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好,好,你忙吧,我不打扰你。”
檀梵上仙嘴上答应,人也在点头,脚却是一步也不挪动。
霁月上仙无奈一叹,忍不住瞪了他一眼,随后直接从二楼的走廊飞身而起,穿过悬挂蜃楼各处的帷幕彩绸来到三楼的临时会议室。
离去时的那一眼,以及素纱披帛带起的一阵香风,硬是让檀梵上仙控在原地痴愣了许久,才被来带他回坐席的花间派弟子唤醒,一路脚步不稳地离去。
不提那边已经被钓成翘嘴的檀梵上仙,霁月上仙现在确实挺忙。
花间派如今已经有了完整的结构。
自上而下,首先是门主或掌门——离恨上仙,也就是亚当。
当然,现在的亚当依然处于没有修炼的状态,不过这也不妨碍亚当发挥出能暴打上仙的实力就是了。
在门主之下,设有清飔主、芳菲主、玉尘主和望舒主四位长老,地位类似于长留山三尊中的世尊与儒尊。
四位长老地位等同,却各有职责:
清飔主统领松涛与竹韵两部,松涛部相当于花间派内部的执法部门,竹韵部则是负责收集整理各种各样的情报。
芳菲主负责花间派对外的交际工作,平日里还要操持与安排蜃楼的各种表演、宴会以及娱乐活动,二十四花信就归属于芳菲主统领。
玉尘主掌管门中弟子的晋升考核与诸般术法神通的传授,为新入门的弟子传授花间游、入门弟子的诸般技艺培训也都在玉尘主的职责范围内。
望舒主麾下的朔、望、晦、胐四使分别负责管理门内任务派发、奖励发放、外出登记与功劳登记的相关事务。
看上去四位长老的职责都多到让人忙得脚不沾地,但实际上长老们各有部下,主要的职责都是这些部下在执行,长老负责把控全局。
其中玉尘主的部下较为特殊,没有单独的部门名,主要由一众花魁嬷嬷以及接到教学任务的弟子组成。
可能有人会疑惑,按照上面的结构组成,如今不该是霁月上仙忙的时候和场合啊。
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花间派的情况了——新建立不久,初代弟子才不过刚刚飞升的水平。
这话说出去可能要羞煞一大片小门小派,但也确实是还撑不起花间派在亚当预想中这么大的架子。
如今四位长老,不过也只有一位望舒主而已,至于其他三位长老的职责——
清飔主的事务基本是松涛部首席云牙在管,芳菲主的一应事宜由望舒主暂时负责,门主亚当则暂代玉尘主之位。
“虽然这段时间大家都忙了一些,不过也就这一阵,我相信很快这个框架就可以被填满了。”
对于高层武力的空缺,亚当也是有计划的,那就是对外招募客卿散修来代理,六界有能力的散修仙人还是很多的。
反正有他在,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客卿是不是有什么小心思,等初代弟子成长起来了再让能信任的弟子担任长老收回权力就好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能人都像霁月上仙一样值得他亲自上门邀请。
等这次开宗典礼把花间派的名声正式传扬到六界当中,他再把花间派招人的消息散播出去,招客卿也招弟子。
相信花间派的资源和势力,能吸引到足够多的人才。
“希望今天过后,花间派还能有个好名声吧。”
霁月上仙叹了口气,一会儿花间派的表演所展现出的宗门风格,恐怕会对一些老古董产生巨大的冲击。
除此之外,她的身份揭露,也可能会引来一些非议,毕竟她当初确实是堕仙成魔了。
这两点中的任何一点,稍有不慎都可能导致开宗大典出问题,然而相较于下一件事,又都属于小巫见大巫了。
她万万没想到,门主居然敢光明正大地邀请魔君杀阡陌来参加开宗大典……
也就是对方现在在二楼的贵宾席,外界看不到,否则现在蜃楼里都该打起来了。
“我辈修士若要求道,又岂能被名缰利锁束缚?我自行我道即可。”
亚当摆摆手,对此并不在意:
“蜃楼是享乐之地,花间派弟子借此修行的同时也是同乐的一员,若他们因此觉得能对我花间派评头论足,那就用实力来说话。”
花间派确实有各种表演,但那些歌舞风雅之学,是弟子自身修行所需,也是门中神通术法的前置。
就连蜃楼各处弟子表演的目的也是首先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讨好他人的手段。
纵然蜃楼没有开放,游行四海的这段时间里,蜃楼中也是日日歌舞不断的。
“门主说的是,看来我这段时间忙得厉害,倒是疏忽了花间游的修行。”
霁月上仙捋了捋发丝,观想着一朵独自美丽的天花,心情平静下来。
忽然间,一道清脆的铃声从蜃楼的一楼传来,却只有修行了花间游的花间派门人能听到。
“时间差不多了,那几个姑娘小子也都该等不及了。”
听到楼上有些激动的窃窃私语,亚当眼含笑意地看向上方,那二十四花信已经在各处帷幕后等着上场了。
说起来,除了刚入门的弟子需要靠上台表演来验证和考核所学之外,考核通过的弟子就没有一定要上台的要求了。
但却耐不住有弟子自己就喜欢上台表演的感觉啊。
表面上:芳菲主座下二十四花信
实际上:初代弟子中成绩最好的二十四名表演型人格
“门主说得是……”
霁月上仙也忍不住笑了,
“宾客该来的都来了,那便开场吧。”
说罢,霁月上仙一挥手,数十道灵气如天女散花般飞射向蜃楼内八角飞檐悬挂的铃铛。
铃声清越,如清泉流响,滋润心田,蜃楼内原先嘈杂的声音一时间为之平静下来。
“嗯?”
太白门的诽颜掌门诧异于这铃声之玄妙,竟然有几分幻思铃的感觉。
幻思铃乃是神器,世间仅此一个,威能无双。
这种铃铛的效力虽单个比之幻思铃略有不及,蜃楼内却挂了整整六十四个,彼此组合共鸣之下效果居然也好似不比幻思铃差多少了。
就在满场皆寂的时候,箜篌胡笳齐响,琵琶胡琴同奏,一道半透明的浅金轻纱在乐声中横空而过。
朦朦胧胧间,在楼顶明珠的映照下,于轻纱上投出二十四道各自不同的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