,实在是微不足道,更担不起着书立传这样的盛名!”

姜安宁说了一番漂亮的场面话:“如果一定要感谢谁,并请大家伙感谢朝廷,时时顾念着我们这些普通百姓吧!”

“如果一定要为谁日夜祈福,那便请大家伙,向上苍祈祷,保佑我朝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吧!”

姜安宁说的慷慨激昂,端的是一副全然不在乎功名利禄的模样。

管事儿顿时感动的热泪盈眶,连声说道:“好人啊,好人!我这辈子都会记住你,一辈子都不会忘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姜安宁很是无语的抽了抽嘴角。

总感觉这话听着,不太像什么好话呢?

强做笑脸的跟人客套了几句之后,才总算从人感天动地的哭声之中,抽身离去。

等离开了安济坊的范围内,姜安宁大大地出了一口气,迎面遇见刚跟隋然卖了一趟餐饭,收拾摊子过来接她的方婶子。

见她扶着柱子,一脸惊慌的样子,迭忙丢下摊子跑过去,紧张又担心的问:“怎么了这是?那安济坊的管事儿难为你了?”

方婶子顿时火大,撸起袖子就是一副要去跟人干架的气势。

姜安宁忙道:“不是不是,没有的事儿,管事儿没有难为我。”

“不仅没有难为我,反而很热情。”

“就是太热情了,笑得我脸都快僵。”

她实在是不擅于交际应酬。

方婶子闻言“嗐”了一声:“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儿,我还当是怎么了呢!你啊,往常瞅着也挺是闯荡的一孩子,也在外头闯荡好些年,怎么这点儿小场面,还应付不过来了。”

隋然也在一旁浅浅地笑着。

姜安宁有些汗颜,她就是没什么跟人打交道的经验而已。

不过,也确实……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话,她只想闷在家里头不见人才好。

无论是前世的事情,给她留下的巨大心里阴影,还是她本身的软弱性格,都让她没有应对交际的勇气。

她只望余生能得安稳,待到报了仇之后,偏安一隅,过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闲适日子。

重生归来,她一直紧绷着精神,片刻不敢松懈,唯恐现如今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

她其实还是死在了那个无人在意的雪地里,枯骨腐烂……

就算重生是真,可到底,她只是重生了,不是换了个人,她还是那个性格绵软,没多少脑子的她,面对许许多多未知的恶意,不明势力的盯梢,幕后黑手的推动算计,她根本不知道,苦尽甘来的尽头是在哪里。

姜安宁有些颓丧的想:好想躲起来,长出厚厚的坚硬的外壳,将自己紧紧的包裹住,再也不理会世俗的这些事儿。

她……

真的好怕,好无助。

“我看你啊,还真是应该跟着隋然一起,出来吆喝吆喝,叫卖叫卖,估计还是你平常做绣活,只需要跟那个绣坊的老板打打交道,跟那个卖绣线的打打交道,这才会少了些闯荡,平常多历练历练,应该也就好了。”

方婶子不知道人心中的惶惶不安与迷茫,只当人还是与人打交道的少了,缺了历练,索性劝着人,没事儿的时候,多跟着隋然出来转转,见的人多了,自然也就好了。

社恐人士姜安宁回过神来,压下心头的困顿,对方婶子的提议,实在是敬谢不敏。

“咱们还是别说这个了,这个天儿可热,不如咱们先去吃完冰豆花,消消暑,然后再等了牛车回去吧。”

姜安宁的提议,很快就得到了两人的一致认同。

比较熟悉县城的姜安宁,带着人去了家做了好些年的豆花店。

等冰豆花的时候,隋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周然瞧见咱们,就撒丫子跑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心虚。”

“肯定是了!”

方婶子气恼的不行:“这个瘪犊子玩意儿,我早晚要套他麻袋,狠狠地揍上一顿!”

姜安宁却想起另外几个人来,似乎瞧着很是面生的感觉。

见两人说的正愤慨,她略等了等,才插了句嘴:“……感觉好像从前并没怎么见过?”

经她这么一说,方婶子跟隋然,也止不住的回忆起来:“好像确实是,从前不怎么经常见过。”

但也不是没有见过的。

“好像是住在村西下桥那边的几户人家,平常,好像确实不怎么太与村子里的人家打交道,村里头有什么事儿,也是时来时不来的,你没怎么见过,倒是也正常。”

方婶子细细的想了想之后说道。

姜安宁还是觉得有些奇怪,不过方婶子都这么说了,她便也没有再问,点点头,见冰豆花送上来,便招呼着人吃豆花。

绵白的豆花上,躺着几颗黄黄绿绿的糯米丸子,又撒了薄薄的一层桂花在上头。

瞧着就很有食欲!

三人都吃的很是满足,又借着凉快,在店里头多坐了一会儿。

索性这个时候,日头大,街上也没什么来来往往的人,店家也不在意他们在店里头蹭坐。

还十分随和的跟人唠起了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