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于业从背后掏出来两本册子交给陈侃:“这是我这段时间晚上熬夜写出来的关于接下来一个阶段化工发展的思路。

一本册子是石油化工,这个可能在晋地暂时用不到,但是以后肯定会用到的。

另外一本册子是煤化工,以晋地充沛的原材料供给,接下来应该是我们大力发展的目标。

供你参考吧。”

陈侃接过老师递过来的这两本册子,这两本册子都不太厚,每本只有二十多页的样子,但是这每一页都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化学式、设备构图还有各种反应参数,足以看得出来于业的呕心沥血,这是付出了极大的精力。

不仅于业付出了极大的精力,这两本册子对华国此时的化工业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立足于当前现实,给出了未来发展路线。

陈侃看得出来,这本册子直接给出了未来二十年华国化工行业发展的图景。

只要自己按照这两本册子的规划来一步步实现,那么自己未来必然可以成为华国化工领域的话事人之一。

老师一手把自己送上了如此高度,这份恩情不可谓不重。

“老师......”

等陈侃抬起头来想要说些什么的时候,于业都已经转身走了。

“你小子记住了,只有三个月的时间,要是你小子没办法把燎原兵工厂需要的那几样材料和制备工艺给老子摸透了,老子把你吊起来打!”

于业冲着背后摆摆手,头也不回地离开。

......

“老师,你说的这个近炸引信虽然好,但是这个研制的难度极高啊。”

实验室里,一个年轻的学生皱着眉头跟于业说道。

“张应,这事儿肯定很难,不难我交给你干什么?”

于业带着一个年轻学生,正在跟他讲这个近炸引信的原理,分析近炸引信所遇到的难题。

张应:“......”

这年轻学生也是最开始被于业收拢过来的15名大学生之一,之前是物理学专业的学生,于业让他先跟着郭守觉负责了一段时间的电力系统,之前也跟着陈侃研究了压电陶瓷以及系统性的学了引信知识,于业决定带着他完成近炸引信的研发工作。

这玩意儿可谓是防空历史上的一大杀器。

在历史上,在这玩意儿没有发明之前,平均好几千发高射炮才能打落一架飞机,即便有了雷达和定时引信的帮忙,在没有近炸引信发明之前最低也需要平均500发左右的炮弹才能打落一架飞机。

像之前黄连沟空战,那是有了足够的地利,加之鬼子轻敌才打出来的传奇战役。

如今平安县城一马平川,可没有了当时的地利,而且还不能引诱鬼子深入,所以只有开发出绝对的杀招,才能防好鬼子空军的轰炸。

于业答应杨兴的特殊炮弹就是加装了近炸引信的高射炮弹。

“老师,我昨天按照您给我的思路计算了一下,整个高射炮在炮膛内将会承受2万个重力加速度,出膛以后炮弹会以每分钟3万转的速度急速旋转。

这种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多精密元件根本就没有办法承受。”

张应也是有点头疼,接到老师给的课题的时候本来是很兴奋的,但是当他绞尽脑汁发现想出来的办法都不太行的时候,就有点憋屈了。

特别是跟他一起的其他同学,事业都干得风生水起,自己这个压力更加大了。

“什么时候跟你说要用精密的元件了?”

于业没好气地说道。

“一直跟你们说,我们所有的军工产品一定要秉承一个原则,那就是皮实耐用,操作简单。

性能再好的东西,如果做不到稳定结实,而且我们任何一个战士拿起来稍微培训一下就能用,这就不是一个好的军工产品。”

于业点着张应的头说道。

“是,老师,我一定注意。”

“记得我之前跟你们所有人讲的这个技术黑箱理论吗?对于我们军工产品来说,特别是基层战士所用的武器来说,最适合使用技术黑箱原理的。”

于业平复下来情绪跟自己这个学生解释道。

“老师,我想起来了,技术黑箱就是让黑箱里边的东西足够精密足够高科技,但是外边使用的人操作起来足够简单。”

“是的,算你小子记性还不错。”

于业点点头,现在41年这个当口,技术距离普通人的距离还不是那么远,很多技术无论是表面还是内里都还算是便于接受,在几十年之后,大多数的普通人面对的都是技术黑箱,个人计算机是这样,手机其实也是这样。

“我现在有个思路,具体的技术路线交给你来执行。但是,我提前要求你,目前你所参与的这个项目是当今世界一流的顶尖科技,必须要做好保密工作。

除了我之外,谁都不能透露。

而且,后续所做的每一次实验都必须要有完整的实验记录。

你发射出去的每一发炮弹,没有爆炸的,都必须要给我找到。就算是引信的‘尸体’也必须给我拿回来!”

于业非常严肃地说道。

“是,老师!”

张应被于业严肃的语气震慑到了,不由自主地站直了身体。

“张应,现在是军中,军无戏言。如果真的泄密了,那我就只能军法从事了。

还有,工作的时候要称呼职务!”

“是,厂长!”

张应心中一凛,啪的一声朝于业敬了一个军礼。

在如今这个当口,近炸引信还只是存在英国设计图纸上的技术,现在他们还抽不出人手和财力来研究这项技术,应该会在41年年中的时候将这项设计转交给米国,米国花费大量时间、人力物力把Vt近炸引信给做出来,成为鬼子在太平洋战场上飞机的噩梦。

而米国也靠卖Vt近炸引信赚了大量的财富,数钱数到手软。

不过,世界上这些老牌军工强国不会想到,在41年华国晋西北的某个之前并不知名的小县城里,于业正带着他的一个学生朝着这项颠覆整个空战历史的技术发起冲锋。

经过一年的沉淀,于业终于开始触摸到这个年代最顶尖的技术了,他再次走到了时代技术的前沿。

这一切,除了这师徒两人以外,无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