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此,东吴袭击荆州的阴谋才算是被彻底打破,吕蒙与潘璋的死对江东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陆逊纵欲再战,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得收聚败军,解决阵亡士兵后事后,回到豫章,干他都督的本职工作,主持大局去了。
一方有忧,另一方必然有喜,在回南郡的路上,这三关一张对独孤彻是赞不绝口。尤其是在关兴讲述其被甘宁追着揍的过程之后,称赞之中还夹杂他们咯咯咯的笑。
回南郡江陵路上不断的笑声令独孤彻此时尚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至刚到江陵县城,就被惊的差点生活不能自理:关羽带着一众文武亲自迎接!关兴三人眼尖,立刻滚鞍下马,徒留独孤彻一个眼拙的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而他甚至还转头看了一眼。
尴尬!
意识到不对劲的独孤彻赶忙下马步行,顺道心里把这三个骂了几遍:好歹出生入死过,这都不提醒一下?
却是关羽先开口:“闻名不如见面,兴儿于书信之中屡言有大才相助讨贼安境,今日方得一见。独孤博研屡立奇功,当得才俊之称。”
独孤彻接口道:“谢关将军抬爱,然此番胜利,赖将士齐心,三军用命,非吾一人之能也。”
关羽略略点头,似是对这回答还算满意?
走近后,关羽与独孤彻互相以不同的姿势打量对方。只见这赤面长髯关云长,虽须发斑白,但美髯随风轻舞,压迫感丝毫不减当年,颇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怎么说呢,有点怕。
还是关羽开口:“哈哈哈,好!果真一表人才,且随吾入城。”说罢,转身走向关府,带着一众文武入宴。
要么说一家人往往心有灵犀呢,关羽走在前,荆州文武在最后,把得胜而归之五人夹在中间,这很正常。但这三关一张明显是故意的,偏偏都走在独孤彻身后,又与关羽将其夹中间。
不是,真的要这样吗?独孤彻回头用求助的眼光看他们,他们则似笑非笑的回应,尤其那个关银屏,这丫头在幸灾乐祸!
这短短一截路,对独孤彻而言走的十分漫长。
方近府前,就有会客室满桌菜肴飘香。关羽招呼除了独孤彻以外的众人落座,而正在其不明就里的时候,却被关羽拉到正座下首位。至于其上首位者,乃是马良。
啊?独孤彻大惊,心道:这样搞真的好吗?
关羽面向四座,说道:“关某自破黄巾以来,纵横天下三十余载矣,今一旦为东吴奸计所累,险象环生。昔征战樊城之日,前有徐晃,右有曹仁,若为吕蒙小人袭了荆州,三面环敌,军心涣散,关某危矣。关某生死事小,主公复汉之计事大,若失了荆州生力军,关某纵侥幸不死,又有何面目见兄长乎?幸得此位独孤博研识破吕蒙奸计,保关某后背无忧,更有甚者,敢以孤军抗大敌,终以弱师胜强旅,年纪轻轻如此见识胆魄,难能可贵!今特设此宴,与诸位庆功!”
一番走程序后,大家上桌吃饭。只是独孤彻表示这桌庆功宴还没在陆逊那里吃鸿门宴舒服:哪有一个平头老百姓坐到前将军,汉寿亭侯下首的?心绪不宁之下,这顿饭吃的也是如坐针毡。关键还得有一搭没一搭地各种接话,就连菜是啥味道都没心思尝。
要怪就怪白面书生没见过大场面。
饭后,宾客散去,关羽问道:“关某今知博研之能矣,然闻说博研曾怀经世之才而甘愿隐于市井者,却是何故?”
独孤彻颔首道:“非在下故作清高不愿出仕,盖吾思小材小用,大材大用,恕在下轻狂,愿作大材,以为大用,是故饱学至今,以至将军不知在下耳。”
独孤彻心中叫苦,不这么说还能怎么办?说自己也不知道咋就到这里了吗?反正以后不管谁问,也就这一套说辞说到底了。
“哈哈哈,博研有志者也。”关羽好像也无所谓我咋说。“今关某欲请博研出山,不知愿否?”
喔勒个去!这属于礼贤下士的待遇了,咱不能蹬鼻子上脸不是?独孤彻心惊之余,慌忙应道:“不敢当!关将军折煞在下也,愿为将军赴汤蹈火。”
“哈哈哈,好!如此,拔汝为前将军参军,为关某出谋划策,汝意下如何?”关羽言归正传。
就离谱!这都不是平步青云了吧?这是一步提到主战将领之下的级别了?
独孤彻没敢直接应承,投其所好自谦道:“谢将军栽培,然某年少识浅,骤得参军之职,恐荆州文武不服。”
“此事汝勿虑也,关某自有道理,既汝不反对,关某心意已决,翌日与汝配发官印,莫要再辞。”
呃,翻译翻译就是:就这么定了,明天来上班。。。
“谢将军。”
这一战打完,除独孤彻以外,关平廖化等参战将领也一概升职。关兴也被允许参战,而且给了个校尉职,在都尉之上,将军之下。
就关羽的整个北伐战果来看:北面,解决曹操部下上将于禁,猛将庞德,并且夺取了襄阳郡首府最关键的是水淹七军消灭了曹魏不少有生力量;东部方面,湘水之盟之后的领土保持不变,前东吴都督吕蒙,将领潘璋阵亡,不仅消灭了江东水军一万三千左右,更是粉碎了东吴对荆州的后续图谋。而最主要的是,关羽保下来了,之后的张飞遇刺,夷陵烈火是不是也不会出现了?那这个世界历史的走向,可能要变一变了。
呃,这如今的情况怎么说呢,开局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