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嬷嬷冷眼瞧着,秦国公府的姑娘们规矩的确松弛。
姑娘们之间不分主脉旁支,不分嫡庶尊卑,没大没小的窝在一起混坐着,就跟破落户差不多。
郑嬷嬷道:“行礼规矩的前提是得弄清对方的身份。”
“宫里嫔妃,以位份区别尊卑。但皇家的公主、郡主、郡君、县君、乡君们就是以距离皇家血脉亲疏远近为尊卑高低的区分。皇上的女儿是公主。亲王嫡出的女儿是郡主,庶出的女儿是郡君。郡王嫡出的女儿是郡君,庶出的女儿是县主。”
“公主里头也有高低之分。皇后所出的为嫡公主,一应供奉是最好的。嫔妃所生的公主们的供奉要降一等。哪怕嫡公主岁数小,嫔妃所生的公主们是想要她行礼的。”
郑嬷嬷说到这里,向着陆老太太道:“你家姑娘们的座位需要调一下。”
她指着陆竹玉道:“她是秦国公的嫡幼女,身份在所有姑娘之上。”
此言一出,陆竹玉脸上露出了骄矜的神色,下巴高高地抬起,得意地看了陆竹溪一眼。
要不是郑嬷嬷在一边,陆竹玉都想说几句,好好地讽刺一下陆竹溪了。
陆竹溪抿了抿嘴,朝郑嬷嬷行了礼。
她两个眼睛看着郑嬷嬷,一副有话要说的样子。
郑嬷嬷根本没搭理她。
陆竹溪轻轻地咳嗽了一声。
她见郑嬷嬷还没注意到她,实在是忍不住,出言道:“郑嬷嬷,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郑嬷嬷打断她:“既然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那就不要讲了。”
她不搭理陆竹溪,接着道:“府上的排行无碍。但出门肯定得有主次之分。同姓之人,先亲后疏,先嫡后庶,先长后幼,按照这个顺次来。至于外姓的姑娘们,也是按照亲疏嫡庶长幼的来定位次。”
这个顺序是定下来的。
宫里如此,秦国公府也得如此。
郑嬷嬷道:“大家先换座。”
姑娘们很快换好了位置。
陆竹溪心里不忿,但也只能撇撇嘴。
陆竹玉则是一脸得意。
郑嬷嬷像是没注意到姑娘间的这点小把戏,点点头:“你们今天就把这几个动作好好练练吧。”
其实,姑娘们能在半个月里熟练掌握行礼就很不错了。
这种就得从小开始学,宫廷礼仪成了刻在骨子里的印记,那就好办了。
京城世家大族的姑娘们就是走路都走不稳的时候,开始学这些礼仪的。
等到她们长大了,自然礼仪上无可挑剔。
秦国公府的姑娘们还是算了吧。
连行礼都不太行,就别提其他的了。
去选秀,她们要学的东西多着呢!
京城里那些官宦人家姑娘们从下学,也未必能学得好,更何况她们这些只能学个大概。
到时候,把这些姑娘们都放在一起,就能看出来高低了。
所以,也不能怪最后入选的绝大多数是世家贵女。
她们确实见多识广,从小学得时间长,学得用心,学出来的结果好啊!
郑嬷嬷道:“宫中处处都是规矩。迎面走来,看对方的服饰就得知道对方的位份。”
“高位嫔妃好认。一宫主位以上,出门身后都是一群人。嫔位跟的人一般八个,四个宫女、四个太监。妃位后面则跟的是十六个人,八个宫女、八个太监。贵妃在后面跟了二十四个人,十二个宫女、十二个太监。皇贵妃形同副后,用的是皇后半副仪仗。而皇后就更不得了,后头跟了乌泱泱一片人。”
“不过现在宫里位分最高的也就是德妃、淑妃。上头的两个贵妃、一个皇贵妃的位置都是空着的。平级的贤妃、惠妃位置也空着。嫔位一大半也空空的。”
这么多高位嫔妃虚位以待,自然的,就有大把官宦人家的姑娘们趋之若鹜。
“皇上尚无皇子,选秀是为充盈后宫,为皇家开枝散叶。若有谁能生下皇长子,母凭子贵,至少能有妃位以上。”
“就算诞育的是公主,也会有封赏。”
“至于低等的嫔妃位份,诸如婕妤、贵人、美人、才人、选侍,更是空了许多。”
“宫中选秀一般分为三轮。初选选出三百名。复选选出一百名。在于直接进入殿选的秀女们,一起参加殿选。”
“前两次选秀。皇上、太皇太后在的。选中的,给予玉牌。落选的,赐予香囊。”
“等皇上选过一遍之后,再给皇室宗亲们选。两遍都选不中的,就赐绢花一朵,准予回家自嫁。”
“府上是国公府,是可以举荐一名姑娘直接进入殿选的。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荐一名姑娘参选。但后一个人要一步步来。”
也就是说秦国公府最多可以有两名姑娘去选秀。
除了嫁给皇帝外,还可能嫁给皇室宗亲们。
那可是皇家啊!
天潢贵胄!
这是秦国公府的姑娘们平日里想都想不到的婚事。
哪怕进去只是当个侧室,也都是挣到的。
在场的姑娘们眼睛里闪着光,都热血沸腾的,全是跃跃欲试的样子。
而陆竹玉更是一副志在必得的模样。
她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感觉。
郑嬷嬷说完这些,又道:“《礼记》所言,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这几样都是选秀要考的内容。”
“一举一动要端庄大方。裙子上挂上铃铛,走再长的路,铃铛都不能响一下。”
“头顶上的步摇也是。能走过去,头上的步摇不撞击出声响来,才是好的。”
“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就算是笑,也不能笑得露出了牙齿。”
这些要求不低的。
郑嬷嬷说归说,但她打心眼里觉得秦国公府的姑娘们没几个能学得会的。
时间太紧了,根本不够她们去练习的。
除非之前就学过,不然是肯定学不出来的。
“今天一定要把行礼学会。学会了就可以休息,学不会就继续练,练到会为止。你们可以先行练习,等练得熟了,再到我这边行礼看看。”
陆竹溪站了起来:“郑嬷嬷,我来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