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穿越大秦,万朝万代风云巨变 > 第109章 老朱决定让朱棣当太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9章 老朱决定让朱棣当太子

王莽和周赢也不知道朱高炽到底是天生肥胖,还是后天而成。

但是有史记记载,朱高炽从小就比较肥胖,特别喜欢吃,还不爱运动,性格又敦厚仁慈。

这和喜欢尚武好战的朱棣恰恰相反,所以朱棣更喜欢和他一样好战的二子朱高煦。

朱高炽早死的原因也和他肥胖的身体脱不开关系。

所以王莽还是提醒朱棣道,“小朱啊,对小胖胖好点,他确实是一个很好的皇帝,没有他,你都开创不了永乐盛世,他是一代仁宗啊。”

朱棣结合王莽给他说的,他也能想到,之后的他能频繁出兵,肯定和这个大儿子有关。

因为老二和他最像,适合打江山,治国方面应该不太行。

朱元璋现在也想明白了,朱棣或许是最适合当皇帝的人选,他能开疆扩土,他儿子能赚钱守家。

不是刚才说过吗?他能用一万守军守住五十万大军,朱高炽的才能毋庸置疑。

这样的父子组合就能让国家稳定繁荣。

也许这也是天意。

对着朱棣严厉道,“高炽那孩子现在才十六岁就已经快两百斤了吧,你回去给咱盯好他,不给咱减二十斤,等你们来南京了,看咱怎么收拾他。。”

蓦地。

朱棣睁大眼睛看向朱元璋,“父皇。。您。。?”

“叫爹。”

朱棣欣喜若狂的看着自家老爹,“爹。。您的意思是。。?”

朱元璋没没好气道,“听了那么多后世之事,咱觉得你更合适,但是你务必给咱管好高炽那孩子的嘴。”

听王莽刚才那语气,这个大孙子好像是早死的命啊。

那么大个宝贝疙瘩不要再早死了。

李世民听老朱这语气,看来他是想明白了,是准备直接传位给朱棣了。

不由得拍了拍朱元璋的肩,“老朱你总算想明白了。”

朱元璋对李世民笑道,“二弟,听了那么多,如果咱还执意要传位给允炆,那才真是断送了大明江山。”

一场靖难之变就让大明战乱四年之久。

就算他现在有心帮允炆除去老四,那其他藩王呢。

他不能都全部杀了吧。

如果把那些有能力的儿子和臣子都杀掉了,那边关谁来镇守?,谁能镇守。?

国家又该如何运转。

如果他不杀那些人,听了那么久的事,他也看出来了,允炆那孩子是真的能力不行,他管不住那些人。

如果他直接传位给老四,那样很多人他都不会杀了。

他原本打算除去蓝玉的,现在看来不用了。

他和老四一起联手是能压住蓝玉的,徐达是老四的岳父虽然已经去世,但是他之前手下的士兵也会全心辅佐老四。

就算他死了以后,蓝玉也老了,他相信老四能处理好。

原本他是怕老四治国不行。

现在不是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吗 ?

他那好圣孙朱高炽可是一代仁君,老四登基后他就是太子。

老四还有个贤明的皇后徐妙云帮助他。

老朱觉得传位给老四是最好的选择。

李世民听闻也是欣慰,他替朱棣高兴。

他没能做到的事,至少后世人说和他很像的永乐大帝做到了。

对于李世民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这就是周赢想要的结果,现在就看老朱回去要怎么做了。

毕竟现在朱允炆还是皇太孙。

想来也不可能直接废掉朱允炆改立朱棣。

不过这些就不是周赢要考虑的了。

这些皇室里的弯弯绕绕,周赢他觉得自己还是玩不明白的。

不过他相信老朱能做好,毕竟老朱是为太子铺康庄大道第一人啊。

他倒是不担心朱棣和老朱会杀了朱允炆。

老朱肯定不会杀了朱允炆的,至于朱棣吗?

之前的他还真不好说。

但是听完之后的事,朱棣看在朱允炆下旨不得上他性命这一点上,他相信朱棣也是不会杀朱允炆的。

嬴政听完了所有的故事也开口道,“老朱啊,你传位给朱棣是最正确的选择。”

“你的威望和朱棣自身的实力,他如果成为太子,在你的力保之下,他会很快压住南京君臣。”

“在凭借着他在北方多年的部署和军事的威慑力,他也能很快的收拢南北两方的军政大权。”

李世民道,“朱棣顺利登基的话,就不会在有靖难之变,那些英勇的战士们也不会白白牺牲,明朝的军事实力会更强。”

刘彻也接话道,“等朱棣顺利登基,徐辉祖平安盛庸铁铉等人,还有那个你们说很厉害的蓝玉也会成为朱棣手上最好用的刀,藩王边境都会不足为惧。。”

李世民道,“到时候朱棣在威逼利诱兄弟进行权力和平转移,尽可能的避免战乱,这样以来大明江山的安稳和内乱就会少很多,也能减少对百姓和经济创伤。”

嬴政,“朱棣也可以对藩王削除封地,保留其俸禄和田地。然后将他们调离原先的封地切断他们与军队的联系,派将领守边。”

“为了防止将领拥兵自重,形成李隆基那样的节度使的局面,也可以让边关将士三年或者五年一换。”

这些就是嬴政看过那些历史得到的启发。

李隆基说道,“始皇,我觉得这样不妥。”

嬴政看向李隆基,想看他说出不妥的原因。

李隆基也根据自己的想法说道,“如果三年一换或者五年一换,那样新去的将领不明白当地的情况和不熟悉敌人的作战习惯,对我军很不利。”

李世民欣慰了,这个老糊涂终于开始用脑子想东西了。

嬴政也点点头,表示李隆基说的很对说道,“是也,所以可在当地留一文官,并且下令文官不得参与任何指挥,只是如实记载敌军的出兵习惯和战斗方式等。”

“文官和军队都留给后来的将领,调将不调兵,军队永远是大明的军队,而不是某个将领的军队。。”

李隆基还是觉得不妥,“那样那些将军怎么指挥手下的士兵。?”

刘彻勾唇道,“可以订条军令,让战士们必须服从“将领”,不然就会祸延家眷。”

反正是听从将领,将领可以是张三,也可以是李四,就是不会是固定的孙二。

然后嬴政,李世民,刘彻,朱元璋几个帝王又开始以这件事商讨了起来。

周赢和王莽对这些事不感兴趣,王莽就去商城买了点饮料和小吃。

听这些伟大的帝王讨论国事讨论军事讨论异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