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87章 大唐第一军神,李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87章 大唐第一军神,李靖!

霍去病的盘点视频,

就如同他的人生一样,短暂而绚烂。

但观众们相信,

无论经过多少时光,

霍去病的名字都将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

他依旧会是所有热血男儿心中那束不灭的光!

……

休息片刻,排名第二的历史军神终于要登场了。

视频画面显得有些暗淡,

人们隐约之间可以看到,这是一个王朝的末期,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这时候,

一个身型稍显佝偻,面容憔悴的中年人,独自走在萧瑟的街头。

视频画面随后发生变化,

隋朝灭亡,

新势力接踵而起。

李靖的身影也开始在军队中频繁出现。

他身着军装,手持长剑,率领士兵进行训练。

接着,画面又来到了唐朝初期,

社会开始稳定,经济逐渐繁荣,

李靖也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他率领大唐军队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被誉为“大唐第一军神”。

最后,画面来到李靖的晚年。

他坐在书房中,

手持书卷,

身边侍立着的,正是排名第五的军神——苏烈苏定方!

视频画面到这儿定格,

紧接着一句句评价出现在了他的身旁,

“可与论孙、吴之术者,惟斯人矣!”——隋·韩擒虎

“王佐才也!”——隋·牛弘

“卿终当坐此!”——隋·杨素

“李靖是萧铣、辅公祏膏肓,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唐·李渊

“朕观自古以来,身居富贵,能知止足者甚少。

不问愚智,莫能自知,才虽不堪,强欲居职,纵有疾病,犹自勉强。

公能识达大体,深足可嘉,朕今非直成公雅志,欲以公为一代楷模。”——唐·李世民

【历史十大军神第二位:料敌先机,大唐军神,李靖!】

“我靠!牛啊!!!”

“啧啧!这评价,无敌了啊!”

“苏先生之前已经多次提到过李靖,也对他赞誉有加。”

“能压制他的人,想来也就只有兵仙韩信了!”

“若能拜李靖为师……”

“你想屁吃?他的学生可是苏定方啊!”

“李积也算他半个学生!”

“那算了,我还是回去吃屁吧……”

在观众们的议论声中,

苏治那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从光幕中徐徐传出,

“李靖和韩信,都是华夏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军事家和谋略家之一。

他们二人在军事方面的才华实在难以分出高下,

所以老夫最后只能用他们的敌人,来做出了最后的排名。

李靖的敌人是突厥、吐谷浑等番邦,

韩信的对手,其他人不提,就一个霸王项羽就足以秒杀一切了!”

“李靖的谋略风格以‘兵贵在精,将在谋’为主旨,

强调洞悉敌军,以智取胜。

他注重对敌情的分析和判断,

善于综合运用地形优势、合理调配兵力以及灵活采用各种战术,

力求稳扎稳打,克敌制胜。

而韩信的谋略则以‘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为主旨,

强调灵活多变,不拘一格。

从战术运用上看,

两位军事家都非常善于运用地形、兵力、战术等多种手段,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他们两位在战术运用上虽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和风格迥异。

韩信在战术运用上更加灵活多变,善于出奇制胜;

而李靖则更加注重对敌情的分析和判断,采取更为稳妥的策略。

其次,从战略眼光上看,两位军事家都具备非常高的战略眼光。

韩信的战略视野更为宏阔,能够从全局出发,洞悉战争的整体趋势;

而李靖则更注重对敌人的细致研究,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敌情来制定克敌之策。

这两处特点几乎没有强弱之分,只是切入点不同而已。

最后,就只能从成就上看。

他们两位,也都取得了非常显着的成就。

韩信在帮助汉王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尤其是击败了有无敌之名的霸王项羽。

而李靖则在唐朝对抗突厥、吐谷浑等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胜利,为唐朝的稳定和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比对手,

恐怕还是霸王项羽更重量级一些,

所以老夫暂且将李靖放在了第二位。”

“李靖出身关陇贵族家庭,家世显赫。

其曾祖父李欢仕西魏为河、陕两州刺史,封爵永康县公;

祖父李崇义仕北周为和、岐两州刺史,抚军将军,袭爵永康公;

父亲李诠仕隋,任赵郡太守,上开府仪同三司,袭爵永康公。

其舅,便是隋朝名将韩擒虎。

李靖虽然出身贵族家庭,

但奇怪的是,

他成年后的生活却很不如意,甚至有一些潦倒。

其中的原因我们不去深入讨论,

毕竟也不只是李靖一人在隋朝过得不好,

房玄龄、杜如晦、秦叔宝、程咬金等人,

也不过只是一群酱油党的而已。”

“李靖自幼便怀有雄心壮志,他

每谓所亲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时,必当立功立事,以取富贵’,

透露着他内心强烈的进取心。

而且早在少年时期,李靖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他的舅舅,隋朝着名将领韩擒虎,

对他的军事才能赞不绝口,

认为唯有李靖才有资格与自己深入探讨孙吴兵法之精髓。

而隋朝的首席将领杨素,更是对李靖青睐有加,认为他具有宰相之才。

时人能得到杨素此等评价的,

除了李靖,也就是瓦岗军领袖李密和封德彝了。

但值得注意的是,

此时的李靖虽然军事才能出众,但他的政治洞察力和经验在那时还略显稚嫩。

大业末年,

隋炀帝为避战乱退守江左,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对中原的控制。

斯时天下纷乱,群雄并起,

正可谓隋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李靖还自锁上变,意图向隋炀帝揭露晋阳留守李渊的野心。

这样的举动,实在是有待商榷。

不过没关系,人总是需要经历过什么,才能迅速成长起来,

哪怕是天众之才的李靖,也需要经历生活和官场的毒打。”

“最终,李靖的自锁上变以失败告终。

李渊父子自晋阳起兵后,一路势如破竹,很快便攻克长安。

李靖就此成为了李渊的阶下囚。

李靖满腹经纶,壮志未酬,如何甘心就此死去?

于是,在临刑将要被斩时,他忍不住大声疾呼道:

‘公起义兵,本为天下除暴乱,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斩壮士乎!’

李渊听后,很是欣赏他的言谈举动,

李世民也非常欣赏李靖的才识和胆气,

因而获释。

不久,被李世民召入幕府,用做三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