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26章 开天辟地大一统,秦始皇和李斯注定名列第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6章 开天辟地大一统,秦始皇和李斯注定名列第一

“眼看自己就要走上人生巅峰了,却出了这档子事儿。

心性一向坚韧的李斯,

自然不可能被困难吓倒,束手就擒。

为了保卫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官位和地位,

李斯向秦王嬴政呈上一篇名留青史的奏章——《谏逐客书》。

在奏章中,

李斯以历史的视角,

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招贤纳士的往事,

强调客卿对于国家兴盛的重要性。

他紧接着又结合现实,

列举秦王所钟爱的珍宝,

诸如昆山之玉,随河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

这些皆来自于诸侯各国,

进而说明秦国的强盛离不开六国的人才。

最后李斯还指出,

驱逐来自东方六国的人才,

不仅无法使秦国更加强大,反而会让秦国陷入困境。

‘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

同时,他还警告说:‘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嬴政本就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王,

在听取了李斯的阐述后,

他也深刻认识到了人才,对于秦国的关键作用。

最终,秦王收回了逐客令,

并提升了李斯的官职,使其成为廷尉。

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公私兼顾,

李斯的这一行为,

不仅成功地保住了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更为秦国留下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这为日后秦国扫灭六国、一统华夏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当秦国内部的忧患一一平息之后,

秦王嬴政便将矛头对准了六国。

嬴政十七年,

秦国首先击败了实力较弱的韩国,

紧接着对赵、魏、楚、燕等国逐一发起攻击。

到了嬴政二十六年,秦国终于灭掉了最后一个对手——齐国,

从而完成了华夏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一统!

‘奋六世之余烈,吞二周而亡诸侯’,

这统一华夏的伟大功业,

竟然真的让嬴政和李斯给办成了!”

观众们看到这儿,开始议论纷纷起来,

“开天辟地头一遭!这样的功绩,确实是无人能及啊!”

“始皇帝与李斯的作为,确实是前无古人。后来的统治者,也不过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和超越而已了。”

“李斯最难得的地方就是,他在为自己谋私利的同时,也会把公事做得异常出色!”

“这便是唯才是举的真谛吧!”诸葛亮似有所悟。

苏治继续讲解道,

“打下江山之后,自然就要论功行赏。

但有了周朝的前车之鉴,

嬴政担心秦再次重蹈覆辙,因此他并不希望实行分封制。

这时李斯便趁机提出废除分封制,实施郡县制的建议。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于地方的控制,

并且推动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形成,

而且还强化了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使得封建制度在国的统治根深蒂固,

维持了今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架构。

因此,郡县制这一建议,深得嬴政之心。

而李斯也因为这一建议,

展现出了他先公后私的政治忠诚,以及超越时代的犀利眼界。

秦始皇也因此,对李斯更加信任。”

“不过‘废除分封,实施郡县’,

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有些人盲目地崇拜古人,以为旧的就是好的。

殊不知,时代在不断进步。

文明的发展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领先世界其它文明近千年,

靠的不是效仿古人,而是各种发明和创新!”

雍正帝点头说道:“苏先生这话说的没错!我爹就是太保守了。”

说完后,

他又扭头向一位妃子看去,

并温柔的吩咐道:“嬛嬛,帮朕记下来。”

甄嬛微微一福,柔声笑着说道:“臣妾遵旨。”

看到甄嬛这副娇俏可人的模样,

雍正忍不住平移半步,握住了她的小手。

这一幕,把旁边的皇后、妃子们,嫉妒的眼底发红。

视频继续直播,

“秦王三十四年,秦始皇于咸阳宫设宴。

席间,博士周青臣等人,称颂始皇的威德。

但齐人淳于越却提出进谏,

要秦始皇效仿周室,分封宗室子弟。

秦始皇没有当面表态,而是将淳于越的谏书交给了李斯去处理。

李斯看过之后,认为淳于越的想法十分荒谬。

他向秦始皇进言,

说淳于越的进谏,是在诽谤现行的帝制和郡县制度。

他借古讽今,谣言惑众,

试图通过吹捧自己的私学,来诋毁国家的政策成就。

是想要通过批评皇帝来提高他自己的名声,

是想通过标新立异,鼓动下层,来诋毁政府。”

“为此,李斯建议全面销毁《诗》、《书》以及诸子百家的着作,

仅保留医学、占卜和农业相关的书籍,

而且想要学习这些知识的人,

还都必须向政府官员拜师学习才行。

看到这儿,各位想必对李斯已经恨得咬牙切齿了吧?

没错,

秦始皇时期的‘焚书’,就是李斯提出来的。

所以在后世,李斯受到的大多都是非议,而非褒扬。

赞美他的诗词很难找,骂他的却着实不少。

尤其是宋朝的陈普,直接来了个一键三连。

其中骂的最直白的,

就是这首:

李斯何敢妄坑儒,但作逢君固位图。

造物欲为儒报德,故教草草杀扶苏。”

李斯:“……”

秦始皇很想笑,但他却不想伤了李斯的自尊,所以憋得很是辛苦。

“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并下令销毁了《诗》、《书》及诸子百家的书籍,

顺便还并坑杀了一批妖言惑众的方士。

旨在终结思想混乱,铲除不安定因素,为后续的“统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嬴政与李斯的目的,

目的就是要结束混乱的思想,

消除那些不安定的因素,

为后来各种‘统一’提前夯实基础。

与此同时,

他们的这一系列举措,

也为后来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打下了基础。

此后,在李斯的推动下,

秦朝朝廷开始进一步严明法纪,编纂律令。

并成功实现了车轨文书货币的统一,

逐步融合了六国,

使原本分裂的华夏民族,凝聚成为一个整体。

有传闻称,

秦始皇实际上并没有完全烧毁百家书籍,

他在咸阳宫里,保留着这些书籍的备份。

后来项羽攻进咸阳,

一把火烧了咸阳宫,

这才导致大量书籍文献彻底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