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南宋桂枝传之临安风华 > 结局 — 梦影归尘桂魂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这一生不长,但却慢。

故事讲起来更是漫长不已,不如亲自去瞧。这期间云娟没有一直留在宫里,她替桂枝去了江南,在苏州祭拜了苏姒锦与马远;又去了镇江,当年陇上踏歌图的画面如今在每一处都可见到;也去了金陵,去看了桂枝说的那处不曾去过的孔子庙,确实修缮得极好;沿途品了当年桂枝尝过的蒙顶石花,尝了霍弘连吃两碗的烂肉面,去了当年和向北一起调查水贼的那条江,乘着小舟一路南下……

每次回宫时,见其绘声绘色地形容如今的外面,桂枝只是笑着看向她,眼底尽是欣慰。

然而一转眼。

如今的桂枝,已经七十岁了。这一年云娟没有再出游。

七十岁大寿,赵昀办得异常隆重,当下朝中,史弥远虽然已经死了,但尚余许多佞臣。

桂枝看得见,却无心再管。余生能顾好一个人,便也足够。

蔡奚琳三年前病故,桂枝亦将她葬在了篱笆园,而那一次去却发现篱笆园不知怎的多了一处坟冢,守院子的人从霍弘,变成了一个小童。

为此,桂枝亦神伤了许久。

好在云娟一有空闲便会缠着她问那些年发生的故事,故而近些年来她也并不孤独。

转眼,又该过寿了,七十一大寿。

不知怎的,就在大寿前夜,桂枝侧卧在榻忽然听闻殿外传来声响。

传呼几声不见人来,她下榻而出,然而刚推开门,却见慈明殿内祥瑞笼罩,紫气氤氲,尤其是那后院的数百颗桂树此时无风自动,宛如一颗颗仙树一般。

隐约间,她看到了几个人站在殿前。

“桂儿!”

忽然一声明亮的嗓音,将她的思绪拽回数年之前,那是一道欢快明亮的声音,很是熟悉。

“苏姐姐……”桂枝朝着那几道模糊的身影走去,离得近了却发现,眼前正是苏姒锦、马远、向北以及曲夜来……

“你们……”桂枝惊觉发现此时的苏姐姐竟还是当年那般年轻,马远也是正值壮年,向北和曲夜来他们亦是如此,他二人还如当年模样,如那年芳华正好,在青葱岁月中相识相知时的模样一般,清澈无瑕。

她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见到他们,此时也不想再去追根溯源地思考,只是瞧见这些人,内心便已充盈、慰藉了。

他们没有再说话,只是立在那看似触手可及却又无比遥远的云雾中,回望着她,那眼中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有千言万语夹藏其中,是以无需开口仅是对视便能互相会意。

那是来自手足挚友间的关怀。

“桂儿……”尚处在那股温存中不能自已的桂枝又听到身后有人唤她。这是谁?

再回首……眼眶终究一紧,鼻头总算一皱,双目模糊了、热泪盈眶了,尘封几十年的情感得到了释放。

她身后,圣人太皇太后与张夫人携手相伴,圣人太皇太后的身后站着已去世多年的张宗尹,张夫人身后则是霍弘与玲儿姐姐。众人望着她,而张夫人与圣人太皇太后尤其慈眉善目,同样,她们没有再开口,只是柔情地看着桂枝,眼中满是怜爱。

“太后……夫人……”桂枝迎着双手,唇齿微微发颤,未语泪先流。

自己这一生若无她们,怕是寸步难行,这是来自非亲之人但胜似亲人的关爱。

转身又是一声……“桂儿。”

这次……这次是两道声音。

桂枝有些不敢相信,她甚至一时不敢回头,可强烈的期待与希望驱使着她转过身。

一时间涕泪交纵,那是积攒了一生一世的思念,那是沉淀了无数日夜的辛酸,亦是尝尽人间苦涩后的委屈,种种情感交织汇聚再交织,化作连珠泪雨洒落不尽,一声“爹、娘”,足以将她这一生无数次凝望夜空的思念释放。

这次不同了,爹爹与娘亲携手来到了半跪在地上的泣不成声的桂枝身前,杨纪仍是当年模样,仍是那个意气风发、心怀报国之心的理学先生,母亲亦是记忆中的模样,丝毫没有改变。

“爹……娘!”

“孩儿,每晚都会看向天上的星星,但从未如今日这般,真真切切地再看到你们,孩儿好想你们……”近七十一岁的杨桂枝,此时哭得如孩童一般。

杨纪说话了,他抚摸着桂枝的脑袋,那感觉真切得很!

“苦了你了,桂儿。”话音落下,他的手中不知何时出现了一支丹桂。杨纪将其递到桂枝面前,后者不自觉地接住了它。

她环视周围,除了方才出现的那些人之外,还有许多……在这一生中多多少少与她有交集的人,都出现了。

“爹,娘,带桂儿走吧?”桂枝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复又转身看向身前爹娘,可这一转身二人早已不见,只剩下那薄薄烟雾。

“爹?娘?”怅然若失的感觉令她的心情一落千丈,又左顾右盼,发现方才那些人已尽数消失了。

“是啊……他们都已经去了,这世上哪有那颗抬头就能看到思念之人的星星!”桂枝掩面而泣,另一只手还捧着刚刚杨纪递给她的那株丹桂。

哭了不知多久,直至眼泪流干流尽,桂枝忽然察觉手中方才的那株事物发生了变化?

一株丹桂,当下……竟有了温度?

似乎是有所预料,桂枝赶忙抬头,眼前的人……正是赵扩。

“枝枝……”丹桂变成了赵扩的手,他正牵着桂枝,双目含情,外表是当年初见时那般年轻、英朗,但不变的是他眼中的爱意。

这抹爱意持续了一生,桂枝如今才发现,他从未变过。

赵扩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俯身与桂枝相拥,这股感觉桂枝很清楚,不是做梦,这个拥抱是有温度的,它比任何时候带来的感受都要炙热,真实!

二人便就这般拥着,用尽全力地搂着,生怕稍微一松手便会失去彼此……

翌日天明。

桂枝躺在榻上,虽未睁眼,但眸角的泪痕却是真真切切。

她的手上,身前,握着一枝丹桂。

半个时辰后。

有人来请安了,只因今日是杨桂枝的七十一大寿,赵昀安排了隆重的宴席。太常寺着教坊编排了精致的节目,这一切都如当年圣人太皇太后所感受的一样,但桂枝能体会到了,圣人太皇太后在意的并非是这偌大的宴筵,也不是这数以万计的珍宝,更非那珍馐美味。

她在意的,仅仅是这一日,所有人都在而已……

经过缜密的编排,紧张地筹备,寿宴在德寿宫正常举行,时间安排在了傍晚时节,有落日余晖与灯火交相辉映。

杨桂枝坐在当初圣人太皇太后坐的地方,看着下面的节目,或许是因为昨夜那场梦,她心中大概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故而一遍又一遍地看着周围的人,想记住他们的模样。

酒席宴上,百官推杯换盏互相吹捧结络,皇子之间纷纷结交党羽门徒,妃嫔带着各自的王爷、郡主在官家面前各自争艳……

这天下,还是那个天下……

一浪浪一潮潮随波逐流,并不会带走这些,每一代人都在重复着上一代人做过的事。

分明是一场为桂枝举办的寿宴,可真正与她相伴的,仿佛只有手中那株自她一早便捧着的丹桂。

她一点也不觉得百无聊赖,一点也不觉得孤独,反而心中很平静。直到……

场下云娟穿着一袭黑白混色的舞服登场。这舞服,不正是当年自己雁舞时所穿的吗?

“丫头,有心了。”桂枝笑着看向下方,看着云娟随着曲乐翩翩起舞。

在意舞蹈的人只在少数,将这股风雅存住的也只是少数,但桂枝瞧得格外认真。

不知何时,天边一群大雁展翅而来,为首的是小七。这么多年,它是否存在,是否陪伴?

在此一刻,它终于再次现身,引得全场千万人停下对话,纷纷瞩目。

小七带着雁群与云娟齐舞,与当年的自己,一模一样,最后摆成了一个寿字。不过不同的是,这一次,小七朝着相反的方向去了。

桂枝那不知何时已饱经风霜的脸上,总算由心地笑了一次,没有人听见,桂枝喃喃念道:

“雁……”

“南飞了……”

大雁群飞,去向了遥远的天际,飞向了桂枝心中所向往的那片净土。

舞蹈落幕,云娟拨开额角青丝享受着如山海般袭来的赞美,但她却只是望着台上的杨桂枝,满面愁容、神伤。

聚远楼上,桂枝已悄然垂首,握着身前的丹桂,永世长眠。

很快百官及官家就发现了皇太后仙逝,原本欢庆的寿宴,气氛当即凝重了起来。当夜,丧龙钟再度敲响二十七下。

所有听到这个声音的人都顿住了脚步,哀愁地盯着大内城墙。临安不论城内城外,南瓦北瓦优伶,皆出门跪拜,久叩不起。大内中,百官与官家跪拜于慈明殿内外,待宣读杨桂枝遗诰。

可谁曾想,其中只有四字:“叶落归根。”半月后,青溪燎源。

正值一年春盛之际,数辆马车运着漆黑的棺椁出了临安城,一路向西。途径和义乡,云娟遥望着远处的金石峰,山林葱茏,古刹隐藏在林木之间,那座故事中的“龙华禅寺”依然屹立不倒。她的眼中光芒交错,仿佛看见圣人幼年在此礼佛的场景。

走进寺庙,她轻轻摇晃着竹筒,竹筒内竹签摇晃声声作响,一支竹签随之掉出。一旁的法师接过签后便开口道:“东边月上正蝉娟,顷刻云遮亦暗存;或有圆时还有缺,自在平淡是至福。恭喜女施主此签乃是上上签,意为守得云开见月明,女施主将来必平安顺遂。”

云娟嫣然一笑,那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明媚而温暖。她轻轻告别法师,走出寺庙,上了马车便拿出了玉壶冰琴,一边抚琴一边口吟唱道: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随即寺庙内传来木鱼声,声声不断,那是僧人们的诵经声,也是佛法的传承声。

一路吟诵歌唱,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梓树坞。为首的马车上,云娟将手从冰琴上挪开,撩起帘幔朝外观望后欣然一笑。

“圣人或许也不会想到,当初杂草枯木丛生的梓树坞,如今,也已栽满了桂花树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