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李自成的算术水平并不高,但还是尽力去完成任务。

过了一会儿,他把结果告诉了老驿卒。

老驿卒听了之后,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粗笨的小伙子竟然还有这样的本事,对李自成的好感顿时增加了几分。

看着眼前这位身材高大、高鼻梁高颧骨,声如豺狼的男子,老驿卒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他开口问道:“看你的样子,也不像是有钱人家出身,怎么会识字算数呢?”

李自成挠了挠头,咧嘴笑道。

“俺家前几年光景还算不错,家里有十几亩田地。

俺爹送俺上过几年私塾,学了些知识。

后来因为家里穷,实在供不起俺读书了,就没再继续念下去。

不过,俺也没闲着,又跑去延安府练了几年拳脚功夫。”

李自成这番话倒是让老驿卒颇为意外,他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普普通通的人居然能文能武。

这在米脂县可是并不多见。也让老驿卒对他多了几分好感。

就在这时,老驿卒已经决定要录用他了。

他拿起桌上的鹅毛笔,准备在纸上写下被录取人的姓名和籍贯。

毕竟,这是新任大明皇家邮政总局的局长,兵科给事中刘懋刘大人的命令。

以后驿站系统的公门中人,都要用鹅毛笔书写,还要用标点符号,这样方便快捷,看起来也省时省力。

原来,皇帝陛下派遣刘懋大人来到陕北地区,进行一次试点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针对驿站和四万驿卒的改编扩编工作。

而此次招纳驿站新人也是改革计划中的一部分,所以才会在这个时候招募新的驿卒。

“你的姓名。”

李自成听到这句话时,心中一喜,他知道自己被录取了。

然而,李鸿基这个名字在李继迁寨和米脂县已声名狼藉。

这都归咎于他自己不争气,曾经当过放羊倌、酒佣、铁匠、雇工,但却无一长久。

如今离开了家乡两百余里,他决定改头换面,重新开始。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回长者话,小子叫李自成,木子李,自立自成的自成。”

后来,有人好奇地问李自成为何突然改变了自己的名字,并取名为李自成,是否有什么特殊含义。

李自成神秘一笑,故作高深地说。

“一切都是天数!

前天夜里俺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位老神仙告诉俺,过去的名字李鸿基对俺不利,如果想要逢凶化吉,必须更换一个名字。

所以当那位老驿卒询问俺的名字时,俺脱口而出俺叫李自成,仿佛‘李自成’三个字就是为俺量身定制的。”

自从那一刻起,李自成就真正成为了那个闻名遐迩的李自成,而李鸿基这个名字则被深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变成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名号。

他的脚步终于踏出了李继迁寨,迈向了更广阔的世界,成为了银川驿站的一名驿卒。

然而,对于那些熟知他的人来说,他们依然亲切地称呼他为黄来儿、枣儿之类的小名。

需要在此特别说明的是,这个所谓的银川驿站仅仅是一个地名而已,并非位于宁夏镇的银川。

实际上,这里的银川驿站距离米脂县有着两百多里的路程,但仍然处于米脂县的辖区之内。

尽管已经年过二十,李自成依旧四处游荡,毫无定性,宛如一个不羁的任侠儿,过着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混沌生活,尚未踏上创业之路。

与此同时,崇祯皇帝所下的这步闲棋,便是派遣刘懋负责监视李自成,确保他能安心做好一名邮差。当然,在暗地里,还有一些厂卫人员悄然监控着李自成的一举一动。

然而,邮政总局局长刘懋抵达西安府后,面对千头万绪的工作,实在无法脱身亲自前来观察李自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能令当今天子如此挂念。

于是,刘懋只能托人带话给银川驿站的管事,嘱托他们对李自成多加关照,但又担心不够稳妥,便再次恳请陕西三边总督孙传庭转达米脂县县衙,要求县令务必多方面照料李自成,并确保他继续履行好邮差的工作职责。

然而,如果当事人不去,即崇祯皇帝不亲自前往,那么手下的臣子们很难理解崇祯对待李自成的真实意图。

究竟是打算留下重用,还是持续监控呢?

这一点弄不清楚,时间长了,下面的人就会把崇祯的经给念歪了。

崇祯布置任务给刘懋,刘懋再将任务给下属,一级推一级的,难免就会出现疏漏,让李自成后续的发展不在崇祯的规划之中。

似乎崇祯并不清楚的是,历史有着其自身的惯性,人性亦然。即使有人为的干预,也难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既定轨道。

就像李自成头顶绿帽这件事一样,无论如何都无法避免。

这就是接下来要介绍的第三只鸡。

李自成在侄儿李过结婚之后,突然觉得自己也应该考虑一下婚姻大事了。

然而,由于他对另一半有着极高的要求和标准,所以一不小心就成为了大明朝的大龄剩男。

后来,李自成不再依赖于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寻找伴侣,而是凭借自己的眼光看中了一名女子。再说他那老子李守忠也是老来得子,如今已经是六七十岁的年纪,管不了李自成这个想一出是一出的性子。

令人惊讶的是,这名女子并非本地人,而是来自繁华的扬州,并且还是当地的一名名妓,外号叫做“一盏灯”。

实际上,她之所以会来到这个偏远的小县城,是因为在繁花似锦的扬州已经无法立足,于是在老鸨子的带领下,辗转来到了米脂县讨生活。

虽然说她已经不再年轻,但其实也就只有二十岁出头而已,与李自成倒是相配。

在这个米脂县这样的穷乡僻壤之地,人们从未见过像她这样来自江南水乡的美丽女子。

县城中的那些富家子弟们,没有太多的见识,见到“一盏灯”后,无不被她的美貌所倾倒,纷纷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