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71章 不自量力的薛延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一望无际,茫茫无垠的的大草原上,

没有马,恐怕连活下去的机会都会变得非常渺茫吧。

那些生于草原,长于草原的薛延陀人,自然也深知此点。

那些正在作战当中的薛延陀士兵们,害怕自己没了马,

于是纷纷丢下唐军,回身去争抢马匹,

顿时薛延陀整个军队的阵型变得散乱起来。

尽管统领大度设竭力喝止,

但局面已经无法控制,整个战场陷入了一片混乱。”

“驱散战马导致阵型大乱后,薛万彻又率领骑兵,直扑阵型已乱的薛延陀大军。

虽然只有千骑,

但他们的冲锋势不可挡!

薛延陀士兵被杀得哭爹喊娘,

在惊恐中四处逃窜,斗志全无。

薛延陀的八万大军在这场战斗中彻底崩溃,生动地演绎了‘兵败如山倒’的场景。

唐军此战于战场上直接斩杀的薛延陀士兵虽然只有三千多人,

但最终俘获的薛延陀士兵却多达五万!

此外,他们还缴获了一万五千匹战马,战果可谓相当显着。

但遗憾的是,薛延陀的统领大度设趁乱逃脱了。

没有抓到这条大鱼,是李积与薛万彻这一战最大的遗憾。”

“凭借薛延陀这一战,

李积终于一战‘封神’,

成为继李靖之后,被誉为大唐的第二位‘军神’。

也正是这一战,

把那刚刚冒出野心的薛延陀老大夷男给打怕了。

为了表示忏悔,

夷男委派他的叔父,带着三千匹骏马,三万张珍贵的貂皮,以及用玛瑙制作的镜子等珍品,

长途跋涉来到大唐。

他叔父向李世民谦卑地表达了领导夷男的意思,并提出了联姻的请求。

虽然大唐历史上确实有过联姻的动作,

但现今的大唐国力强盛,

已不再需要通过联姻来维持外交关系。”

“李世民表面虽然没有拒绝,但暗地里已经想到了一个阴招。

他微笑着对夷男说:‘娶公主可以,

但至少还要牛四万头,羊三万头,马五万匹,还要骆驼三万头,这才能显示出你们家首领有足够的诚意。’

没想到夷男还真就信了李世民的话,

误以为李世民是在认真地与他商讨彩礼事宜,于是欣然应允。

他不顾族内部分人的反对,很快就筹齐了李世民所要求的数目,并分三批送往大唐。

但由于路途遥远,

夷男送去大唐的‘彩礼’沿途死了许多,

即使活下来的也大都瘦弱不堪。

李世民见此把脸一沉,斥责夷男:‘你送来的这些都是什么东西?

如此状况,哪里能看出你的诚意?

我看你根本不适合做我的女婿。

算了,我大唐不占你便宜,公主我们不嫁了,你把这些彩礼全都拿回去吧!’”

看到这儿,许多皇帝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好你个李世民,这心眼儿可是真够黑的!”杨广忍不住骂道。

“这般折腾,让夷男损失了十几万头牲畜,恐怕他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吧?”刘彻笑呵呵的调侃道。

“说起来,那夷男还真是在回去的路上就郁郁而终了…唐太宗这一招虽然显得有些不厚道,但效果确实显着,杀伤力极大啊!”

赵匡胤忍不住感慨道,众臣闻言纷纷点头,对李世民的智谋与手段纷纷表示佩服。

视频继续播放,

“夷男死后,大唐趁着薛延陀内部混乱之时,开始暗中搞起了破坏。

此前,在夷男向唐朝请婚时,

他的儿子和侄子们均被唐朝册封为了‘小可汗’。

当夷男死后,

这些‘小可汗’们为了争夺‘大可汗’之位,爆发了激烈的内乱。

在这场内乱中,

夷男的养子拔灼杀害了其亲子,自立为可汗。

拔灼的野心远超夷男,但能力却有所不及。

他刚继位,竟然就趁着唐太宗李世民远征高句丽的时候,出兵攻打大唐夏州。”

“李世民原本只是希望通过内耗使薛延陀无力南下,但拔灼的举动彻底激怒了他。

于是,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

李世民命令李积率军征讨薛延陀。

薛延陀人听闻李积再度领兵而来,立刻变得老实顺从了下来,选择了投降。

李积率领两百精锐前去招降。

但夷男手下一员大将不服,欲起兵反叛。

李积二话没说,

只率领着他带来的两百精锐,就将薛延陀反叛部众打败,并斩首五千余人!

薛延陀人这下彻底服气了,

于是他们被唐朝划为燕然都护府,

正式成为唐朝的一个省份,薛延陀正式灭亡。”

李世民看到这儿,忍不住说了一句:“南定维扬,北清大漠!这,就是朕的大唐!”

长孙无忌听到这句话后,立马喊道:

“陛下威武,大唐万胜!”

片刻之后,整个长安城都是“陛下威武,大唐万胜”。

……

视频继续播放,

“李积对大唐的忠诚毋庸置疑,

他也深得大唐数任皇帝的信任和尊重。

唐太宗李世民也知晓李积的耿耿忠心,

但岁月不饶人,他已经老了。

高句丽一战后,他最后的雄心壮志也被消磨殆尽。

与其再折腾自己,还不如好好考虑考虑皇位继承人的大事。”

“李世民也一直有意将李积留给下一任皇帝来用。

但他担心太子李治对李积没有恩泽,

恐怕难以驾驭住李积。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李世民卧病在床。

他对在旁侍奉的李治说:‘李世积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

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

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意思是,李积才智过人,但由于李治对他没有恩典,可能无法使他真心归服。

因此,李世民打算先贬谪李积到外地任职。

如果李积服从这一安排并立即前往,那么在李世民去世后,李治可以重新任用他为仆射,并委以重任。

如果李积犹豫不决或抗命不从,则应予以诛杀。

看得出来,李世民对李积的能力已经非常认可,甚至可以说是到了忌惮的程度。”

“果然不久之后,李世民便找了个由头,将李积贬为叠州都督。

李积是聪明人,

他自然不会犹豫甚至是反抗,乖乖的就去了叠州安心静养。

后来李治即位,

当月便急召李积入朝,拜他为洛州刺史。

紧接着又加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命他兼任同中书门下,参与处理朝廷机要事务。

同年,李治再次提拔李积,册拜他为尚书左仆射,李积的仕途达到了新的高峰。

用一飞冲天来形容李积此时的状况,恐怕也不为过吧。”

虽然已经猜到了这是李世民和李治二人唱的双簧,

但李积心中还是非常感动的。

毕竟,如果他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臣子,

两个皇帝又怎么会浪费心思在他身上呢?

“主公,陛下!能得到你们的信任和看重,是积前世修来的福分!”

垂垂老朽的李积说完后,

对着光幕和金光外的李治,深深行了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