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根据我们当代史学家的研究,大唐的关中本位政策,注定了大唐必须在东北方向以战略防御为主,同时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调往西北。”

“这一判断,主要是在说明李治时期吐蕃崛起后,不得不采取的东北收缩,西北固守的国防政策。”

萧盼盼顿了顿,颇为可惜的感叹道:“说句题外话,大唐一直以来的东西对立问题,最好的调整时机就是在李治当政的时候。”

“在这一时期,关陇贵族遭到了削弱,同时关中的经济体量已经难以维持一个逐渐官僚化的大唐中枢朝廷。”

“而李治大部分时间都住在洛阳,所以非常符合经济中心南移的情况。科举的进一步推广和完善,又有利于实现全国一盘棋的政治规划。”

“之前也提过了,武女皇从辅政到执政期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客观加速官僚队伍新陈代谢的做法,是有利于国家从门阀时代向专业官僚时代转变的。”

“这一切都意味着,大唐有机会弥合东西矛盾,甚至推动进一步的政治改革。”

萧盼盼摇头,“但很可惜的,这种历史转变往往都是被动的。很少能有当权者去主动的去推动时代的进步,哪怕是能做到被动的适应都是凤毛麟角。”

“这一情况的根源之前也说过了,就是你们并不知道怎么达到传统教育给出的社会目标。”

“在儒家以维护旧秩序为主导的思想观念下,你们能找到的方法并不是深刻地对社会规律进行观察和总结,而是基本遵循最简单的社会逻辑来按部就班的推动自己的王朝在轮回的河流中前进。”

“另外,在皇权内部传承上,因为上述的原因,老皇帝对接班人的教育也集中在了所谓的帝王心术,和治国要静的层面上。所以导致如李治这样的接班人,对自己这个国家的认识并不深入,从而形成了战略误判。”

萧盼盼的这一席话,算是给李治提了个醒。

“皇后,朕知道朕要做什么了!”李治很兴奋。

武媚娘自然也能猜到他的想法,“会很难的,东西弥合不是那么简单的。”

“能有多难!”李治自信的笑了。

他已经知道了未来的走向,他也找到了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他相信自己只要不去执着于追逐父亲的脚步,稳扎稳打的去推进国政,那在自己手上,将大唐带上一个真正新的台阶完全没有问题。

“回到国防发展的问题上来。”萧盼盼搓了搓脸后,继续说道,“要弄清楚河北三层防御体系的调整问题,前提还是要弄清楚后突厥,也就是东突厥复国的原因,从之前提到的渤海国来看,就可以知道这二者是联动的。”

“根据史书记载,在李治时期,突厥发动了三次叛乱。首先是调露元年,也就是李治51岁的时候。单于大都护府突厥阿史德温付及奉职二部相率反叛,二十四州首领并叛。”

李治捏紧了拳头。

“这次反叛引起了连锁反应,导致地方军队镇压失败,李治任裴行俭和营州都督周道务统兵十八万,外加西军程务挺,东军李文暕共三十万征讨。”

“调露二年,大破叛军于黑山,斩杀叛军首领。”萧盼盼顿了顿,“当年五月,突厥再次叛乱。永隆二年,裴行俭再度出征,于当年七月破敌,并召降其余部,并于当年十月在长安斩首叛乱头目。”

“永淳元年十二月,突厥余部又叛。永淳二年,丰州都督领兵出朝那山,但军败死亡。李治又命程务挺出兵平叛。但同年十二月,李治病逝。”

萧盼盼摊手。

“大唐因此进入内部动荡时期,也是在这一时期,后突厥抓住了彻底做大的战略机遇。”

“在面对大唐可能反击的情况下,突厥确定了南扰,北抚,西征的策略。导致武女皇的反击并没有得到多少成效。”

“同时,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武女皇不仅修剪唐朝宗室,而且诛杀名将,重用不知兵的亲信,导致大唐北部边疆的危机越发加重。”

“和渤海国一样,这位突厥首领也很懂得利用时局,在武女皇执政的初期,面对武周方面的积极讨伐,他在一次大败后,就基本采取了避而不打的策略,并在适当的时机派使请降。”

“这样的投降自然不是真诚的,其原因就是为了争取自我发展的机会,这一时期突厥的战略可以定性为,和战并行。”

“而营州之乱的爆发恰恰给了后突厥机会。在帮助武周镇压契丹叛乱的过程中,后突厥从中搜掠了巨大的财富和人力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总体来说,从高宗调露元年到营州叛乱,大唐,包括武周对突厥采取的都是积极打压政策。这一阶段的强势对抗,对双方都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但本质上,这一阶段是后突厥占据了主导权,它很好的抓住了大唐对外的国防压力,内部的政治动荡,和营州之乱的军事错误,最终完成了复国,并且争取到了稳定发展的时间,控制了原单于都护府管理下的大部地区。”

不能再把这些人当蛮夷看待了,大唐以后的一众帝王将相们纷纷在心中评价道。

“营州之乱期间,武女皇不想面对突厥与契丹的联合对抗,故而不得不对后突厥采取退让态度,主要表现就是突厥默啜可汗主动提出请求成为武女皇的义子,以此来获得自己统治的合法性。”

武曌听到这,也是颇有些哭笑不得。

“武周平定营州之乱的过程,和北宋收服燕云的过程一样,是一次极其丢脸的军事行动,这大大助长了默啜可汗的野心,也为他吞并松漠创造了有利的机会。”

“神功元年,在武女皇第二次平叛营州失败后,后突厥陆续入侵灵州、胜州等地,放纵军队烧杀抢掠。虽被驻守的武周将领击败,但后突厥再次利用武周此时在国防上的疲于应对,又请求和谈,武女皇采纳了阎知微的建议,答应默啜可汗的要求,于是双方正式达成了共伐契丹的协定。”

“在营州之乱平定后没多久,实力大增的后突厥再次借故入侵,劫掠财富和人口。面对武周的反击,后突厥依然采取避而不打的策略。对此武周方面也无可奈何,随着武女皇的越发老迈,整个边防政策也逐渐走向了保守。”

“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在河南,河北设置武骑团来提高边境防卫能力,整个大唐北部的防御体系开始出现大幅度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