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祖师的力量不是随便能够使用的,这其中具体很复杂,我也说不清,你只需要知道,仙逝后的祖师们,其实能够影响人间的力量很有限。”

“受冥冥中的某种阻隔,他们的力量并不容易渗入这个世界,每次帮忙,对他们的消耗也很大,所以通常事后我们都需要供奉一些好的香火回补他们。”

“但就算如此,他们能够穿透足够帮助我们的力量依旧十分有限。”

九叔先解释了祖师们提供力量的限制和苦难。而后才解释顾枫刚才的疑惑。

“请祖师,请的是祖师,愿不愿帮忙主要还是看祖师们心情和弟子的天赋。”

“前者就算祖师愿意一定程度照顾后辈,但就像人活着的时候,没有白来的帮忙,一次还好,但数量多了,不就等于把祖师当工具人了?”

“没有这样的道理,所以请祖师第一点,就是看祖师愿不愿意帮你这个后辈弟子,看你合不合祖师的眼缘。”

“拿我来说,我请师父帮忙,他肯定愿意帮一帮,但若是换到师父的师父,我都没见过那位师公,就算我们中间有师父的一层关系,还是要看我合不合师公眼缘,若是师公对我不满意,不愿意帮忙,那找谁也没办法。”

“而换到其他和我没有师父这层直接关系的道门前辈,自然就更不必说。”

“这就是眼缘的第一项,看!”

“看你和你请的祖师有没有眼缘。”

“这一项其实限制的还不那么死,你可能不合某位道门前辈的眼缘,但说不定你就和其他前辈的眼缘,这样一来,你还是可以请愿意帮你的那位祖师在必要时候帮忙。”

“所以这一项对道家弟子请祖师的法门限制还不算太死。”

“但第二项,就比较致命了,那就是天赋。”

“天赋可以和眼缘分开独立为一项条件,但也可以被算入眼缘里的第二项条件。”

“如果你的天资很好,请到祖师,没人不喜欢有天赋的后辈弟子,你天赋好就能给祖师们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有这层基础在,再请祖师,就会容易上不少。”

“但相反,若是你天赋愚钝,那你可能连一个祖师都请不了。”

“毕竟同样的道理,没人喜欢蠢笨的后辈,尤其和自己基本还扯不上什么关系,除非是自己的师父,但师父也不一定就早死或是比你先死。”

“就算师父真的死了,他也不一定就有本事隔开阴阳帮你的忙,毕竟就算是想要帮后辈,他也得有那个实力。”

“那层冥冥中的阻隔可不是随便什么人就能越过渗透出自己的力量的,据我所知,那边的人想帮后辈,最低要求也是天师境界的修士。”

“所以要想依靠师父,你还得能拜入一个死前能成为天师的师父。”

九叔平淡开口,顾枫却是听的一愣一愣的。

说实话,要不是有九叔最后那几句解释,他其实先前就想到了要是自己天资不行,大不了指望师父早死,等师父死里,自己不就等于冥冥中多出一道师父的英灵保佑,三舍五入,不就等于自己继承了师父的力量。

只不过九叔最后的话打破了他这一念头,要想隔开阴阳帮忙,需要提前挤身入天师境的实力。

就凭这一点,这请神的法门在拜师指望师父保佑的这点上,直接划掉了这类想法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

毕竟这世上能到天师的有几人,能拜入天师门下的又有几人?

所以指望师父保佑弟子这种想法,基本宣布泡汤。

同时他也算是理解了九叔眼缘的说法。

毕竟天师的弟子就那么几个,但道门里的修士又有多少,这些没有关系的人,想要请祖师,那不就得看祖师心情吗?

你要不合人家眼缘,那就只能是歇菜。

然后是那天赋,九叔说的也有道理,那些生前能入天师的道门高人,自有自己的傲骨,相比蠢笨的人,当然更喜欢有天赋的弟子。

但九叔对天赋的这层解释其实还不止这些。

就见九叔说完眼缘后,便又开始说明天资:“眼缘的事我解释的,然后就是这天资了。”

“除开我先前说的占据眼缘第二项条件的天赋,天资在请祖师的法门上,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时机性问题。”

“那就是灵觉。”

“每个人都有灵觉,灵觉是对未知事物或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的一种冥冥中的感觉。”

“而天资在灵觉上的体现,就是一个人对那些未知事物,或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的感知强弱。”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看不见鬼也感受不到鬼的存在,但当鬼出现在他的身边时,有的人毫无察觉,有的人就会发觉身边出现莫名的阴冷。”

“这就是灵觉强弱的体现,能够感受到一丝阴冷的人,在普通人里灵觉就已然不错。”

“能够明显感受到阴冷,甚至身体为之发寒的人,那他的灵觉就属于极强的那种,基本达到了请祖师的门槛。”

“而能感知到身边有看不见的东西经过的这种,他在灵觉的天资便是极品。”

说到这里,九叔又话风一转:“那么灵觉和请神有什么关系?”

“简单点说,法坛和请祖师的仪式不止是表面功夫的布置,还是完成让你越过那层冥冥中的阻隔,让你向另一方的祖师们传递出自己信念的桥梁。”

“只有依靠这座桥梁,你才能将自己所求传递到祖师他们那里,然后祖师才能发觉你的念头在才来考虑是否要理你。”

“而灵觉的作用就在此,法坛和仪式虽然能制作一条传递念头的桥梁,可这种桥梁,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感觉发觉他的存在,且这种桥梁的强弱,还与人的灵觉强弱有紧要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