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重生70年,觉醒系统从打猎开始 > 第832章 人心总是有倾向性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2章 人心总是有倾向性的

“不行,这钱太多了,应该没你说的那么严重吧?”

黄老汉明显不信,可苏宇不能犹豫啊,这再等下去,最后出手的还是他,还不如一劳永逸,此时就解决此事。

“爹,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您问问你闺女,我已经为家人购粮,同样是一千斤。”

黄老汉看向闺女,黄夙娥点了点头,对老爹说道:“爹,您就收着吧,你要是不愿意收苏宇的钱,那闺女拿给您。”

黄夙娥似乎早有准备,从内衬衣服里掏出来一个手绢包裹,里面全是大黑牛,黄夙娥直接掏出来了二十张大黑十递了过去。

“胡闹,你的钱,还不是人家苏宇的?”

那倒也是,只是苏宇给钱时非常随意,让她当家里的开支,给弟弟妹妹花,给母亲花,给自家花,也给自己花,总之想怎么花怎么花。

主要是苏宇了解她的性格,不是那种败家炫富的性格,也不是爱往娘家送好东西的人,这才给她一定的自主权。

“那怎么一样?我给的是我给的,您女婿给您的是您女婿给的,您要是不好意思收他的,那就拿我的给您的。”

还好,她没有说给了我的钱就是我的了,这种惊天言论,否则苏宇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要说给她一大耳刮子,估计自己都走不出这门,何况对方还怀孕了,你要说不动手,这话是真气人,钱他不在意,但三观必须正。

好在这个时代女人大部分还是比较淳朴的,这话也不过是为了劝说父亲收下。

苏宇也赶忙帮忙劝说,可黄老汉还是犹豫不决,几个儿子倒是没有开口。

他们上着班呢,吃的是计划粮,即便计划粮被削减,也不会被饿死,起码不会让工人饿着肚子干活。

“爹,您别怕还不起人情,一个女婿半个儿,您怕什么?何况此时还不起,不代表以后也还不起,难道你还担心我两个哥哥忘恩负义吗?”

那意思是以后让我哥慢慢还就是了,不用担心接受了女婿太多好处,自家闺女在婆家抬不起头,毕竟说好的是借,大哥,二哥迟早会还的,这又不是施舍。

“那……行吧,小宇你脑瓜子好使,既然你说会有雪灾,我肯定是相信的,等过了年,我就让你两个大舅哥去购粮。”

“好好好,那就安心收着吧。”

苏宇把粮食和二十张大黑牛塞进了黄老汉怀里,黄老头还是接受了苏宇的心意。

“唉……照你的意思来说,来年岂不会饿死很多人?”

见老汉惆怅,苏宇我叹了一口气,他也无可奈何,他能救一个两个,十个八个,但你让他一个市,甚至是一个省,他也无能为力。

此次雪灾覆盖全省,但也有重灾户和轻灾区之分,其他几个市,此时已经有地方停止下雪了,说不定来年收成反而变好了。

但那些没停雪的地方,可就未必了,关键是冷气流来了,一天比一天冷。

如果只是下雪,还不至于让粮食减产,因为迟早会化雪,但寒冷,会让小麦根部被冻坏,同时雪灾还会形成洪涝,导致粮食减产。

他之所以购买那么多粮食,倒也不是想发国难财,而是不想看到众人买不到粮食时等死,他想真要遇到可怜之人,自己有出手的机会,而不至于连出手机会都没有。

几万斤粮食,也就五六千块钱,撑死不到一万块钱,可要是真能换回几百几千条人命,那也值了。

但苏宇也不是活菩萨,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当圣母的,何况他可是励志要当奸商的人,因为奸商才能发财,无商不奸,而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个义字就很讲究了。

这场雪是对众人的一场考验,何尝不是对苏宇人性的一次考验呢?他要是能忍受众人死去而无动于衷,说明他确实适合做个奸商,他要是受不了,菩萨心犯了,那往后也别做生意了。

等以后有了股市,买几个后世妖股,投资几个未来大红大紫的企业,安心吃利益吧。

慈不掌兵义不掌财,这是亘古不变的,换句话说,哪个有钱人没有一段见不得光的起家世呢?

即便真有,也会在规则之内避税,如果真按照规定纳税,几乎赚不到钱,或者说承担风险的成本太高了,经不起任何风浪。

等叮嘱完了岳父,喝了茶,聊了天,下午两三点钟苏宇就要开始告辞了。

苏宇带来的礼物,黄家也全都收下了,除了必要的糕点,烟酒,还有一些肉,是苏宇从空间拿出来的狍子肉,带过来了十来斤。

“爹娘,大哥二哥,你们回去吧,我们走了。”

苏宇,黄夙娥跟家人告别,苏宇牵着马同样跟众人告别,离开了黄家村。

“当家的,你不会怪我自作主张,要给家里钱吧?”

马车内,黄夙娥的声音传出。

自从苏宇开始大肆购粮,足足几万斤粮食由苏宇垫资给全体狩猎队购得一年的粮食。

而且他自己也要了一千斤,只是这一千斤,他没有要,而是放进了老院。

黄夙娥就开始忧心忡忡了,因为是夫妻,他对苏宇还是比较了解的,她到不得安心自己家挨饿,因为苏宇不会想不到,既然他决定把这一千斤粮食放入老院,十之八九就没打算拿回来。

但黄夙娥也没有担心自己家咋办?她也没问苏宇,因为她知道苏宇自有打算,不会让她挨饿。

但正是如此大肆购粮的行为让黄夙娥忧虑,因为她了解苏宇这个人,从不干没把握的事,而且每一件事都有迹可循,有理可依,他能这么干,必然是确定了来年还减产,否则不会如此急迫,甚至是不怕影响的购粮。

给狩猎队购粮足足小五万斤,为了运回他们家里,动用了家族至亲之人,如亲叔叔,亲大伯,堂兄弟等帮忙运输。

这帮人在当下属于一家人,毕竟像是苏宇家这种大伯还是极少数的,大多数都像苏宇亲三叔这样,亲如一家。

这不是感情多好决定的,有句话叫爱情需要培养的土壤,才能开出娇艳的花朵。

那么亲情何尝不是呢?二十世纪后人们一切向钱看了,亲叔叔,亲大伯也没有那么亲了。

借了钱同样需要还,可如今的亲情不一样,因为土壤不一样,因为一些老规矩,老人在,不分家,每年一起过年,即便家人很多,却亲如一家,自始至终你没体验过小家是什么,那就无从说起是否这个人自私,因为你没机会自私。

这就导致没出五服的人,活了大半辈子跟某某家一直是一家人,你说老祖宗死了,难道在情感上就能立马扭转态度?说老祖宗死了,你只是我堂叔的儿子,咱们两家不是一家人?这可能吗?

所以七八十年代,家里做点好吃的,说给你某某叔,某某大伯送点过去,非常正常,非常常见,因为上半辈子都是一起过年,有啥事老祖宗让你去帮他,你还能反驳不成?

所以这种宗族亲,非常可怕,古代那都是大家族,豪绅,世家等,都是用自己人,因为轻易不会背叛。

举族之力送你入朝为官,福泽全族,而到了这个时代,则是举全村之力送你去上大学,不过这个现象,你只能在七八十年代还能看到,过了这个时代,你就看不到了,毕竟凭什么全村凑钱给你上大学?

想法变了?不,是土壤变了,莫说同村,就是亲大伯,亲叔叔负责送你去上大学都有不愿意的,何况是陌生的没出五服的族人?

可现在的族人还是很亲的,所以狩猎队请他们帮忙,只要不是危机以及利益,他们是不会背叛的,这个购粮消息短时间内也不会泄露,可等雪灾成为既定事实,可就未必了。

毕竟亲叔,亲大伯知道你家有一千斤粮食,而他买不到粮食,要么你借他点,要么他会因为这种不平衡把消息传出去。

这个消息注定会暴露,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可苏宇还是那么急,但凡购粮分为多次,每次少一点,这个消息也不会泄露。

所以黄夙娥深刻认识到,粮食要涨价了,否则苏宇不会那么急,而她忧虑的就是怎么开口跟苏宇说?帮帮她的家人?

最终她决定不开口了,如果苏宇忘了她家里人,那她就在离开时给家里人偷偷留下钱,叮嘱大哥去买粮,大不了入黑市时小心点。

这才是她特意带了钱过来的原因,她包裹里,可不止带了二百,因为二百可买不到一千斤粮食,因为黑市不需要粮食买粮,只需要钱,同样的,黑市价格也不是粮食局能比的,价格会贵一些,而大雪天,无疑会更贵。

她可是足足拿了五百块钱,如果苏宇不开口提醒,甚至没打算帮她家,那她就偷偷给钱,如果苏宇开口提醒了,但没有给粮票或者票,那她就给。

因为苏宇只为家人买了粮,好几天了,没有提起这件事,她心里不踏实,因此她准备了多种方案,当然,她也不是说只为帮家人,而损害自己男人的利益而不顾的人,但救命粮,她必须出手,至于以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只是她没想到,苏宇虽然没提过帮她家的事,但心里一直记得,并且随身携带了粮票,可以走正规程序购粮,还给了购粮钱,这让她心生愧疚,之前心里的埋怨,仿佛是一个巴掌,抽的她七荤八素。

“别多想,谁不是娘生爹养的,你明知明年有灾,想出手帮助你家里人渡过难关,人之常情罢了,我才娶你一年多,而岳父岳母养育你了十八年,你要是都忘了,那才让我怀疑你的人品呢。”

“那你不怪我拿咱家的钱给我娘家吗?”

这种行为,几乎是禁忌,婆媳之间吵架,往往都是儿媳妇拿东西回娘家,被骂导致的,因为穷所以才斤斤计较,或许儿媳妇只是拿几个窝头回娘家,可婆婆看到就觉得败家了,说白了就是穷。

你想啊,有些老人甚至自杀,只为省下粮食给孙子吃,她能不计较太多吗?

“这又不平时,这是救命,我怎么会怪你呢?女子也有赡养义务,别多想,我既然娶了你,那你的义务,自然也是我的,有能力就多出,没能力就少出,尽心即可。”

“嗯,当家的,你人真好。”

得,被发好人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