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谋杀自杀者 > 第355章 昏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们谁是家属?”护士朝着大冷天也要抽上一口的三个男人喊道,“抢救结束了!”

话音刚落,只见楼梯上忽然出现一个肥硕的身影,是一个目测至少200斤以上的中年大妈,包裹在特制的羽绒服里如同一只迎面而来的台球8#,绷紧的脸上在见到白衣天使的霎那嚎出凄厉的哭腔。

“我家小牛呢!”大妈跌跌撞撞跑来,动静之大使得有些远在走廊尽头的病人或者家属纷纷侧目。

大妈冲到护士面前,哭嚎问道,“我儿子怎么样了?他怎么了!”

趁着大妈跑过来的功夫,姜黄、龙海还有年轻警察回到手术室外,并排站在大妈身后,料想没错应该是家属到了。

护士视线掠过一脸绝望的大妈身后瞄了多出来的两个男人一眼,随后对大妈说道,“抢救回来了,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你是他妈吧?去交钱吧,报他名字,快去。”

“啊……”中年大妈听到护士说的,干嚎一声一屁股坐到地上,眼泪水喷涌而出,抽去了全身力气般如同一滩融化的奶油。

“你们几个也是家属吗?”护士稍微退后一步,“先去把抢救费交了!”

“我们不是家属,”年轻警察亮了下证件问道,“他怎么样了?”

“不是说了嘛,”小护士翻了个白眼,“暂时没事了,马上推出来。”

姜黄和片警把中年大妈搀扶到一旁座凳上,隔了好一会儿终于缓了过来,虽然还在流眼泪已不像刚刚那么崩溃,大口呼了几口气后尝试站起来。

就在这时抢救室大门被急救床撞开,床上摊着犹如一座白色的大山,各种仪器设备环伺,吊着三四个吊瓶以及输氧管冒着时儿“咕嘟”的气泡。

一个穿着白大褂看着有些疲惫的大夫戴着口罩跟在后边,见到门口情景一句话未说朝通道走去,龙海连忙上前。

护工有些吃力地把急救床朝不远处电梯推去,路过时姜黄望向口鼻都插着管子的“自杀者”,同样也非常肥胖,浑圆的脸上没有半点血色,双眼紧闭,透过罩在鼻子上的氧气罩时而显现的白雾还在轻微呼吸。

中年大妈见到病床上的人一下子扑了上去,眼泪水大把流,“儿子咧!你这是做啥呢!咋就成这样喂!”

护工见过不少类似情形,让中年大妈哭了一会儿,心软安抚说了说句,“要回病房接氧气泵了。”

大妈一听连忙起身,身边小护士如同监工一般,“走吧,我带你去缴费,”说完示意大妈跟着自己,“你们就来了一个家属吗?”

大妈抹了把眼泪,“要……要好多钱啊?我带了一万够不够?”

趁着功夫,姜黄示意龙海去找医生,自己跟着走进电梯,电梯门关闭一刻听见大妈还在抱怨委屈,“我都不是这孩子亲妈,算是干妈,他亲妈……算了!治好要花多少钱啊?”

电梯门重新打开后,看上去同龄的护工瞄了姜黄一眼,年轻警察帮忙一起推进挨着不远的特护病房,过了一会儿来了个三十多的护士指挥护工把病人挪到病床上,又是年轻警察搭了把手,随后连通床旁边的各种仪器,尤其是心电仪,在黑色背景中一根跳动的白线贯穿其中。

护士和护工忙完后离开,顿时宽敞的病房内只剩下站在床首的姜黄盯着微弱呼吸的垂死之人,不多时片警站在身后。

“怎么回事?”姜黄翻了下床头的病历卡片:张升权,男,28岁,病因一栏只有简单四个字,食物中毒。

龙海也跟着看了一眼,“医生说只能大概判断是酮苷,具体是什么不清楚,洗了胃,输了解毒剂,用了一些保肝药,没有什么意外的话会昏迷个一天左右,只要醒了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酮苷?”姜黄挑出生僻字眼问道,“会不会提前醒?”

“不知道,”龙海走上前扒开病人的眼睑,大块的眼白外是散开的漆黑瞳孔,对冷不丁的光线没有任何反应,如同一条死鱼眼,“医生没有说。”

“楼下刚见到的……”姜黄看向病房门口,“是他妈吗?”

“好像不是,”龙海用手背感受了下病人的体温,低于正常,“我把他的身份证号码发给陈警官了,她说她能帮问到,”

“陈警官?”姜黄反应了一下,“你是说陈衍茉?她不是回家睡觉去了吗?”

“她刚才打电话问我这边什么情况,”龙海走回队长身边,“我和她大概说了一下。”

“管调档案我也认识,”姜黄没说什么,“下次先问我。”

“噢,”片警点了下头,“要不要试试能叫醒他吗?”

“换成你——”姜黄转身朝病房外走去,“先跟我去市局,醒了再过来”

“啊?好!”龙海愣了一下立马大喜,对一个芝麻大小的社区片警来说,除非是庆祝一些活动会和市局里的大佬拍一些照片外,平时进大门都要被询问一下理由。

与此同时在同一栋建筑垂直高度三层楼的地下车库,姜芋望着手机上当爹的位置标识随后出现在地面停车场,随后和片警钻进老捷达车内,点火、起步,出了医院径直朝城南的市分局方向驶去。

拉开车门走下出租车,姜芋把手揣在兜内,手心里滚着一只圆形的小玩意,穿过空荡荡的停车场找到向上电梯,羽绒服自带的兜帽拉到尽可能低,戴着口罩,只有一双细长眼睛望着微微泛光的地面。

出了电梯朝刚刚在手机里见到的特护病房走去,还未到门口听到一串苦苦哀求,声音属于来自不清楚是真妈还是干妈的中年妇女,内容翻来覆去只有一个——不能住在这儿,不是IcU胜似IcU,一天3000块根本承受不起,既然没事了要转到普通病房,刚刚抢救花了二万二,其中一半都是借的……

姜芋等在门口,耐心是很少人具备的美德,果然过了十多分钟后,尝试说服最后不堪忍受的医生从里边落荒而逃,走到护士站对刚才指挥护工——应该是护士长说道“同意换病房,再让他们签一个医院免责!”

护士长原本竖着的耳朵立刻照办,坐在门口凳子上像是某个病房家属的姜芋清晰听到护士长颐指气使吩咐两个小护士去把一间普通病房的床位旁装一些必须要的仪器。

趁着小护士抱怨着准备,姜芋站起身来朝着安排后病房走去,环视一圈,拉开一侧的床头柜,把手心里的小玩意黏在柜顶的木板上,尽管隔着一层木头声音会有些发闷,对于绿毛从国外黑市带回来的,清晰度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