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 > 第273章 先淹了那九个县再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3章 先淹了那九个县再说

接下来的戏码,朱厚熜看得兴趣盎然。因为戚继光和马宁远的对话,让他看得非常可乐。

“又是断水,又是踏苗,当兵吃粮,你们吃的是谁的粮!”

这一句斥问,明显是想让这些当兵的知道,他们的粮食是在来自老百姓的。

可这时马宁远立刻插嘴道:“当然是皇粮!”那正气凛然的样子,仿佛下一刻就能把戚继光给定性成搅乱国政的奸佞之臣。

“皇粮又是哪来的!”

面对戚继光的质问,马宁远这样饱读诗书的文人精英,当然不会踩到一个武夫丢出的语言陷阱当中。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粮当然是皇上的!”

朱厚熜很欣赏这个马宁远,他本能的喜欢这样思想忠诚的官员。不止是他,无数的当权者都喜欢这样的官员。

不过下一刻,他们的心情就有些不畅快了。

“说得好!”直播页面里,戚继光的目中闪过一抹狡黠,“那你们断的就是皇上的水!踏的就是皇上的苗!”

马宁远愣住了。

这就是被魔法打败的感觉。

朱厚熜好奇地瞄了戚继光一眼,思考这人是不是真的拥有这样的急智。反正万历朝的张居正知道,戚继光有这样的智慧。

“粮食,是老百姓辛辛苦苦种出来的,是老百姓的,哪怕是皇帝也是要靠老百姓去养的。这天下就没有哪一粒粮食是所谓的皇粮,它们都是老百姓的粮。”

萧盼盼随机开启了一次倒反天罡的输出,顿时间弄得各时代的当权者们都头大无比。

与此同时的,直播页面里,戚继光不理会马宁远的威胁和警告,直接带兵走了。

而面对民意沸腾的老百姓,公忠体国的马宁远直接放了话:“改稻为桑是朝廷的国策,你们要么自己改,要么卖给别人改,死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全浙江的人死绝了也得改!戚继光把兵带走了,朝廷还有百万官兵!聚众对抗,本府台这条命陪着你们!”

这样的官,真的让好多当权者都由衷的喜欢。反而是戚继光这种不懂得体会圣命的杀才,他们本能的不喜欢。

画面继续流转。

老百姓们很善良,他们没有闹,没有哭,只是安静的跟着马宁远回了杭州。而不过片刻,同仇敌忾的声讨就在总督府衙门里回荡了起来,似乎下一刻,大明的总督府就要出兵杀光聚集在衙门外的老百姓了。

只是当胡宗宪说道是自己让戚继光带兵走的人时,整个衙门里的人都安静了。

“看来你在后人的眼中,也是不错的。”朱厚熜对胡宗宪说道。

他现在已经逐渐掌握了一些后人的选角特点,正面人物给人的感觉和反面人物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

在这一点上,他就有些不喜欢那个饰演自己的演员,形象出众这不用说,但那阴损,自负,道貌岸然的样子却又是那么的入木三分,总之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胡宗宪本人对这样的表现倒是有些不太理解,但他也不打算去追究了,谁会傻到去拆自己的台子啊。

直播页面里的胡宗宪在众人震惊无比的目光中,从容不迫的转移了话题。

“以官府的名义向米市上的米行借贷一百万石粮,现在借贷了多少?”

“很少,都说缺粮。”回答的是郑泌昌。

嘉靖继续发挥着自己的实践,觉得这人长得尖嘴猴腮,肯定也不是什么好人。

“外省调的粮呢?”胡宗宪接着问道。

郑泌昌继续回答:“和往年一样,一粒也不愿意多给。”

“这就清楚了。”胡宗宪提高了声调,“我是浙直总督,又兼着浙江巡抚,朝廷要降罪,都是我的罪。百姓要骂娘,该骂我的娘。改稻为桑是国策,必须办。”

“可桑苗至少要长到秋后才有些嫩叶,一茬中秋蚕,一茬晚秋蚕,产的那点丝当年也换不回口粮。官府不借贷粮食,只叫稻农把稻田改了,秋后就没有饭吃,就要出反民!每年要多产三十万匹丝绸,一匹不能少。”

“可如果为了多产三十万匹丝绸,在我浙江出了三十万个反民,我胡宗宪一颗人头只怕交代不下来!”

胡宗宪的态度最后成为了奏疏,上到了朝廷。

对于大臣的奏疏居然最后会转到严府,还有什么严府才是内阁的说法,真是看的朱元璋想用自己四十三码的大靴子,隔空踢这个嘉靖的屁股。

自作聪明!他暗暗骂道。

至于严嵩府邸里,严世蕃的愤怒和撒娇,则让人为他感到悲哀。

“什么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冠冕堂皇!危言耸听!我看他胡宗宪是怕失了自己的前程!留退路!”

接下来古人见识到了儿子给老子使绊子的场面,很显然,这位小阁老非常希望能把胡宗宪从自己老爹的手下踢开,于是和自己的手下开始一唱一和,把胡宗宪和谭纶挂上钩,进而让他成为一个想投靠裕王的两面派。

不过首辅就是首辅,根本没有理会自己儿子的招数,

“换上你们,也只能这样做。谭纶不去,他好干;谭纶去了,背后就是裕王,裕王背后就是皇上,他不能毫无顾忌。”

“可改稻为桑本身就是皇上的旨意!”严世蕃咽不下这口气。

“胡宗宪也没说不改。关口是有个谭纶在,他要照你们那种改法就会给人口实。”

“爹!胡宗宪这封奏疏摆明了是讨裕王他们的好,东西都摆到您老眼前了,您老还护他的短?还说他这只是跟我过不去。我是谁?我不是你老的儿子吗?你老都八十一了,怎么就不想想,哪一天你老致仕了,或是百年了,除了你儿子没退路,谁都有退路。”

“那我问你,”严嵩望向了他,“裕王又是谁的儿子?”

严世蕃一怔,无言以对。

不过严嵩终究耍了个小心思。

朱厚熜看着直播画面里那个老成一坨腐肉的严嵩,拿着胡宗宪的奏疏想让自己表态,但结果又被自己原封不动打回来的桥段。

他觉得这的确像是自己能做出来的事。

但下一刻他被惊到了,不止是他很多当权者都被惊到了。

“你这就再给郑泌昌何茂才他们去封信。”得到结果的严世蕃开始布置命令,“告诉他们不要理胡宗宪,按我们原来议的那个方案放开手去干。”

“死活也就端午汛这一个机会了,决掉新安江那些闸口,先把那九个县淹了,然后让那些丝绸大户准备好粮食买田。买完田立刻给我种上桑苗,我今年就要见蚕丝!”

“内阁给他写个驳回的公文,我亲自来拟。老子得让他明白,他胡宗宪的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就是我们严家!”

分割线————

我不知道有多少朋友想看大明王朝的复述描写,但感觉也是有一定的数量。既然如此,那我就多写个几章,争取把几个名场面都写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