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眼见得自家表哥被灰知稼迁怒了,林燕燕虽然理解灰知稼是为了风玉筝,才会看桂强野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出言阴阳桂强野。
可是,灰知稼他也不能当着所有人下自己表哥的”面子”呀。
亲疏有别。
该站在哪一边,灰梦梦那是一点儿都不含糊的:“哼!这可是我大哥穿在青衫外面的罩衣,是学子间最流行的穿衣方式。”
呃?
学子?
苏小丫忍不住看向虞书衡,确认一下她是不是听错了?他们这不是修仙版本么?怎么画风突变,又变成科举版本啦?
毕竟,虞书衡可是提前穿越了十万年的,对于青源星的事情肯定比自己多。
虽然吧,这里只是巫神试炼之地的一片独立的芥子空间,可是眼前这些人的祖辈还不是从青源星进来的,总会有些源缘的。
虞书衡同样傻眼儿了。
他也没听说有以儒入道的呀!
虞书衡看了看苏小丫,微微摇了摇头。说实话,以儒入道只是从玄幻小说中看到过。在海量的玄幻修仙文中,以儒入道所占的篇幅也不多。
想不到,现在见到一个活的了。
苏小丫和虞书衡两人唰的同时看向桂强野,脸上都是同款表情。
桂强野不知道怎么回事,正兴致勃勃的显摆呢,突然毫无征兆的打了个哆嗦。
呃!
这是咋了?
下意识的,桂强野收了几分嘚瑟,不过依然敬业的介绍着。毕竟,做事情就要有始有终才行。
“除了印染、纺织,刺绣工艺同样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刺绣不再只是应用于服装以及一般性丝织品的装饰,开始被广泛运用于图腾和各种信仰,用于绣制图腾、经文和佛像等。
事无高低贵贱,人却被皇权分为了三六九等。
处于金字塔顶尖的宫廷刺绣,工艺已形成某种定式,龙袍、宫服、绣字、绣画往往千篇一律,变化极少。
真正与时俱进的刺绣在民间,借助实用性的优势,刺绣蓬勃发展充满生机。
地域风格鲜明的“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都是来自于民间。
之后,更是创造出了一种精美绝伦的高级显花丝织物——缂丝。又名克丝、刻丝。
缂丝结构严谨、衔接自然,花鸟穿插生动,亮色的主纹衬以深地,幽丽淡雅。
随着缂丝技艺更加精湛,部分缂丝转向欣赏,主要织制一些名家的书画。
一寸缂丝一寸金!
得,桂强野这句话一说出口,所有人都默契的盯着桂强野的动作。
果不其然,桂强野从储物袋里面掏出来一方卷轴。
这次没有人说话,只是安静的看着桂强野自己将画轴徐徐展开。
这方画轴,其纵向长度大约在 24 厘米上下,而横向宽度则约莫有 25 厘米。
画卷之上,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粉红色牡丹花。有的牡丹花尚处于含苞待放之态,宛如羞涩的少女,欲语还休;有的则已肆意怒放,花瓣层层叠叠地舒展着,尽情展现出自己的妩媚与华贵。
再看那立于牡丹枝头的鸟雀,它正微微低头,俯瞰着下方一只小小的瓢虫。那神情仿佛充满了好奇和戏谑,将鸟儿灵动活泼的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而一旁翩翩起舞的蝶更是引人注目,它们张开翅膀,如同仙子般轻盈优雅,风姿绰约,令人不禁为之陶醉。
整幅画面色彩明艳动人,处处都洋溢着春天生机勃勃的气息。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此图的缂工极为精致细腻,每一处细节都处理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在晕染颜色的时候,运用了长短戗、木梳戗、掺和戗等多种高超的技法,使得色彩过渡自然流畅,毫无生硬之感。
此外,画师还巧妙地结合了平缂、构缂等技法,让整个画面呈现出鲜明的层次感和强烈的立体感。
其中,用长短戗技法所表现出来的鸟羽以及蝶翅等细微之处,简直就是巧夺天工之作,栩栩如生,仿若下一刻这些鸟儿和蝴蝶就会从画卷中飞出来一般。
“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缂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苏小丫和虞书衡对视一眼,两人都陷入了沉思。
青源星在很多地方跟蓝星太过契合了。
摹缂古人书画作品是缂丝作品的特点之一。绘画作品以缂丝技法传承和表现,既可传达出国画的意境和神韵,又与纯粹用笔墨渲染的绘画相异,别有一番情趣。
而桂强野手中的这幅缂丝方轴,是宋徽宗赵佶所绘花鸟册页做蓝本的缂丝杰作——缂丝赵佶花鸟。
苏小丫和虞书衡之所以一眼就认出这幅缂丝作品,也是来源于穿越之前学校组织的观影课。
当时,学校为了扩宽学生的眼界,每个月都会安排一次观影课。很多都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种民间技艺。
比如植物染色、比如缂丝……
缂丝,这一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又被人们称作“刻丝”,堪称华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璀璨明珠。
它源自华夏大地悠久的丝织历史,是华国丝织业中最为传统且独具魅力的一种技法。
其独特之处在于通过巧妙地挑经显纬,展现出令人惊叹的细腻图案和华丽色彩,从而成为了一种极具欣赏价值和装饰性的丝织品。
自宋元时期起,缂丝便因其精湛工艺和稀有珍贵,一直备受皇室青睐,成为皇家御用织物之一。
历代帝王将相们常常选用缂丝来精心织造他们的龙袍凤衣以及尊贵的帝后服饰,同时还用以制作逼真传神的御真(即御容像),将君主们的威严形象永远留存于世。
此外,缂丝更是临摹名人书画的绝佳载体,那些传世名作经过缂丝艺人的巧手再现,往往能够比原作更添几分神韵。
然而,缂丝的织造过程可谓是极尽细致之能事。
每一根丝线都需要经过工匠们的精心挑选和处理,然后在经纬交织之间,一点一点地勾勒出精美的图案。
正因如此,缂丝作品不仅耗费大量工时,而且对匠人的技艺要求极高。
也正因为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得缂丝制品常常能够超越原作本身,呈现出更为惊艳的效果。
可惜的是,由于缂丝的制作难度极大,加之原材料昂贵等因素,存世的缂丝精品数量极为稀少。
这无疑让缂丝成为了当今织绣收藏领域和拍卖市场上当之无愧的焦点。
在收藏界,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的说法,足见其珍贵程度。而“织中之圣”的美誉,则充分彰显了缂丝在丝织技艺中的崇高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缂丝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卓越的品质,与杭州丝织画、永春纸织画、四川竹帘画并称华国“四大家织”。它们各自代表着不同地域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共同构成了华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宝库。
2006 年 5 月,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成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对华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高度认可。
紧接着,在 2009 年 9 月,缂丝再度大放异彩,作为华国蚕桑丝织技艺的杰出代表,荣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
而王金山、王嘉良、王建江、吴文康等一批缂丝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则肩负着传承和发扬这门古老技艺的重任,用他们的智慧和心血,续写着缂丝艺术的辉煌篇章。
令苏小丫印象最深刻的,是被誉为“缂丝之王”的17米长孤本——乾隆时期《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
无他,缂丝作品的价格高达两三千万的不少,但是《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的拍卖价格直接给破亿了。
在拍卖过程中,这件作品从一开始的8000万元起拍,经过多轮激烈竞价,最终以2.1亿元落槌,最终成交价达到了2.415亿元。
这一价格不仅刷新了当时缂丝作品的拍卖纪录,也使其成为了全球最贵的缂丝艺术品之一。
《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全卷以《兰亭集序》为内容,通过缂丝这一传统手工艺将书法艺术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堪称一幅举世无双的艺术珍品,其全卷涵盖了令人瞩目的五大精彩内容。
首先,这一全卷汇聚了历史上最为声名远扬版本的《兰亭集序》,犹如一座书法艺术的宝库。
其中不仅囊括了备受推崇的《定武本兰亭》,还有那笔法细腻的《虞世南临本》、独具韵味的《褚遂良临本》以及珍贵无比的《唐模赐本》等等。
这些不同风格的临本相互辉映,展现出《兰亭集序》在历代书法家笔下的多样魅力与深厚底蕴。
其次,画卷中精心呈现了一幅美轮美奂的《仿李公麟流觞图》。
这幅画作生动地描绘了文人雅士们曲水流觞、吟诗作画的场景,画面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仿佛能让人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那场充满诗意与风雅的聚会。
再者,乾隆皇帝的御旨和御题诗更是增添了此卷的尊贵气息。
御旨彰显着皇权的威严,而御题诗则以其优美的词句和深刻的寓意为整幅作品注入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此外,全卷还集合了数十篇来自各界名人的序跋,宛如一部文学评论的选集。
这里既有孙绰的兰亭后序,又有柳公权的札记;既有宋高宗的御札,也不乏米芾、赵孟頫、藩王朱有炖和朱翊鈏、梁国志、董诰等众多大家的跋文。
他们各自从不同角度对《兰亭集序》及相关内容发表见解,使得这幅缂丝作品更具研究价值和艺术深度。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通幅竟收录了多达 51 枚印文!
其中 46 枚是以精湛的缂丝技艺精心织成,另外 5 枚则是在缂丝完成之后钤盖上去的鉴藏御玺,分别为“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宝笈三编”“嘉庆鉴赏”以及“宣统御览之宝”。
这些印文如同繁星点缀在长卷之上,进一步凸显了它的珍稀程度和重要地位。
如此宏伟壮观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长度超过 17 米,其上共精心织就了 60 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以及洋洋洒洒的 9162 个字。
因其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和高超的制作工艺,当之无愧地被赞誉为“缂丝之王”,成为华国传统工艺美术领域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可以说,《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不仅是缂丝工艺的杰出代表,也是华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想当年还在蓝星的时候,那幅《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可谓是声名远扬、备受瞩目。
然而最终,它却被一个神秘人物以匿名的方式成功拍下,从此消失在了公众的视野之中。
那时的苏小丫和虞书衡,仅仅只是两个正在埋头苦读、积极备考的普通高中生罢了,像这样的稀世珍宝,对于他们来说实在是遥不可及,连见上一面真品都是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
世事难料!
谁能想到,这青源星竟与蓝星有着如此惊人的契合之处。就连宋徽宗赵佶所绘制的花鸟册页作为蓝本制作而成的缂丝杰作——缂丝赵佶花鸟,此刻都真真切切地摆放在了他们的面前。
既然如此,那他们又怎能不心存一丝侥幸,奢望一下自己是否有可能获得那传说中的《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的真迹呢?
没错,此时此刻的苏小丫心中所想可远远不止是亲眼瞧一瞧那幅《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这么简单了,她渴望着能够将这件绝世珍品纳入自己的收藏品之列。
不得不说,今时今日的苏小丫早已非昔日可比,现在的她可谓是信心满满、底气十足。
她坚信凭借着系统,一定能够找到办法将那幅《钦定补刻端石兰亭图帖缂丝全卷》顺利地收入囊中。
毕竟无论这幅珍贵的缂丝全卷如今究竟掌握在何人之手,她都自信能够拿出令对方心动不已、无法拒绝的筹码来交换。
正所谓“自古财帛动人心”嘛,只要利益足够诱人,又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呢?
如果办不到,一定是筹码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