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德国宣布军队改革计划:裁员并削减开支。
2006年10月,德政府发表《德国安全政策与联邦国防军未来发展白皮书》,确定“预先防范”的安全战略思想,加快了军队转型进程,并加大参与海外军事行动的力度。[1][36][38]
国防军
德国联邦国防军成立于1955年11月。军队在和平时期由国防部长领导,战时由联邦总理任最高统帅。联邦国防军总监察长为军队最高指挥官,现任总监察长卡尔斯滕·布罗伊尔(carsten breuer)。
乌克兰危机升级后,德宣布大幅增加国防开支,包括创建1000亿欧元的特别国防基金,加快军事现代化进程。2022年,德国国防预算为503亿欧元,同比增加7.3%。截至2023年8月,德国防军总兵力约18.1万人,其中陆军约6.2万人,海军约1.6万人,空军约2.7万人,其余为中央卫勤、联合支援和网络与信息空间部队等职能部队。[39][45]
德国联邦国防军成为北约的一员后,负起了防卫中欧的义务。德国基本法第87条a中规定,联邦国防军的活动只限于防卫以及救援事务。
1990年以后,国际政局起了很大变化,联邦国防军也因此改变了行动的范围。1994年,联邦宪法法院认为基本法所定的“防卫”不只在于防卫德国国境,也包含防止国际间的纷争及危机等。据此,德国联邦议院同意联邦国防军参与北约的境外活动,联邦国防军开始活跃在一些国际事务中,如1996年至1999年间的科索沃战争,亦有参与在柬埔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阿富汗、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索马里、苏丹及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军事活动及维持和平任务。
2018年6月25日,法国、德国等欧盟9国防长在卢森堡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一个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13]
兵役制
德国的义务兵役制断断续续地持续了近200年,上一次重启义务兵役制是1957年。
自2010年7月1日起,德国人服兵役时间由9个月减至6个月。根据截止2014年的《义务兵役法》规定,所有年满18岁的适龄男子都必须在联邦国防军服役6个月,而不愿服兵役者则必须到养老院、孤儿院等社会机构参加民事服役。
2010年12月,德国联邦政府通过了提案,将于2011年7月1日起取消义务兵役制。联邦国防军将由全职士兵、兼职士兵和自愿兵役组成。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6日晚,据德媒报道,德国政府当天改变了其此前不为冲突地区提供武器的立场,决定向乌克兰提供1000件反坦克武器和500枚“毒刺”型地对空导弹。德国政府当天还宣布,同意将俄罗斯此前已受到制裁的银行排除出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系统(SwIFt)。[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