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回大明摄政 > 第609章 谈走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儿臣见过父皇。”

朱厚照、朱厚炜上殿,日常走流程操作来上一通,便直奔主题。

“父皇,江南世家勾结倭寇之事,儿臣二人倒是有些看法。”

果然如此。

谢迁心中一沉,二位殿下难道打算对江南世家动手了吗?

那可真是有些不妙啊。

江南世家虽然经营了这老些年,在当地可谓是根深蒂固,但这天下终究是姓朱,若是二位殿下真因为这事对江南世家心中有怨要针对,日后朝堂上江南系的日子可能就不好过了。

虽然但是......近几年的朝堂,文官的日子好像本来就没好到哪里去,早已不是往昔。

不过,要是朱厚照、朱厚炜真打算都江南系,也不简单能多好过。

南方士人,尤其是江南的科举实力,在整个科举界都是数一数二,不对,根本就不用数二,那就是断层第一的存在。

大明存在百来年,南方文人猥琐发育了百来年,真不是什么好捏的软柿子,要是真要被针对,后面的局势恐怕会很乱,难以揣摩。

别小看文人,肚子里有那老些墨水的,心能干净不被墨汁浸染的能有几何?

一个博学、有心机、有城府的疯子,才是最可怕。

作为江南系的大佬,谢迁近几年对倭寇这件事真是挺头疼。

尤其是两次剿倭,老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不长脑子的玩意在那蹦跶,一个劲往朝堂上送证据。

真是......想死自己找棵歪脖树上吊不好吗,非得连累别人?

“你们有何看法?”

弘治皇帝闻言,倒是想要听听二人的意见。

虽然他的儿子往常经常惹祸,但能力确实可以,现在逐渐长大,眼看要不了几年就要娶妻生子了,他也要学会多听听孩子的意见。

毕竟弘治皇帝早就说过,这天下终有一天是朱厚照的。

“父皇,儿臣想问父皇和几位师傅一个问题,为何大明海禁多年,倭寇屡犯边境,走私屡禁不止,上到刘大夏一般的朝廷大员,小到普通商贩,都在冒死走私?”

朱厚照与朱厚炜互换眼神,按照之前二人得到消息后在蔚王府的商讨一般,没有选择直入主题,而是向弘治皇帝等人抛出了个问题。

“为何屡禁不止?”

弘治闻言不由微微皱眉,这......还能为啥,无君无父,不顾大明律、祖宗之法,心中只有贪念呗。

刘建、李东阳、谢迁却是饶有深意的微微眯眼。

二位殿下居然没有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反倒是抛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

为何屡禁不止?

其中情况可多了去了,根据不同的阶级不同身份有着不同的理由。

但归根结底其实都集中在一条上,海外的利益,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十之八九的人都难以将其忽视。

尤其是江南地区,经历过前宋繁荣海上丝绸之路并传承下来的世家大族们。

由奢入简难呐。

面对这么大一块被大明朝廷抛弃了的大蛋糕,他们怎么能忍得住不去啃几口?

“看来几位师傅都挺有想法,谁先说说?”

朱厚炜目光扫过,微笑开口。

一群老狐狸,对走私的事怕是了如指掌,但在这位置上却从未对其动过手腕。

终究是文官集团呐,要让他们完全站在大明的立场角度去办事,难喔。

“殿下,依老臣看,利益动人心,前宋时期海上贸易发达,每年自我中原远销海外的瓷器、茶叶、丝绸数不胜数,带回的金银也是不尽其数,想来是因此所动所以才会走上歧途挑衅大明律法。”

见朱厚炜瞅了过来,无奈之下,谢迁拱手发言。

“谢师傅说的在理,不愧是我大明的大学士,对这些问题了解挺到位。”

朱厚炜笑道,意味莫名。

蔚王殿下这是何意?

谢迁感觉不太对,总感觉被看穿了。

难道......蔚王殿下是在敲打他吗?

但随即,朱厚炜就恢复了正常,不再看向谢迁。

他这次可不是来搞老谢的。

目前的老谢对大明,至少对弘治朝、对弘治皇帝还是有用的。

只要不掀什么浪花搞幺蛾子,其实一些事他真懒得过于掰扯,高调搞垮一个文官集团的顶级大佬目前来看对镇国府的发展多少有些影响,不划算。

这次主要的内容,还是冲着走私去整。

“父皇,正如谢师傅所言,所谓的走私,归根究底还是在一个利上。”

“咱们大明很大,达到要看遍大明的大好河山需要花费的时间得用年记。”

“大明物产也丰富,瓷器、茶叶、丝绸,都是大明的特产,前宋那些腐朽的软蛋文官们几班都被打成了狗脑子也能将财政搞上去,靠得就是海上丝绸之路。”朱厚照插嘴道。

虽然他看不清大怂,但不得不承认人家搞钱真是一把好手。

镇国府现在蒸蒸日上,但它比起当初的大怂简直不值一提,人家赚的钱跟咱目前的水平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

“咳咳......”

刘建、谢迁、李东阳闻言倒是尴尬的轻咳两声。

虽然但是,前宋其实才是他们心中最好的时代,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刑不上大夫,想想就让后世的文人们口水流不停,恨自己没生在好时候。

“而这些发展,也使得江南地区的纺织业、制造业蓬勃发展,打个比方就是在那段时期人们为了更多往外卖产品,织布的效率提高了,种茶、种棉的面积提高了,制作瓷器的工艺也提高了一大截。”

“但当时间来到咱们大明,咱们海禁了,一直以来不断发展的工艺被扫进了垃圾堆。”

“许多以此牟利的、以此为生的人无法再靠此道生存,活不下去了。”

“那么为了生存,他们只能选择铤而走险,因为他们就是靠这吃饭的,要是丢了他们一样会死,既然都是死,不如搏上一博。”

“那为何不卖给百姓们,我大明富有四海,民众无数,难道还消耗不了吗?”

弘治皇帝疑惑,衣不蔽体者,天下何其之多,这自己家都有大窟窿填不上,往家里填不就行了?

“父皇,您没事吧?这种问题你也能问的出口?”

“一般人家谁用的起丝绸、瓷器,喝得起名贵的名茶?”

“要真在卖给这些百姓让他们消耗,生产的不让趁早关门滚蛋罢了,关门起码不用往里搭。”

朱厚照诧异,这是本宫父皇?怎么能问出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