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嗟我怀人 > 第275章 真成了有钱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顾凛之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着像个大人的模样,做起事来到底还是个孩子。

这个孩子你不要管了。

我让人把他送回幽州去。

幽州无父无母的孤儿多了去了。

不会有人在意他的身份。”

卷耳想了想,还是婉拒了。

“不行,二哥。

我已经答应了他娘会好好照顾他。

我以后来幽州的机会很少,不能时常的看见他,算什么好好照顾。

这样吧,等这次事情结束后,我会让人把他送到长安的陆府。

我那边有人可以照料他。

他不同我一起回去,不会有人关注他的。”

卷耳一向有自己的主意,顾凛之没有再说什么,只是给了她一个好自为之的眼神。

卷耳耷拉着脑袋回到了大堂。

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正等着顾凛之分配明日所要干的活。

顾凛之心疼吴伯年纪大,让他带着玉山,红玲他们几个明日听顾不晚的差遣。

高思远也想一起,但又被顾凛之的眼神吓的坐了回去。

顾凛之又让其他人明天随他继续去巡察受灾的情况。

卷耳一脸期待的看着顾凛之。

顾凛之想了想了,又单独把卷耳叫了出来。

“卷耳,你来。

哥有件事求你。”

卷耳踌躇不前,求人还摆这么大谱?

她可以不去吗?

但看着顾凛之拐出去的背影,还是没敢让他喊自己第二次。

顾善之看着卷耳,一副幸灾乐祸的模样。

卷耳狠狠的瞪了他一眼才走出大门。

“二哥,又怎么了?”

卷耳低着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她实在是想不出顾凛之有什么可以求她的。

“卷耳,你之前派人给幽州送银钱和补给时是通过什么渠道送的?”

卷耳眨了眨眼,回想了一下。

“那些衣服和鞋子之类的都是蔡嬷嬷和谷姨办的。

具体怎么操作的我也不太清楚。

但是银子好像是存到了钱庄,然后定期世子哥哥会去取。”

卷耳突然灵光一闪。

对啊,她怎么忘了。

她不用写信要钱了,她可以直接在钱庄兑换啊。

虽然保管费啥的高了些,但是安全许多啊。

可是……她的印章放哪去了来着?

这几年西北的产业她都花不完的花,根本就没用过钱庄的银子。

顾凛之面露尴尬。

“卷耳,我想管你借些银子。

这边受灾严重,知府那边和驻守军那里都损失了许多。

海边的那几个小村子,除了整个消失的,还有一些只是破烂了些,修修还能用。

故土难离,现在水退去后,许多人都返了回去。

村子里一片狼藉,到处都需要修缮。

他们现在是要钱没钱,要粮没粮。

我这边已经给父王写了信,父王还需要上折子求皇上拨赈灾银。

一来一回差不多要二十天。

我总不能看这些蓟州百姓露宿街头。

你那有多少银子能不能先借我用用。

待朝廷的银子下来我就还你。

若是朝廷不给也无妨。

我日后是要镇守蓟州的。

我会慢慢想办法还你的。”

卷耳许久不过问生意上的事,也不知道自己现在到底还有多少银子,没敢一下子答应下来。

“二哥,这边受灾严重,钱庄怕是也拿不出太多的钱。

这样,我明日带人走远一些,去钱庄看看我名下还有多少银子咱们再说。

二哥,放心。

我一个人也用不了许多银钱,能取出来的我都会带回来。

只是因为我许久没有过问生意上的事,实在是不知道能拿出多少来。”

顾凛之是了解的。

卷耳这些年进项虽然多,但是用钱的地方也多。

幽州军没少受卷耳的恩惠。

燕云十六州,驻军三十万。

这六七年内,所有人或多或少都用过卷耳送来的东西。

三十万啊,不是三千,卷耳还能剩多少钱。

看来,只能指望父王先从幽州军那里挤一挤,先送些银子来了。

第二日一早,卷耳带着初蕊和祝家兄妹前往了离他们最近的没有受到灾害的城里。

卷耳今日要办的事毕竟涉及到银子,只带着两个姑娘,顾凛之是怎么也不放心。

他们骑着快马跑了三个时辰才到地方。

四通钱庄是大煊最大的钱庄。

卷耳他们进城后稍微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了位置。

卷耳她们今日依然还是一身男装,只是在祝平安的对比下,显得格外的娇小。

“呦,公子里面请。

您是要存还是取呢?”

卷耳递过去了自己的印章

“要取。

但取之前劳烦您给我看看,我账面上还有多少银子可用。”

那小二看了看印章,堆起了满脸的笑。

这个年头普通富贵人家,拿的都是票据。

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会有四通钱庄亲自做的印章。

而且这枚印章一看就是出自长安总店之手。

眼前这个公子,只怕不止是个有钱人而已。

“公子,里面请。

我去找我们掌柜的。

您这身份,得他亲自接待才是。”

卷耳点了点头,也没多说。

有钱人该摆的谱还是要摆起来。

不一会儿,一个肥胖的中年人就一路小跑的跑了过来。

“贵客登门,有失远迎。

还请见谅!”

卷耳微微抬手,表情还是淡淡的。

“掌柜的多礼了。

我今日有要事在身,不宜久坐。

咱们还是说正事吧。”

那掌柜的点头哈腰的道着是。

“好的好的,不知您这次要取多少银两?

若是太多了的话,我这边还得提前安排安排。”

“嗯,不急。

我想先问问我这户头里还有多少银子。

确定了数目后,我再取。”

那掌柜的从袖口掏出了一个小账本。

粘着口水刚翻了两页,便又停下了动作,谨慎的看着卷耳。

“不知公子姓甚名谁?

这印章的主人与我们钱庄的老板是忘年之交。

您若是要取大笔的银子,我也好能跟老板说出个一二三来。”

忘年交?

卷耳可不记得自己认识四通钱庄的老板。

当时选中四通钱庄,无非也就是看他家是老店,又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全国都有而已。

“我姓陆。”

掌柜的一听马上放下了戒备。

“既然是陆家人,那我心中就有数了。

公子,您这账面上现在是有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

不知您这次要用多少?”

卷耳差点儿被自己的口水呛死。

多少?她没听错吧?

她现在也是存款过千万的人了?

蔡嬷嬷和谷姨在长安到底都做了什么?

不会是借着燕王府的势贪污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