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陈浩云的命令下,织田家部队还真没有四面开花的那种。
而是除了毗邻河滨乡的位置外,其他毗邻其他乡的连接关卡要地,直接派遣精锐部队进驻,并且民夫在这些险要之处飞速的修建简陋防御措施。
别以为简易的防御措施就没有什么用。
凭借地势和极少数的守军,多一扇栅栏,就能抵挡凶猛的敌军好几天呢。
没法,这鬼地方的战斗力就是如此。
而且就算你战力强悍,地形限制你的发挥,有力没处施展。
所以这鬼地方才会有如此多的武家。
因为十来个人占据一处紧要关卡,那就能掌控身后大片土地的地形,真的是满世界都是。
原本因为织田家大动员,而被迫跟着大动员的周边势力。
一看毗邻自己的织田家在自己这个方向居然做出防守姿态,那自然是大大的松口气。
没掺和反织田联盟的势力,自然开始取消大动员,只是以防万一的把常备兵拉到边界对峙,然后派出大票忍者打探情报,其余就是该干嘛就干嘛。
而加入反织田联盟的势力,互相沟通一下,发现只有河滨乡那边没有改变,其他位置关卡都进入防守状态。
这哪儿还不清楚织田家准备主攻河滨乡啊。
对于织田家的主攻方向,其实之前大家都有预料,都认为织田家第一个打的就是河滨乡。
理由多多,什么河滨乡土地肥沃,什么织田家是出身河滨乡的,什么织田家和岩上家的族系矛盾,什么织田家在河滨乡有优势等等。
所以对织田家主攻河滨乡,大家都有所准备的。
遵守约定的势力,要不准备从自己这方攻打青田乡,以其牵扯织田家的精力,为河滨乡减压。
要不就是派遣部队前往河滨乡支持盟友。
但,人心是复杂的,人又是自私的。
之前联盟时说得好好的事,并且打心底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但真要开始割肉的时候,却又会想东想西。
所以真正出动兵力去河滨乡增援的势力,有,但没几个,而且出动的兵力也不是精锐。
至于攻打青田乡,那就更是没有一个。
全都是派遣部队在边界虚张声势,没谁动真格。
真正动真格的自然是河滨乡的岩上家。
但说出来会让人不敢相信,真正焦急的是岩上家的家主和所谓的继承人,下面的家臣们,表面也紧张严肃,但心底却有些轻松。
甚至整个河滨乡的气氛也紧张不起来,虽然大兵调动集结不休,无数的物资都在运转,所有人都忙忙碌碌一副大战将临的样子。
但不论是普通人,还是武士、兵丁们,各个都有些淡然的样子。
就不说陈浩云派遣的忍者潜伏在河滨乡宣扬了些什么,勾引了多少人的事。
说不定那个负责调动物资的奉行头目,另外就有着织田家武士身份。
那个站岗的士兵,可能就有着织田忍的身份。
可以说,暗地里,织田家已经把岩上家给渗透得跟个筛子一样。
除了这些外人不知道的事情外,河滨乡这边之所以如此平静。
很简单,这和要攻打河滨乡的人是织田信长,也就是陈浩云有关。
别忘了,陈浩云之前可是岩上家的嫡长公子,理所当然的继承人。
这继承人都当了十几年了,也就是一年前才被剥夺岩上家继承人身份,被赶出去自立门户的。
一开始这个消息传遍河滨乡的时候,可没少人对陈浩云心中怜惜。
但在这乱世,这种事却又是常见到都麻木了。
所以大家只能对这个十几年的继承人表示可怜可惜而已,不会想着去帮忙什么的。
可陈浩云给他们展示了什么叫做奇迹的事。
先是把一个贫乏的小小领地,开发成万石领地,然后直接反击把河那边的一个千石武家地盘给夺了下来。
再加上陈浩云这不可思议的大撒币模样,用钱,硬生生的把小小的领地给弄得繁荣不已,武力又是如此强悍。
河滨乡那些知道陈浩云出身的人,自然目光闪烁,一些脑子发热而且没法发展的人,甚至直接就投奔了陈浩云。
等到河滨乡和青田乡开战,岩上家组成的联军被青田乡压着打,但陈浩云的织田家却直接长驱直入,直接把青田乡给占了。
这个匪夷所思的战果,直接就让河滨乡的人兴奋到难耐。
但后来局势却直接变成岩上家和织田家对峙起来,却是普通人想都想不到。
在他们简朴的思想中,织田家不是岩上家的嫡长子吗?
现在织田家占了和河滨乡开打不知道多少年的青田乡,两个乡合并为一家,让自己终于可以享受到和平了,这样的事不好吗?
怎么青田乡和河滨乡还是处于敌对状态?
岩上家为何要敌视织田家?
搞不懂啊!
在这些普通人的想法中,既然织田家是岩上家的嫡长子,那么干脆把家业让给嫡长子继承,两家合并为一家,上上下下都开心,何乐而不为,为毛还要继续打仗?
所以现在这个情况是,河滨乡的人是没有战意,因为他们感觉,这是被赶出家门的嫡长子,打回来继承家业。
自己这些始终被管束的人,何必为这个上头的家业争夺而卖命呢?
真要说起来,他们的心是站在当了十几年继承人的陈浩云这边的,毕竟新的继承人也才上位一年多。
在整个河滨乡的普通人心中,新继承人是个陌生人,反倒陈浩云这位旧继承人,算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有亲近感。
所以民心这就简单,两个人争夺一份和你没有丝毫关系的东西,一个是认识了十几年的人,一个是才认识一年的人,两者之间和你没有利益关系,关系都是不冷不热的那种,单凭感情来站队的话,你站谁那边?
织田忍自然察觉到河滨乡的民心变化,特别是岩上家直属领地的民心变化,当然是一边把情报禀报上去,一边开始更卖力的勾引这些心思无意识中有了偏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