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季述脸色惨白如纸,满脸难以置信的神色,嘴唇颤抖着说道:“你们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掌控洛阳?”

薛小七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语气嘲讽地说道:“你们那两万禁军不是不到半个时辰就溃败如山倒吗?掌控一座仅有一两千人防守的城池又算得了什么?”

刘季述听到这话,老脸顿时涨得通红,羞愧得无地自容。

他尴尬地低下了头,喉咙里发出一阵干涩的声音,但却无法反驳半句。

一旁的王仲先小心翼翼地开口问道:“你们打算如何处置我们?”

薛小七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抹寒芒,冷冷地回应道:“你们竟敢废立皇帝,把持朝政,肆意妄为,甚至滥杀无辜,如今还有脸问我如何处置你们?”

刘季述连忙解释道:“皇帝昏庸无道,治国无能,自然应当被废除。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如果楚王能够登基称帝,我们绝对不会有任何异议。

薛小七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冷哼一声说道:“皇帝是否昏庸,岂能由你们这群宦官说了算!”

刘季述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我愿意将玉玺以及全部家财都交出来,请求告老还乡,请务必将我的意思转达给楚王殿下。”

薛小七鄙夷地看了刘季述一眼,冷笑道:“先去大牢里好好反省吧,至于如何处置你们,等候楚王殿下的命令便是。”

刘季述四人被带出府邸的时候,街道上有一队队的骑兵在巡逻,看铠甲样式便知道不是禁军,看来洛阳城真的被楚王麾下的军队轻而易举的控制住了。

朱全忠的部将张存敬和杨师厚率领两万大军刚刚抵达偃师,便听到洛阳城被攻占的消息,无奈之下只能原地驻扎等待进一步指示。

两日后,顾全武率军抵达洛阳,按照李侃事先的部署,禁军保留两个师,协助顾全武的八都军驻守洛阳。

司徒博则率领骑兵护送小皇帝和李晔的嫔妃、众大臣以及五千禁军回长安,剩下的几千禁军俘虏全部留在洛阳屯田三年。

李侃在通化门亲自迎接小皇帝的回归,他神情庄重地站在城门下,身旁是整齐列队的士兵和翘首以盼的大臣们。

当小皇帝的车驾缓缓驶来,李侃恭敬地上前迎接,行了一个庄重而又虔诚的礼节。

在场的众人目睹了这一幕,纷纷感受到了李侃对小皇帝的尊重与拥护。

年仅八岁的小皇帝面对此情此景,却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他那稚嫩的面庞上流露出困惑与无助,似乎无法理解眼前所发生的一切。

站在一旁的何太后,注视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她暗自思忖,不晓得李侃将会如何对待自己和儿子,内心充满了担忧与不安,想到被崔胤等人带去郑州的李晔身上,心中更是百感交集。

待大臣们陆续离去之后,李侃毕恭毕敬地开口道:“启奏陛下、太后,太极宫的建筑基本已经修缮完毕,皇帝可居住在甘露殿,太后则可居住在立政殿。”

何太后闻言,脸色微变,急忙回应道:“楚王莫要如此称呼,裕儿年纪尚小,哪里能够担当得起皇帝之位?他不过是被那些宦官强行拥立的罢了,这国家大事,还是需要像你这样有能力的人来治理!”

李侃一脸真诚地回答道:“太后过奖了,微臣只是尽臣子之责罢了。”

何太后心里清楚,这番话不过是场面话而已,无论是朝堂上的官员还是军队中的将领,恐怕没有人希望小皇帝继续稳坐龙椅,而李侃此时的谦逊态度,仅仅是出于礼仪的需要。

如果她还不识相,执意要保小皇帝的皇位,那么等待她的结果必然是被扫地出门。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天早朝就有大臣站出来提议,认为皇帝年纪尚轻,无法胜任治理国家的重任,恳请他退位让贤。

尽管这些大臣并没有明确指出退位后的皇位归属,但大家心知肚明,除了楚王李侃之外,还有谁能担当得起如此大任?

何太后也是个聪明人,她深知大势已去,于是主动向李侃表示:“楚王,孤也认为裕儿年龄太小,实在难以承担起治国理政的责任,“孤替裕儿做主,决定将皇位禅让于你,唯有你才能带领大唐复兴。”

李侃听后心头一震,但他并没有立刻接受这个提议,而是急忙推辞道:“微臣惶恐,实在难以承担如此重任,愿尽全力辅佐陛下,为大唐尽心尽力!”

何太后见李侃态度坚决,心中明白禅让之事并非一蹴而就,便不再强求,微笑着说道:“既然楚王愿意辅佐陛下,孤也不能亏待了你。”

“前几次封赏你都拒绝了,此次万勿推辞,孤替陛下做主,封你为秦王,天下兵马大元帅,加九锡,摄理朝廷一切政务!”

“微臣....”

李侃闻言脸色微变,他深知这样的封赏意味着什么,刚准备出言拒绝,却被何太后打断。

她语气坚定地说道:“秦王若是再推辞,叫我们母子如何自处?”

说完,她转头看向诸位大臣,“诸位可有异议?”

刘崇望见状,连忙上前一步,拱手作揖道:“楚王治理江南十一镇,功绩显着,又平定了李茂贞和韩建两个藩镇之乱,还妥善处理了祸乱朝政的刘季述等奸臣,其功劳无人能及,如今的封赏实至名归,微臣毫无异议!”

“微臣也无异议!”

王抟、孙偓、陆扆这三位宰相能够从洛阳脱身,全靠李侃派兵勤王,因此投桃报李,纷纷出言赞同。

他们三人作为朝堂上的重要人物,其支持对于李侃来说意义重大。

“臣等附议!”其他大臣也纷纷表态。

众人都明白,如今局势已经明朗,李侃掌握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且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如果谁敢反对他,无疑是自讨苦吃。

何太后心中松了一口气,但同时也感到一丝失落。

朝中百官和将领大多拥护李侃,自己儿子的皇位不让也不行了。

她努力保持着端庄,看向李侃说道:“秦王,既然是众望所归,你就不要再推辞了。”

李侃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若再推辞,不光大臣和麾下将领们有意见,恐怕太后和皇帝也会寝食难安。

他深吸了一口气,面容严肃而庄重,恭敬地向太后和皇帝行了一礼,声音洪亮地说道:“臣谢太后和陛下隆恩!定当不辱使命,全力辅佐陛下,早日兴复我大唐盛世!”

何太后微微点头,目光温和地看向懵懵懂懂的小皇帝,轻声叮嘱道:“裕儿,从今日起,朝中大小事务,皆需仰仗皇伯父,凡事都要请教皇伯父的意见,切记不可擅作主张,以免耽误国事。”

李裕眨了眨眼,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母亲的话,但还是乖巧地点点头。

“孩儿明白!孩儿定会听从母后教诲,事事请教皇伯父。”