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打球打痛快了,叶舟接过徐大刚递过来的水,喝了几口之后,感觉时机也合适,就问徐大刚说:“大刚,关于高考你有什么想法?或者说,你对以后的职业有什么规划。”

徐大刚说:“叶阿姨,其实我心里挺矛盾的。从情怀上来说,我希望子承父业,我想当兵。

但是,我也知道妈妈对我的期望值不一样。

当初爸爸上战场的时候,妈妈应该每天都过得很焦虑,她必定是不希望这种为亲人担忧的事情再次上演。

妈妈希望我能够读地方大学,完成她的梦想。

可是我这成绩吧……想要考好大学很难。”

叶舟说:“大刚,你肯定没有跟你妈妈好好谈过。

据我所知,你妈妈还是同意你读军校的。

但是,军校也不是地里的白菜,随便你怎么摘。

接下来的半年,你还是要抓紧。”

徐大刚说:“嗯,我知道。我觉得我的理科还挺好的,就是文科不太行。文科补起来好麻烦啊……我都不知道怎么开始。给我补课的大学生,他考试应该挺会考的,可是他讲的东西我听不明白。”

叶舟忍不住笑了。

徐大刚能够说出这番话,确实证明这孩子挺聪明的。

叶舟说:“文科想补起来其实也容易。”

徐大刚的眼睛亮了,“怎么补呀?”

叶舟和徐大刚回到楼上,这会儿程大姐已经买菜回来,正在厨房里做饭。

看到儿子的那一刻,程大姐也重重地松了一口气,这孩子的精气神回来了。

她正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就看到儿子飞快地跑回房间,拿出笔和纸,再出来的时候就一副虔诚的样子问:“叶阿姨,您说吧,我来记。”

叶舟说:“语文的阅读理解、文言文、作文,分数占比很高,只要把这些套一套,分数就能提高不少。”

课外辅导机构还得需要十年的时间才会发展起来,有些机构有的好的老师,其实就是教孩子怎么应付应试教育。

叶舟在原来的世界里,有一个中学同学就是辅导机构里的语文老师,她曾经跟叶舟说过,语文提分的一些办法。

虽然说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科,但是一个熟悉应试教育的人,也能够总结出一些办法。

叶舟把同学的办法传授给徐大刚。

至于英语方面,首先就是要累积词汇。

叶舟说:“回头让诗月监督你默写单词,从现在开始,每天100个单词,到高考的时候,也能提高不少分。”

吃过晚饭,程大姐送叶舟回去的时候,正准备说感谢的话,叶舟就抢先把徐大刚心里的焦虑告诉程大姐。

“程大姐,大刚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最敏感的时候,所以跟他们说话也需要方式方法。

尚美静的事情,让他变得否认自己,这个时候已经要及时拉他一把,不要让他变得自卑。

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让他明白,家庭是他最大的后盾。”

程大姐说:“原来当父母的也是一门学问。”

又过了两天,就是陶亿豪小朋友的百日宴。

陶国庆抱着儿子,给双胞胎看,“怎么样?弟弟是不是长得跟你们一样帅,一点也不皱巴巴的。”

宋瞳认真地纠正说:“陶叔叔,宝宝是你家的宝宝,应该长得跟你像才对。”

宋时若有所思地问:“陶叔叔,你为什么给弟弟取这个名字?你希望他成为亿万富豪吗?”

陶国庆说:“难道你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吗?”

宋时说:“寄予美好愿望的名字都是好的。”

另一边,段从安跟叶舟他们说:“名字其实是我取的。我们全家也是准备了好多个名字,选来选去,最终还是选了这么一个以后不愁吃不愁穿的名字。”

段从安说,孩子还没有满月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她醒来发现陶国庆抱着孩子,一边喂奶一边默默流泪。

段从安还以为他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起来给孩子冲奶粉,睡不好才委屈得哭了。

她反省自己的时候,陶国庆跟她说,他哭并不是因为睡不好。

相反,他很享受这种喂养孩子的感觉。

他那天晚上哭,其实是因为想他的父母了。

他父母去世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记忆。

父母是病逝的,哪怕他们生病之前,宋老爷子把他们送去最好的西医院,也没能救回他们的命。

父母临死之前,对陶国庆说:“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让自己不愁吃不愁穿。”

他现在也确实是不愁吃,不愁穿了,可是父母已经不在了。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段从安给孩子取了这个名字,也算是对孩子祖父母的一种回应吧。

叶舟注意到段从安房间的书桌上摆着不少资料,她问:“从安姐,你的产假不是还有半个月吗?这么快就投入工作了?”

其实这个年代的产假时间不长,但是段从安把各项休假的时间都算了进去,再加上她在怀孕期间,也赶做了好几个节目,产假期间都能用得上,电视台的领导给了她四个月的假期。

段从安说:“我就是想做一期新生儿及病的专题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生儿溶血症,特别是父母的血型,一个是o型一个是Ab型的,心理准备,遇到事情才不会慌。如果我不是在全国最好的医院,遇到那么有经验的医生,我们家亿豪或许就没那么幸运了。”

叶舟点点头,“从安姐,你这个记者真是让人肃然起敬。”

段从安笑,“我能够当上记者,还是多亏了你。

包括我能顺利调到央台,也是有你这样的贵人。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你虽然不是新闻行业的,但也是我的领路人。

让我成名的那几个报道,都是你帮我找的专题。

这么多年下来,我要是还没有点自己的突破,哪能对得起你的慧眼识珠呀。”

程大姐说:“从安,叶老师慧眼识珠的人可不仅是你一个,我们这几个哪个不是啊?”

叶舟坦然地接受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夸赞。

日子过得很快,陶亿豪的百日宴后,马上就是春节了。

时间来到了九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