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号装药炮弹是博福斯山炮的几种药号炮弹中填装火药最多的,炮弹的初速度最快,射程能达到最远。
之前的炮战实际上是176师和鬼子共同使用火炮向对方前沿阵地开炮,并非只是炮兵部队之间的对抗。
因为谁都不知道对方炮群的位置。
王大福为了隐蔽己方炮群位置,专门设置了两道防线,防止鬼子炮兵侦察兵。
第一道防线是炮营的机枪排,在炮营附近隐蔽埋伏,防止鬼子炮兵侦察兵的侦察。
第二道防线是护卫队的精密狙击,这是最重要的,也是安全系数最高的。
除此外,还有最后一道措施,则是利用博福斯山炮对于鬼子山炮的射击距离优势,鬼子九四式山炮最远射程是8.3公里,而博福斯山炮是9公里。
虽然无法通过弹着点确定鬼子炮群精确位置,但也能猜个大概距离,所以王大福尽可能的将己方炮群位置拉得最远。
轰轰轰......
博福斯山炮的理论最大射速是每分钟28发,但是实际战斗射速为8发左右,10发急速射也可以算作是常规发射了。
随着漫天的炮弹飞过前沿阵地,无论是176师的战士,还是鬼子的士兵,纷纷惊呆了眼,不自觉的随着炮弹的破空声朝天望去。
因为射击距离几乎达到了最远,所以炮弹飞行了大概30秒才到达鬼子炮群位置。
轰轰轰.....
密密麻麻的炮弹在鬼子炮兵联队阵地爆炸,这是精准射击下的炮火覆盖,天王老子来了也挡不住。
“报告,命中目标!敌正向北逃窜,距离9100。”这是666团前沿观察哨传回来的消息。
王大福当即便将坐标信息传达至炮营。
很快,又是新一轮的炮弹飞射出去。
两轮急速射,前后不过3分钟,将近1500发炮弹,10吨重。鬼子炮兵联队除少量士兵逃出了射程外,大部分士兵被炸死,所有火炮被炸毁!
“通讯员,趁鬼子还没有反应过来,传令下去,各连排自行配合迫击炮排和炮营,断鬼子步兵后路,将他们一锅端了!”
王大福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此战机稍纵即逝,最多只有3分钟的时间,鬼子就会撤出火力覆盖范围。
这可是一锅煮熟了的鸭子,到了嘴边岂能有跑掉的道理。
班级别的步话机再次发挥了其巨大的作用。
连排级别则是和炮营搭配,利用远射程集群炮火封锁鬼子后路。
班级别则是配合迫击炮对封锁在阵地上的鬼子进行精准打击。
整个山村对面的阵地变成了火海,鬼子和伪军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满山遍野的逃窜。
可是退路被封,硬撤下去的话就是明摆着送死。
而两端侧翼有几十名护卫队埋伏,他们不火力覆盖,自动步枪也办法进行长期火力压制,不然枪管打了几百发子弹后就报废了。
护卫队只负责狙击,将逃窜至边缘区域的指挥官击毙,比如分队长,小队长等。这是步兵在战场上的实际指挥官,只要指挥官一死,步兵就会失去领导而大乱。
还剩一条路就是往山村的176师阵地冲锋了,算起来的话,这是最好的方法了。
他们要通过的第一条火力线就是mG42通用机枪,每分钟射速超过1000发,7.92毫米大威力毛瑟步枪弹,有效射程达到1000米。
有一半鬼子都是死在了mG42机枪上面。
但是鬼子别无退路,面对这样的巨大损失,沼田德重急忙下令, 让骑兵联队发动冲锋,利用其超强的机动性,以此冲乱176师的前沿阵地。
鬼子的马匹供应不足,满编骑兵联队仅仅只有600不到骑兵,外加一个机枪中队。
虽然数量不多,却依旧有少量骑兵快速冲破了mG42的火力圈。
可这并不代表鬼子得逞了,176师的战士人手一支m16自动步枪,精度高,射程远。每个班有两名精准射手,他们达不到狙击手的级别,但都能熟练使用光学瞄准镜,能对400米距离的移动目标实行精准打击。
骑兵可是呈直线向前冲锋的,正好成为了精准射手的靶子,又是一部分骑兵损失。
直到鬼子骑兵冲锋至距离前沿防御工事200米左右时,已经剩余不到50人马了。
这时候隐藏的步兵普通战士集体爬上了战壕,m16三连发模式射击,这样的距离下,命中率高得可怕。
鬼子指挥部,沼田德重通过望远镜亲眼看着骑兵联队长被击落下马,他根本没有任何办法。
骑兵一旦发起冲锋,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几乎没有召回的可能,只有等战斗结束!
他以为176师也会派出骑兵应对,到时为了避免误伤,176师肯定会降低火力,然后他就可以命令部队进行大规模冲锋。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一贯的战斗方式都被一一破解了。
先是炮火压制没了,后是装甲车的步坦协同作战被敌炮火覆灭了,就连最后的骑兵冲锋也葬送了。
“八嘎,传我命令,让前线士兵不惜一切代价给我撤回来!”
他慌了,他小看了自己面对的敌人!
然而指挥部不敢靠近前沿阵地太近,派出去的侦察兵似乎是中了邪,去一波就消失一波,目前没有一个人回来汇报敌人信息的。
他只能从望远镜里面看到己方的人一个个倒下,却看不到敌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看不到敌人使用的是什么武器。
未知的才是最恐怖的,如此大损失的情况下,他的骄傲被按在地上狠狠的摩擦。
他开始怂了,不敢硬拼了,至少以前管用的打法在这里一点作用都起不到,手下8个联队,炮兵联队和骑兵联队全军覆没了,一个步兵联队几乎损失殆尽。
他承受不起这个损失,只能硬撤,能回来多少算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