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明崇祯最后的忠臣 > 第424章 五千万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只见唐永安说道,

“到现在为止大明银行已经印制了近两万万两的纸币,其中一万万五千万两是通过锚定银两印制出来的,还有五千万两是凭空印出来的。”

“我们大明银行时刻关注着市场的变动,若是市场缺钱我们便多印一些钱,若是市场钱多了就赶紧停下印钱的脚步。”

“以前还好,特别是禁止使用银两交易后,市场随时都感觉缺钱,所以便大肆印钱。”

“但是今年中旬这纸币就有贬值的迹象,所以便停止了印钱,不敢在将多余的钱投入市场。反而还要不断的吸收市面上的钱,让纸币保持其价值。”

李适点点头,看起来是多印了五千万两,但是那钱早就用完了,看现在这架势还不能继续印钱。

“现在大明银行的存款有多少?”

唐永安当即回答道,

“大约五千万两。”

现在这大明百姓还没有储蓄的习惯,即使有,那也是把钱存在家里而不是银行。而现在银行里面的钱基本都是商人为了生意周转方便而存放在里面的。

现在大明银行已经在北方各个县城拥有营业点,不过主要还是在山东山西,北直隶三省。

陕甘虽然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之下,但是太过于残破,被李大人给嫌弃了,现在属于自治状态。

河南还刚收复,孙传庭攻下了襄阳,现在四川也彻底进入李适的眼帘。

按照大明朝廷现在控制的地区,两万万两肯定不是上限。但是大明还是以小农经济为主 ,经济基础十分脆弱,一不小心就得崩盘。

就像纸币刚出来的时候,一直都处在贬值状态。还好大明的朝廷是一个强大的暴力机构,硬是将纸币的价值给保住。

虽然纸币已经盛行了快一年的时间,但是几千年下来的传统,银子铜钱深入人心。

再加上还有银两和纸币的等价兑换通道,很多士绅家里还是以银子为主,拥有少部分的纸币用于日常,需要的时候才兑换纸币。

李适略一思考一个计划便浮现在脑海,想要快速来钱,就必须玩金融。

“你们银行的存款业务可以大肆开展嘛,可以搞个存款给利息的业务。”

唐永安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存款给利息?我们现在是存款还要给我们银行保管费。”

这个李适倒是知道,古代的钱庄就是这样操作的,不过为了把市场上的热钱给套进来,就得要给利息,而且还不能少。

“现在存款给利息,而且还不能少,先来个年利率百分之五。”

看着唐永安一脸的茫然,李适只好解释,

“就是一百两存一年可以给五两利息。”

唐永安咽了一下口水,

“李相,这是不是太高了,现在我们大明银行的贷款才月五厘,按照李相你这个说法,年利率才百分之六。”

只见李适淡淡一笑,

“这还是普通存款,要是定期存款,一年可以给百分之七,三年给百分之二十五。”

唐永安再次倒吸一口凉气,李大人这是要准备搞诈骗吗?不过这个利率也不是很吸引人啊。

当然定期存款的目的只是为了将市面上的钱给吸引到银行来,减少通货膨胀的风险。

只见李适又说道,

“就按照这样办,你们各地方的银行员工要上门推销,要给他们定存款的任务。”

面对李大人的骚操作,唐永安只能闭上嘴巴,因为事实总会证明李大人是对的。

李适又说道,

“这还有便是,听说现在士绅的手里还有大量的银两,这朝廷三番五次禁止使用银两,他们还把银两放在家里这是要干嘛?”

“这是想要反对朝廷的纸币,还是要反对朝廷的政策?还是对本官的不满?”

唐永安赶忙说道,

“李相,这上千年的观念也不是一日两日便可以消除的。虽然士绅家里有存银,但是又没有使用银两交易。”

李适很不满的说道,

“荒谬,这家里存银就是对本官的不满,难道你就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为所欲为吗?”

唐永安顿时一个寒颤,一种要自己要背锅的既视感。

“那依李相之见,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李适眼神一冷,

“哼,既然他们不识好歹,那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你应该马上让银行发出通告,一个月后大明银行将禁止银两兑换纸币业务。”

唐永安一琢磨便知道李相这是在打士绅家里银子的主意,不过李相这到底是怎么挣钱?

“下官回去后便下达命令,不过万一士绅心存侥幸,还是不把银子拿出来兑换又该如何。”

李适淡淡一笑,

“这就需要唐局长想个办法。不过银两兑换纸币可不是等价兑换,而是八钱纸币兑换一两银子。”

唐永安顿时震惊,李相原来是打得这个主意,要是兑换一万万两进来,瞬间就是二千万两的收益。

果然还得是李相,轻轻松松操作一番就是二千万两,自己拼死拼活,绞尽脑汁才搞了几百万两,这人的差距也太大了吧。

不过李相这个操作还是有很大的漏洞。

想到这里唐永安当即说道,

“李相这个法子好,就以火耗的名义来。不过李相,这中间二钱的差价也是一个天文数字,要是我们一下用在市场上,这纸币不得马上崩盘?”

李适嘴角一笑,

“才二钱的差价,你想得太简单了,这一次本官要赚取五钱的差价。兑换个一万万两,赚两千万两。”

“在这个基础上,本官就给他多印个三千万两。”

唐永安只得目瞪口呆,凉气表示都吸不动了,看着李适一脸的狂热,唐永安只得弱弱的说道,

“李相,这是不准备过了?”

李适一脸的不屑,

“格局,你唐局长的格局小了。本官不仅要五千万两拿来用,还会让纸币稳如泰山。”

唐永安表示在李大人的手下,自己还不是一个弟弟,甚至连孙子都算不上。就算自己想破脑袋也想不出市场上一下子多出现五千万两的纸币,而让市场不崩盘。

现在大明银行可是有专门的部门,监管市场上的纸币,据不完全统计要是再向市场上投放五百万两,纸币就得开始贬值。

这五千万两,纸币直接就要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