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活在历史里的严嵩觉得,自己会不会去毁堤淹田这件事可以另说,但如果自己的门下真的出现了这种背着自己去捅窟窿的举动,那他一定会让这个人生不如死。

比如画面里这个正在解释事情经过的叫罗文龙,他很难理解,这样的人是怎么混到通政使这个位置上去的。

什么怕阁老担心,不去请示,不淹是改,淹了也是改。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老百姓不体谅朝廷的难处,这种话是能说的吗?

事情传到了嘉靖皇帝那,自然就是要招人问话。

接着,各时代的掌权者们见证了用太监的美妙,因为杨金水真的将一手信息交待给了那个故作神秘的皇帝。

而通过剧情的对比,很多皇帝一致觉得,太监真比儿子还管用。

当那位小阁老直言不讳的表态,严府跟他胡宗宪无私可言时,各时空的古人都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位小阁老的刚愎自用。至于那句伤你妈的头,莫名的让人觉得有些好笑。

朱厚熜觉得,这个小阁老真是有派头。他看向严嵩,笑嘻嘻地问道:“你们家现在也是你儿子当家?”

严嵩赔笑道,“臣还是能管事的。”

“能管事最好,眼瞎耳聋的后果就是这样了。”

看着画面里的严嵩如此的期待着胡宗宪的到来,但严世蕃却一个劲的要把胡宗宪定性成叛徒,这样的局面着实让这几位看着直播的“当事人”们心里发闷。

特别是严世蕃,他现在真是有火都找不到地方发,他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在后人的眼里就是个纯傻子,一个小丑。

而这个电视剧里的这位跋扈的小阁老居然还私下去见了胡宗宪。

严世蕃现在真是想骂街,什么叫大明朝两京一十三都在我肩上担着,我tm担不了一点!更让他无语的是,当那个电视剧里的严世蕃说出这句台词时,在场的其他人都笑了,虽然在尽力地憋着,但他看得出来,他们都在笑。

朱厚熜倒是不用憋着,他是非常直接的大笑了起来,好像是自己的老婆真的刚生了一个孩子一样开心的大笑。

至于电视剧里二人的那点争论,他们倒是没什么好在意的,最后所有的心绪都集中在党争这个概念上。站在旁观者的视角,他们真的理解为什么萧盼盼看不上他们,这里面的所有人,几乎没有一个人去关心老百姓的死活,所有人的焦点都在怎么弄死对方上。

皇帝与大臣的对话充满了玄谈的氛围,在饭还是要分锅吃的思想指导下,胡宗宪没有能辞职,至于毁堤淹田的事也自然被这位玄妙的皇帝给盖了过去。

不过最令在场众人意外的是,各方势力的复盘会上,张居正居然郑重地说出了一句,干脆,让浙江乱起来。

这对于朱厚熜,对于其余时代的大明皇帝来说,无疑是一个小小的冲击。因为萧盼盼这个未来人认可张居正,因为在这部电视剧里,张居正的形象是那么的正派。这种双重的认定,让很多人会天然的认为这个剧里的张居正是如诸葛武侯一样的人物。

特别是按照朱厚熜悟出的那种逻辑,很多人已经基本判断张居正恐怕会是这段故事里那个力挽狂澜的角色。

万历朝的张居正看见这一幕也是感到愕然无比。他思考着,如果自己真的遇见了这样的情况,自己会做出这样的选择吗?

答案是不确定,因为这是党争,党争已经是对人不对事了,他自己凭什么免俗呢?

好在峰回路转,那位李太后出现了,将事情讲到了根子上,皇储该争,也是要争一争民心的。

这样的见识,让很多人都感到了自愧不如。也让万历朝的李太后十分高兴,他觉得自己在后人的眼中应该也是个不错的太后了。

与此同时,各时空的古人们也对那个所谓的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法都感到了嗤之以鼻。

这简直就是玩笑一般的说法。

倒是剧里胡宗宪对那位天真的高翰文的分析却也是值得赞赏,这真是一个知道实际事物的大臣才会说出来的言语,没有任何书本里的大义凛然,全是土地里,平头老百姓眼前能看见的实在东西。

“高翰文这种人就是典型的把自己泡在书里太久了,没有到社会上去历练过。”萧盼盼郑重地解释道,“对社会运作的现状只存在于自己的想象当中。他以为买田的人和卖田的人都只是一个代名词而已。”

“其实以前看到这时,我是很震惊的,我也不知道你们各个时代,是不是真的有这样的人,完全没有意识到,没粮的老百姓必然会贱卖土地,而所谓的富商豪绅们却不会压低田价,而法律,衙门会站在所谓公理国法的一边。”

朱厚熜和各时空的皇帝们也都在感叹,这高翰文的确是把自己放到了两难的位置上去。用胡宗宪的话说,嗷嗷待哺的灾民和有官府照应的大户,他哪个都不能对付。

到了这样的境地,的确也就真的到了亡国的边缘了。

“高翰文这样的人能成为所谓的探花郎,本质上就反应了你们古代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已经出现了错误,如果不改,以后自己的朝堂上必然就只剩下一帮只会清谈之人。”萧盼盼顿了顿,“而你们这些掌权者,最应该担心的地方就在于那些真正能做实事的人,被逼到了你们的对立面。”

听到这的李隆基莫名的觉得,这是在说自己。

接下来的时间,各时空的古人们,快速的意识到了电视剧里这个大明王朝的堕落和腐朽有多么的深刻。

沈一石的结局,让各代的帝王将相们看见了一个王朝从内部糜烂后的模样。巡盐后的分账比例上,更是让大明各代的皇帝们体会到了一把什么叫财政枯竭。

至于那位嘉靖皇帝咆哮的那就朕的钱,更是让无数的古人感到了可笑和可悲。这天下早就烂透了,这点钱已经没有意义了。

最后,海瑞的那封奏疏的确是振聋发聩,但对于各时代的统治者来说,这实在是太让他们难以接受了。

分割线————————

又被停止推荐了,这次是因为用了大量大明王朝里的台词,和小说版相似度太高了,被判定为抄袭。总的来说,这是我自己想偷懒以后造成的结果,毕竟这样写的确轻松,都不怎么过脑子,连查资料都省了。

也不知道这一关能不能过得去。

如果能过,这本书我也准备再加速度结束了,感觉好多雷啊。而且通过这次事件,我才发现,西红柿居然可以追回发出去的稿费,这是真的牛。

还是之前的规矩,在结果出来之前,我还是每天只更一章。

结果出来之后,如果过关,继续写。如果没有过关,嗯,新书可能也没有了。因为会被认定是抄袭嘛,西红柿这边我大概也就混不下去了。

总之,就这么个事,望大家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