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24

    +
  • 恢复默认

一对老人从小就偏心幺儿。

这种情况很常见,天家爱长子,百姓疼幺儿,乡下比比皆是。

对比起来,其实郭家偏疼的不如这对老人出色。

这对老人是死里压榨其他儿子儿媳,把东西往幺儿身上砸,这也造就了幺儿无法无天的性子,在镇上赌钱,砸死了个人。

赌场能有什么好人?尤其是死了人。

于是衙门上门,赌场也要求赔命。

后来是私了。

私了的法子……

让人心疼。

其他房兄弟的闺女,被卖进窑子里。尤其是大房唯一儿子为救姐姐丧了命。

大房娘子就这一个儿子,听闻了消息,当场晕厥了过去,醒来就疯了。

其他房兄弟想把闺女赎回来,可哪里来这么多钱?

族里知道后,已经晚了。

当场就闹分了家。

正常情况下,分家是要赡养老人的,更何况老人还在,不予分家。

谁叫这对老人不做人事?

即便再不疼孙女,也没道理为了幺儿将孙女卖进窑子的道理,更何况还死了个孙子。那可是大房的独苗苗啊!

分完家,房子留给老人,家底儿分给儿子们,由幺儿养老。

实际上,分家时也没闹多愉快,这对老人藏了私,还想分家后继续贴补幺儿,要求其他儿子养老。

他们不肯,宁愿净身出户。

这种情况下,他们理应被逐出族谱,毕竟百行孝为先。

可碍于老人所作所为,是个人都看不下去。

族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将几个兄弟逐出族谱,当然,他们也净身出户,为的就是不赡养老人。

族里帮衬着,除了大房,其他房兄弟日子过得苦是苦,也比从前好。

很快,那对老人遭了报应。

喜赌的人,哪能这么容易戒掉?等这对老人反应过来后,幺儿已被人剁掉一根手指头,家里房子和田地抵押了出去,家底被掏空。

这对老人闹到其他儿子那里去,都被“恶”儿媳用扫帚赶了出去。

老人破口大骂“恶”儿媳,毒妇。但在其他人眼中,再毒也没这对老人毒。

偏疼幺儿可以,可,其他孩子就不是亲生的了?明知这个幺儿靠不住,还要使劲折腾其他儿子,把本就不多的亲情折腾没了,也不知咋想。

这幺儿也是人才,事情过后没多久,与其他村流逛槌赌博回来的夜里,喝了点小酒,走路摇摇晃晃的,没看清粪坑,一歪头栽了进去,溺死在粪坑里。

尸体找到的时候,已是三天后。

这下好了。

房子,房子没了;钱财,钱财没了;其他儿子离了心,唯一偏疼的幺儿也死了。

这对老人睡的地方都没有。

无人居住的老房子不够遮风挡雨,他们只好去族里祠堂睡。

没地就没吃的,常常被村里孩子们发现他们抓山上野菜往嘴里塞。

这对老人死在这次严冬初期。

他们的死,也给临水村一个教训,在村内引起轩然大波。

偏疼孩子可以,但不要太过分,免得和孩子们离了心,死了都没人收尸。

回忆至此。

大周氏忙收了哭腔,“我也不是那个意思。”

“行了,老三什么性子你不知道?他可是你生的,这些年我们都没享儿子的福,他倒是提前享了兄弟的福。你与其盯着大郎那点小心思,不如劝劝老三赶紧还钱。”

“当家的,那可是我们最出息的儿子……”

“大郎还会雕花呢。”

“……”

“你想想是要大郎给我们养老,还是老三。想清楚了再提出不出息的话。”说到这儿,郭昌珉又嘀咕了几句:“出息?出息,我们也没沾到边儿啊。”

大周氏这才没了声。

大房这边。

夜里没了郭盛安,孩子们叽叽喳喳的,与月娘说着悄悄话。

“娘,他们都说爹爹厉害,是真的吗?”这话是有疑惑必问的三丫。

月娘脸上也难掩的喜悦,“嗯,是真的。你们爹爹学什么都快,做什么都能最快上手,当初在孙木匠那里做徒时,就是最有天分的。”

三丫:“那我也像爹爹一样有天分,一样厉害吗?”

月娘想了想,道:“做木匠伤手,女孩子还是学一些刺绣就好。以后嫁了人,能不下地,在屋里头做些刺绣活儿就是福气了。”

三丫:“娘,我不要!我要做最厉害的人!”

月娘只当她是孩子气性,顺着道:“好好好,我们三丫将来是最厉害的。”

雪停了半月有余,气温回了些,大街小巷开始人潮流动。

王员外家门口,过往人群频频侧目。

是客人要离去。

这不是什么稀奇事。

怪就怪在,是王员外亲自送客,那客气的模样,实属罕见。

被送的客人————

有些人认出来了。

这不是被孙木匠打压的郭木匠吗?

镇子就那么大,之前潘大娘闺女的嫁妆箱子一事闹出来后,有些人听进去了,有些人还真没放在心上,如今一看王员外对郭木匠的态度,个个伸出脖子看起虚实来。

在王员外验完棺材后,满意地直点头,脸上止不住的笑意,更是亲自送他到院门口。

若不是郭盛安有心提醒,在出院门前结算完尾款,只怕王员外乐呵地差点忘了这茬,也有可能在众目之下将普通百姓望尘莫及的银子塞进自己怀里,引来妒火。

这可不是臆想,而是猜测、假设。如若不是与王员外接触少,他还能根据个人性格主要因素,将猜测和设想缩小范围。

去过那么多世界,郭盛安向来是走一步看十步,揣摩人心,运筹帷幄,才得来世世安稳。

王员外:“郭木匠这一手手艺,险些赶上郡城那些木雕师。说来惭愧,这次交易只给郭木匠区区五十两,是我占了便宜。”

郭盛安:“无碍,往后我也不会轻易接活儿,还得仰仗王员外替我搭桥牵线。”

这话不假。

薄利多销建立在人手多,亦或是产量多的情况下。从买馒头时的计算就看出来了。

他就一个人,如果走薄利多销的路子,只怕会累垮自己身子,养病钱都不够赚的,得不偿失。

倒不如一开始眼界放在上面。索性,对比卖包子这些,他一个木匠不需要投入成本,只一门好手艺就能吃饱。

王员外确实为他开了个口子。

如果不是遇到王员外这档子事,只怕他一开始的部署是与孙木匠争,打开知名度,后期再慢慢开拓市场,提高人脉,再把手往商人伸。不过这样一来,他的名声会差一些,毕竟孙木匠是他曾经的师父。

商人不在乎名声,他也未必在意,可,这样一来,科举之路会埋下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