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氏看到大胖孙女竟然不愿意让山子抱,还哭得那么悲戚。
立即抱起她,责怪地说:“阿爹都不给抱?你要谁抱?真是个不知轻重的丫头片子。”
前一秒还哭得凄惨的笑笑小姑娘家,下一秒在苏氏怀里哭声立即止住,还蹭了蹭苏氏的怀里,哼哼几句。
看样子对苏氏的怀抱非常满意。
孙山眼巴巴地看着大胖闺女,无比羡慕苏氏,怎么闺女就不给他抱呢?
云姐儿抱歉地看了一眼孙山,温柔地说:“山哥,闺女跟你不熟,所以才不给你抱,过几天就好了。”
心里暗暗地替胖闺女着急,怎么就不愿意阿爹抱呢?怎么就不好好讨阿爹欢喜呢?
云姐儿对此也很无奈。
黄氏慈爱地说:“云姐儿说得对,咱们的笑笑认生,等熟了,山子就能抱了。”
孙山失望归失望,可不会气馁,自我安慰地说:“阿奶,我知道了,闺女不认得阿爹,所以才不给我抱,过几天,相处久了,肯定很喜欢我。”
孙山又悄摸摸地靠近闺女,摸了摸她的小胖手。
哎呦,一节一节的,莲藕手,像带了镯子一样。
说到镯子,孙山懊恼地说:“阿奶,阿娘,云姐儿,我在京城给你们买了些礼物,可不知道笑笑的村子,竟然什么都没给她买,哎呦,是我这个做阿爹的不对,过些日子落府城,得要补回来。”
黄氏乐着说:“也行,都给我们家的笑笑补回来。”
云姐儿也高兴孙山喜欢小肥妹,乐呵呵地说:“山哥,买对手镯子给闺女,呵呵,她戴上肯定很好看。”
云姐儿倒是有金镯子,银镯子,只不过山哥买的会更好。
苏氏撇了撇嘴,想说丫头片子戴什么镯子,哼,有根红绳子戴就不错了。
还要费钱买那么贵的东西。
话正想说出口,但又吞下去了。
有何嬷嬷在,不好说这些真心话,等独自跟山子在一起,再给山子提一提意见。
丫头片子哪里用得着买,要买,也给小子买,家里的钱得留给乖孙子才行。
桂哥儿抱起黑妹,指着笑笑说道:“山哥,我家黑妹谁都给抱,你看,我就能抱起来。”
孙山看到黑妹在桂哥儿的怀里傻呵呵地笑,一点也不认生。
不由地羡慕说:“黑妹真乖,真可爱。”
孙山本来觉得黑妹太黑,所以略显丑,只不过看到黑妹丑萌丑萌地笑起来,瞬间觉得黑妹其实也很可爱,虽然比不上他的小肥妹。
桂哥儿让孙山看了看黑妹双手的银镯子,笑嘻嘻地说:“山哥,你看我家黑妹,这银镯子好不好看,我家黑妹戴起来真可爱。”
孙山无语了,桂哥儿拼命的炫,这样很好吗?
之前还说什么都不用买,现在买回去后,恨不得让所有人知道黑妹有银镯子戴。
好一个表里不一,三刀两面。
李金花不由自主地摸了摸双手的银镯子。
昨晚桂哥知道生的是闺女,那一个高兴。兴冲冲地翻找行李,把一对银镯子戴在黑妹双手。
嘴里喊着:“这个闺女生的好,真的生的好。”
又给了对镯子自己,说闺女有,做阿娘的也要有。
李金花听到后感动得不要不要的,瞬间觉得自己嫁对人了。
像她们这些村里小媳妇,想拥有一双银镯子是非常艰难的,嫁给桂哥后,银镯子有了,零花钱也有了,甚至四面八方的讨好也来了。
李金花更加坚定让桂哥儿好好跟进士老爷干活。
说不定有一天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里也能出个读书人。
桂哥儿抱着黑妹拱到小肥妹跟前,让两个小姑娘一起乐呵呵地玩。
孙山看着笑笑对着黑妹笑嘻嘻,还流出口水。
这么一刻,觉得自家闺女叫笑笑一点也没从,真是爱笑的小姑娘。
吃过早饭,没一会儿就吃午饭,喝着苏氏煲的汤,味道竟然不错。
孙山赞扬地说:“阿娘,你煲的汤越来越好喝了,我在京城最挂念的就是这一口。”
苏氏做饭其实不好吃,只是后来进步不少,这次煲的汤更是一绝。
苏氏得意地说:“那当然,你阿娘我现在越来越会煲汤了。”
随后又说到:“明天我再煲给你喝。回来了,就要好好补一补。”
苏氏厨艺好,完全是云姐儿在一旁做指导,不过苏氏不会这么说。
云姐儿只是口说说,动手的是她,所以这汤苏氏自认为是自己煲的。
山子喜欢喝,她就高兴。
孙伯民也喝了一口汤,觉得不错,于是说到:“山子他娘,你好好请教笑笑她娘煲什么汤最补的。山子这次受苦受累,一定要好好养一养。”
这话一出,立即遭受到苏氏的瞪眼。
好你的孙伯民,会不会说话?
不会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竟然这样拆穿她!
孙山早就知道苏氏的做饭煲汤指导老师是云姐儿,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云姐儿,然后当什么都没听到。
总不能当面拆穿苏氏,孙山只好转移话题说到:“阿娘,这次我带了不少东西回来,等会我们分一份,有些是送给亲朋好友的。”
苏氏早就看到孙山两大车的行李,而且还看到上次的绸布,不舍地说:“山子,你怎么买那么多好料子回来?这些都送人?”
这得多少钱啊?上次山子就是这样败家,这次也要这么败家,苏氏好心疼。
孙伯民也看到不少布料,也觉得太费钱了,于是说道:“山子,你可不要乱买东西。钱得省着花。”
孙山连忙解释:“阿爹,阿娘,这次我在京城又赚了一笔钱,你们放心,我心里有数。”
黄氏好奇地问:“山子,你不是考试吗?怎么又赚钱了。”
孙山还未说话,桂哥儿立即把孙山的“大本事”说了出来。
讲述孙山在京城替富贵人家治花,赚了不少钱。
桂哥儿敬仰地看着孙山说道:“阿奶,大伯,大伯娘,山哥可厉害了,随便看一眼,就知道这些花什么病了。随便说几句就把花治好了。不愧是我们孙家村最聪明的人,山哥赚的钱可多了。”
孙伯民听到后啧啧称舌,感叹地说:“哎,怎么我们孙家花圃不在京城呢?要是在京城,肯定赚得盆满钵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